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双 作品数:6 被引量:13 H指数:2 供职机构: 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一种外耳道冲洗装置 一种外耳道冲洗装置,包括主体、与主体螺纹连接的集液瓶、置于主体内部的注液驱动装置、与主体前端螺纹连接的冲洗头和设于冲洗头上的污液收集装置;所述注液驱动装置包括固定在腔体底部的蓄电池、嵌设在握柄外壁的电源开关、固定在腔体内... 赵敏 曹思芸 陈思璇 肖静 熊熙 姜鹤群 胡双 李仕芬 吴停停文献传递 一种病号服 一种病号服,包括由内层棉布层和外层防水透气面料层组成的病号服主体,左袖筒、右袖筒、体温测量孔、置物袋、标志带、胸腔引流管固定装置、腹腔引流管固定装置和引流袋固定带;所述病号服主体与左袖筒连接处下端开有贯通的体温测量孔,置... 肖静 陈思璇 曹思芸 赵敏 熊熙 姜鹤群 胡双 杨兴艳文献传递 一种双腔喷药治疗装置 本发明涉及医疗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双腔喷药治疗装置,包括混合主箱,所述混合主箱的上方安装有按压泵,混合主箱的顶部设置有按压组件;所述按压组件包括四个立柱,四个立柱的顶部共同固定安装有安装架,安装架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 胡双 高宝成 刘永军 管艳飞损伤控制性理论在合并颌面部多发粉碎性骨折的颅脑损伤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2017年 目的探讨应用损伤控制性理论(damage control theory,DCT)来治疗合并颌面部多发粉碎性骨折的颅脑损伤患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4年1月至2016年10月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科经DCT指导治疗的合并颌面部多发粉碎性骨折的急性颅脑损伤患者23例,损伤控制性行开颅手术,待病情稳定后行确定性手术,统计其颅内感染、脑脊液漏、癫痫发作的发生情况,以及患者是否及时转入头颈外科行下一步治疗等。结果 23例患者均平稳度过急性期,2周内转至头颈外科行下一步处理,无临床死亡病例,颅内感染3例,脑脊液漏4例,无伤口愈合不良患者,无早期癫痫发生病例。结论合并颌面部多发粉碎性骨折的急性颅脑损伤患者,采用DCT指导治疗,能明显减少继发性损伤,提高生活质量,临床疗效良好。 胡双 高宝成 张永发 太柏 欧阳劲松 钱希颖 赵建华关键词:颅脑损伤 一种耳鼻喉手术取物钳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辅助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耳鼻喉手术取物钳,包括钳座、活动手柄、固定手柄、钳杆、调节杆、工作头、连接钮与观察部,所述钳杆设有多组可用于调整钳杆曲度的调节杆,所述调节杆设有用于固定调节杆位置角度的紧固... 胡双 高宝成 刘永军 管艳飞基于影像学分型的个体化手术治疗岩斜区脑膜瘤 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探讨依据岩斜区脑膜瘤的影像学分型进行个体化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107例岩斜区脑膜瘤的临床资料。依据术前影像学分型选择手术入路:岩尖型16例中,11例颞下经天幕入路,5例岩前即Kawase入路;海绵窦型19例中,13例Kawase入路,5例乙状窦后入路,1例因累及颞下窝行Fisch颞下窝A型入路;天幕型38例中,6例颞下经天幕入路,13例乙状窦前入路,19例乙状窦后入路;上斜坡型34例中,21例乙状窦前入路,7例乙状窦后入路,4例Kawase入路,2例颞下联合乙状窦后入路。结果16例(100%)岩尖型、38例(100%)天幕型、32例(94.1%)上斜坡型及10例(52.6%)海绵窦型达到全切除或次全切除,仅9例(47.4%)海绵窦型和2例(5.9%)上斜坡型行大部分切除。术后新发神经功能障碍27例(25.2%),无手术死亡病例。术后6个月KPS评分[(77.6±11.8)分]与术前[(74.3±15.0)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于岩斜区脑膜瘤,依据术前影像学分型采取个体化手术入路,结合熟练的颅底解剖及娴熟的显微手术技巧,可达到最大程度切除肿瘤和尽可能减少术后神经功能障碍之间的平衡。 高宝成 张永发 太柏 欧阳劲松 周帅 赵建华 胡双关键词:岩斜区脑膜瘤 影像学分型 手术入路 显微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