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文广

作品数:4 被引量:33H指数:4
供职机构:浙江省台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台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小儿
  • 1篇胸腔
  • 1篇胸腔镜
  • 1篇药物
  • 1篇应激反应
  • 1篇镇痛
  • 1篇镇痛作用
  • 1篇神经阻滞
  • 1篇手术
  • 1篇舒芬太尼
  • 1篇术后
  • 1篇片药
  • 1篇气管
  • 1篇气管插管
  • 1篇前锯肌
  • 1篇氢吗啡酮
  • 1篇全身麻醉
  • 1篇中重度癌性疼...
  • 1篇重度癌性疼痛
  • 1篇自控静脉

机构

  • 4篇浙江省台州医...
  • 1篇浙江大学
  • 1篇浙江省台州恩...

作者

  • 4篇黄文广
  • 2篇陈玲阳
  • 2篇汪小丹
  • 1篇王明仓
  • 1篇杨燕青
  • 1篇曹东航
  • 1篇胡国强
  • 1篇周佳妮

传媒

  • 2篇浙江创伤外科
  • 1篇中国乡村医药
  • 1篇中国医刊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7
  • 2篇2016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氢吗啡酮在慢性癌性疼痛中的应用进展被引量:4
2017年
WHO推荐强阿片类药物用于治疗严重癌性疼痛,吗啡仍然是首选的阿片类药物,但有部分患者仍难以达到充分镇痛或难以忍受其副作用。2012年欧洲姑息治疗协会指南推荐氢吗啡酮和羟考酮等同于吗啡,作为首选第三阶梯阿片药物用于中重度癌性疼痛的治疗[1]。氢吗啡酮镇痛作用是吗啡的5~10倍,起效快,主要代谢产物无活性,临床应用安全有效。
汪小丹黄文广杨燕青陈玲阳
关键词:氢吗啡酮中重度癌性疼痛阿片类药物姑息治疗镇痛作用阿片药物
超声引导下股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在小儿股骨干骨折手术中的应用被引量:11
2016年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股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用于小儿股骨干骨折手术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选择2014年7月至2016年2月择期行股骨干骨折内固定手术的患儿40例,随机分为静吸插管全麻组(G组)和神经阻滞复合静吸插管全麻组(GF组),每组各20例。G组予丙泊酚2mg/kg,芬太尼5μg/kg,罗库溴铵0.6mg/kg,快速诱导气管插管后行控制呼吸;GF组静脉诱导药物同G组,快速诱导气管插管控制呼吸后,在超声引导下行股神经阻滞。结果切皮时(T1)、骨折端复位时(T2)、和手术结束时(T3)GF组MAP和HR均较G组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F组术中使用芬太尼量较G组明显减少,术毕拔管时间和留置恢复室总时间GF组较G组缩短,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患儿拔管后躁动情况,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回病房后患儿首次镇痛需求时间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股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用于小儿股骨干骨折手术中,可提高麻醉效果,减少全麻镇痛药物的用量和并发症的发生率,缩短复苏时间,值得在临床推荐。
林仙菊黄文广胡国强
关键词:超声引导股神经阻滞全身麻醉小儿
前锯肌阻滞对非气管插管经胸腔镜肺癌根治术应激反应的影响分析被引量:13
2019年
目的探究前锯肌阻滞在非气管插管经胸腔镜肺癌根治术镇痛中的效果以及对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于浙江省台州医院择期行非气管插管经胸腔镜肺癌根治术的患者6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所有患者术中均实施静吸复合全身麻醉,术后给予静脉自控镇痛(patient-controlled intravenous analgesia,PCIA),观察组患者在全身麻醉后实施超声引导下前锯肌阻滞。比较两组患者术中、术后24h舒芬太尼及丙泊酚用量,术后患者苏醒时间,拔管时间以及PCIA按压次数,记录术中及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于术后不同时间(12、24、48h)评价患者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和恢复质量评分(quality of recovery 40,QoR-40)。术后24h测定血浆激素(多巴胺、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皮质醇和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评价两组患者的应激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术中及术后24h舒芬太尼用量低于对照组,术后苏醒时间及拔除喉罩时间短于对照组,PCIA按压次数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12、24、48h时,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QoR-40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24h观察组血浆多巴胺、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皮质醇和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对于胸腔镜下行非气管插管肺癌根治术的患者,在全身麻醉后实施前锯肌阻滞可显著增强镇痛效果,减轻应激反应,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曹东航黄文广曹建斌祝胜美
关键词:肺癌根治术胸腔镜非气管插管
右美托咪定混合舒芬太尼用于骨科手术患儿术后自控静脉镇痛的效果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定混合舒芬太尼用于小儿骨科术后自控静脉镇痛的效果。方法 择期行全麻骨科手术患儿60例,年龄5~12岁,ASAⅠ或Ⅱ级,性别不限。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n=30):舒芬太尼组(S组)和右美托咪定混合舒芬太尼组(DS组)。S组镇痛泵用药:舒芬太尼1μg/kg加生理盐水稀释至50ml;DS组镇痛泵用药:舒芬太尼1μg/kg+右美托咪定2.5μg/kg加生理盐水稀释至50ml。背景输注速率2ml/h,PCA剂量1ml,锁定时间15分钟。手术结束即刻连接PCA泵,采用口服曲马多缓释片2mg/kg进行补救镇痛,维持VAS≤4分,记录补救镇痛情况,记录术后2、4、8、12、24小时的Ramsay镇静评分,记录术后24小时内PCIA有效按压次数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与S组比较,DS组术后补救镇痛率和有效按压次数降低,术后4、8、12小时的Ramsay镇静评分升高(P〈0.05),两组患儿术后均未发生呼吸抑制、心动过缓、低血压和过度镇静。结论 右美托咪定2.5μg/kg混合舒芬太尼1μg/kg用于骨科术后患儿自控静脉镇痛的效果优于单独应用舒芬太尼。
黄文广陈玲阳汪小丹周佳妮王明仓
关键词:舒芬太尼自控静脉镇痛小儿骨科手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