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晴
- 作品数:4 被引量:24H指数:2
- 供职机构: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肺血栓栓塞症患者预后因素分析
- 李小晴许启霞
- 低分子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一例及文献分析被引量:11
- 2016年
- 肝素诱导血小板减少症(HIT)是指使用肝素或低分子肝素后引起的血小板减少,伴或不伴血栓形成。肝素或低分子肝素在临床应用广泛,连续使用超过4 d时HIT的发病率为0.2%~5.0%。本文分析1例肺栓塞患者在使用低分子肝素治疗过程中多次出现血小板减少的临床资料,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复习,分析HIT的发病机制、临床特征、诊断依据及防治措施。
- 李小晴庞颖颖许启霞
- 关键词:血小板减少肺栓塞肝素诱导血小板减少症
- 肺血栓栓塞症预后因素分析被引量:13
- 2017年
- 目前,随着认识的增加、诊断技术的提高,肺血栓栓塞症(PTE)的发病率明显呈上升趋势。同时,大家对PTE预后的关注也越来越多,其预后差异较大,轻者可无明显症状,但治愈后有可能复发,严重者可发展成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CTEPH),甚至死亡,且病死率较高。因此,及时识别PTE的预后危险因素对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PubMed、CNKI等检索相关文献,就影响PTE预后的因素作一综述。影响PTE预后的因素多种多样:PTE预后与肺栓塞严重指数(PESI)评分系统、疾病危险分层、治疗方案选择及治疗并发症等因素密切相关,亦与血清标志物如BNP/NT-proBNP、肌钙蛋白和D-二聚体存在必然的联系;PESI评分系统是评估PTE预后最广泛有效的指标,其中高龄患者和合并恶性肿瘤患者预后不良事件发生率大大增加,可能是影响PTE预后的两大独立危险因素。对于临床上那些存在危险预后因素的PTE患者,应高度警惕,采取个体化治疗,加强对患者的规范化管理,从而改善预后,提高生存率。
- 李小晴许启霞庞颖颖
- 关键词:肺血栓栓塞症预后
- 肺血栓栓塞症患者炎症指标的变化特征
- 2019年
- 目的探讨肺血栓栓塞症(pulmonary thromboembolism,PTE)患者炎症指标的变化特点及其在临床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收集从2012年1月—2017年6月于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确诊为PTE的83例患者血液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计数(NE)、淋巴细胞计数(LY)、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C反应蛋白(CRP)、体温(T)、纤维蛋白原(FIB)等炎症指标,与同期64例健康体检者指标进行比较,回顾性分析2组研究对象炎症指标的变化,并根据年龄、是否合并肺部感染分别对PTE患者进行亚组分析,并分析NLR、PLR与传统炎症指标及凝血纤溶指标间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PTE组WBC、NE、NLR、PLR显著增高,LY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TE合并肺部感染组与不合并感染组间,老龄PTE组与非老龄PTE组间T、WBC、NE、CRP、NLR、PL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PTE组NLR与WBC、NE、CRP成正相关关系(r=0.531、r=0.674、r=0.408,均P<0.01);PLR与CRP成正相关关系,(r=0.472,P<0.01);PTE组NLR和PLR均与FIB成正相关关系(r分别为0.231和0.405,均P<0.05)。结论 PTE组WBC、NE、NLR、PLR明显升高,炎症与PTE的发生发展存在联系;NLR、PLR不能用于鉴别PTE患者是否同时合并肺部感染;NLR、PLR与CRP、FIB间有一定相关性,可用于监测PTE患者的炎症及凝血纤溶变化。
- 李洁周月许启霞庞颖颖李小晴
- 关键词:肺血栓栓塞症炎症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