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运军 作品数:6 被引量:5 H指数:1 供职机构: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一般工业技术 化学工程 更多>>
MRI对胎儿侧脑室扩张合并中枢神经系统病变诊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探讨MRI对胎儿侧脑室扩张合并中枢神经系统病变诊断的临床应用。材料与方法抽取2015年1月1日至2018年3月1日在我院行胎儿颅脑磁共振检查后诊断为至少一侧侧脑室扩张的118例孕妇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侧脑室扩张程度分为轻、中、重度,A组为轻度(10.1~12.0 mm),B组为中度(12.1~15.0mm),C组为重度(>15.0mm),并根据双侧脑室扩张差异是否大于2mm,分为对称性及非对称性扩张,对其磁共振影像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比较各组合并中枢系统病变的差异情况。结果 A、B、C 3组中非对称性侧脑室扩张数量均高于对称性侧脑室扩张。A、B、C 3组中合并中枢神经系统病变的比例分别为25%、21%及49%,A组与C组、B组与C组在合并中枢神经系统病变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称性侧脑室扩张合并中枢神经系统病变的比例(39%)高于非对称组(21%),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4);并且A组与C组在对称性侧脑室扩张合并中枢神经系统病变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非对称脑室扩张组中另一侧侧脑室宽度均小于10.0mm。B组非对称脑室扩张组中另一侧侧脑室宽度在小于10.0 mm及10.1~12.0 mm范围内,两者合并中枢神经系统病变比例相仿,分别为18%、17%。C组中非对称脑室扩张组中另一侧侧脑室宽度在12.0~15.0 mm范围内合并中枢神经系统病变的比例较高(75%)。结论 MRI对胎儿侧脑室扩张合并中枢神经系统病变的诊断中有重要临床价值,重度对称性侧脑室扩张的胎儿合并中枢神经系统病变的发生率明显增高。 陈芳芳 胡龙 刘影 徐运军关键词:侧脑室扩张 胎儿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新型钆基磁共振成像造影剂:从实验到临床 临床转化医学是当前医学领域的研究热点,对于生物材料科学,尤其是纳米生物材料科学来说,临床转化医学也是当前的研究重点和难点。本论文在磁性纳米颗粒的研究基础上,从临床试验的角度,设计制备了一系列具有良好磁共振成像性能的复合磁... 徐运军关键词:磁共振成像 磁性纳米材料 羟基磷灰石 造影剂 颞叶受累的神经梅毒MRI表现 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探讨颞叶受累的神经梅毒头部MRI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22例颞叶受累的神经梅毒患者临床资料及MRI表现。结果22例患者中,男18例,女4例。年龄34~77岁,平均(54.2±10.8)岁。病程为1周~30年。记忆力减退者8例,精神行为异常者7例,癫痫者3例,记忆力减退及精神行为异常者4例。MRI检查所有患者两侧颞叶均存在萎缩,其中一侧颞叶萎缩MTA 1级1个(1/44),MTA 2级17个(17/44),MTA 3级19个(19/44),MTA 4级7个(7/44)。15例患者还存在全脑萎缩。13例患者双侧颞叶存在片状稍长T2信号改变。3例存在颞叶脑炎,2例行增强MRI检查见脑回样强化。1例存在左侧颞叶软化灶,1例伴右侧额叶、尾状核头、壳核及双侧岛叶稍长T2信号。结论颞叶受累的神经梅毒患者往往具有精神行为异常、记忆力减低甚至癫痫等症状;MRI表现多变,以颞叶萎缩最常见。 张洪春 刘影 徐运军 李爽关键词:神经梅毒 颞叶 精神行为异常 磁共振成像 增强MRI肝胆期影像组学在肝细胞癌病理分化中的预测价值 2024年 目的:探讨基于钆塞酸二钠增强MRI肝胆期影像组学在肝细胞癌(HCC)病理分化程度中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145例经术后病理证实为HCC患者资料,根据病理分级将患者分为低危险组(100例)和高危险组(45例),前者包括高分化(11例)、中-高分化(11例)、中分化(78例)HCC,后者包括低分化(21例)、中-低分化(24例)HCC。所有患者术前2周均行钆塞酸二钠增强MRI检查。通过分析得出对HCC有影响的临床及传统影像学特征,建立临床-影像模型;利用ITK⁃SNAP软件在肝胆特异期图像上手动勾画肿瘤感兴趣区(ROIs),利用FAE(FeAture Explorer V.0.5.5)软件提取特征,使用最大相关最小冗余法对特征降维,通过建立XGBoost二分类模型来预测诊断效能;最终将临床-影像模型与影像组学模型相结合,建立联合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准确度、灵敏度、特异度等指标来评价各模型诊断效能。结果:测试组中临床-影像模型、影像组学模型以及联合模型的ROC曲线下面积值分别为0.66、0.70、0.76,准确度分别为63.6%、63.6%、77.3%,灵敏度分别为71.4%、85.7%、57.1%,特异度分别为60.0%、53.3%、86.7%。结论:基于钆塞酸二钠增强MRI肝胆期影像组学的模型在预测HCC病理分化中有一定的价值。 蔡圣贤 徐运军 郑鑫 王含章关键词:增强磁共振成像 肝细胞癌 病理分化 动态增强MRI联合血清SPINK1水平诊断原发性肝癌价值研究 2024年 目的探讨动态增强磁共振(MRI)联合血清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因子Kazal 1型(SPTINK1)水平诊断原发性肝癌(PLC)的价值。方法2020年4月~2023年4月我院收治的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204例,均接受动态增强MRI扫描检查,对肝内占位性病变者行细针穿刺病理学检查。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SPTINK1和甲胎蛋白水平。应用二元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诊断HCC的血清指标,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血清指标的诊断效能。结果在204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中,发现肝内占位性病变并经穿刺病理学检查诊断肝细胞癌(HCC)30例(14.7%);HCC组血清SPTINK1和AFP水平分别为(23.9±5.2)ng/mL和(426.5±67.0)ng/mL,显著高于肝硬化组【分别为(7.4±2.1)ng/mL和(14.4±4.3)ng/mL,P<0.05】;血清SPTINK1(OR:3.69,95%CI:1.08~12.49)和甲胎蛋白(AFP,OR:3.54,95%CI:1.04~11.98)均与HCC高度相关;以血清AFP水平大于等于360.1 ng/mL为截断点,其诊断HCC的AUC为0.80(95%CI:0.72~0.89),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1%和73%,以血清SPTINK1水平等于或大于15.6 ng/mL为截断点,其诊断HCC的AUC为0.82(95%CI:0.74~0.91),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2%和79%。结论在肝硬化患者,经影像学检查发现肝内占位性病变时,血清SPINK1和AFP水平升高可以帮助初步判断病变性质,应尽早进行穿刺病理学检查。 王倩文 胡琳琳 徐运军关键词:肝细胞癌 增强磁共振成像 甲胎蛋白 新型磁共振对比剂磁性羟基磷灰石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其在MR诊断急性肝损中的作用 徐运军 董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