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杰华

作品数:5 被引量:17H指数:2
供职机构:江门市新会区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四川省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颅脑
  • 3篇颅脑损伤
  • 3篇脑损伤
  • 2篇术后
  • 1篇修补颅骨缺损
  • 1篇修补术
  • 1篇血肿
  • 1篇血肿清除
  • 1篇血肿清除术
  • 1篇氧代谢
  • 1篇硬膜
  • 1篇硬膜外
  • 1篇硬膜外血肿
  • 1篇远隔部位
  • 1篇诊疗
  • 1篇诊疗体会
  • 1篇神经外科
  • 1篇神经外科重症
  • 1篇神经外科重症...
  • 1篇手术

机构

  • 5篇江门市新会区...
  • 1篇自贡市第一人...

作者

  • 5篇李杰华
  • 3篇赵崇伟
  • 3篇林卓辉
  • 2篇谭华沧
  • 1篇程树来
  • 1篇任安州

传媒

  • 1篇现代诊断与治...
  • 1篇黑龙江医学
  • 1篇临床医学工程
  • 1篇中国医学创新
  • 1篇中国医学前沿...

年份

  • 1篇2019
  • 3篇2017
  • 1篇2016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数字化成形钛网修补颅骨缺损的效果分析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探讨颅骨缺损患者应用数字化成形钛网修补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8年1月本院收治的颅骨缺损患者5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接受预塑球形钛网修补术治疗,观察组接受数字化成形钛网修补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应用钛钉数、并发症及患者对外观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应用钛钉数少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外观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颅骨缺损患者采取数字化成形钛网修补术治疗,相比预塑球形钛网修补术治疗,应用的手术时间更短、钛钉数目更少,并发症发生率更低,患者对外观更满意,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李杰华林卓辉钟鹏标赵崇伟谭华沧
关键词:颅骨缺损数字化成形钛网修补术
微创手术治疗急性颅脑损伤开颅术后远隔部位迟发性硬膜外血肿的疗效观察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观察微创手术治疗急性颅脑损伤开颅术后远隔部位迟发性硬膜外血肿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3月至2016年6月行急性颅脑手术后发生远隔部位迟发性硬膜外血肿的10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53例。观察组采用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血肿清除率、复发率、并发症发生率、ADL评分以及GCS评分。结果两组患者的血肿清除率和复发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切口延期愈合率和切口感染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ADL评分>60分及GCS评分>5分患者例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急性颅脑损伤开颅术后远隔部位迟发性硬膜外血肿,其血肿清除效果与传统开颅手术相当,并显著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林卓辉赵崇伟李杰华
关键词:急性颅脑损伤微创血肿清除术迟发性硬膜外血肿
中重型颅脑损伤合并颈椎颈髓损伤的诊疗体会被引量:2
2016年
选取我院收治的中重型颅脑损伤合并颈椎颈髓损伤患者64例,其中将确诊时间<24h的23例患者设为早期组,将确诊时间≥24h的41例患者设为晚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特点、死亡率、治疗后格拉斯哥昏迷指数(GCS)评分。64例患者死亡率为14.06%,两组患者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早期组患者GCS评分明显优于晚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重型颅脑损伤合并颈椎颈髓损伤患者具有较高的死亡率,临床应高度重视,及早诊断,采取合适的治疗方式,改善患者预后。
李杰华钟鹏标任安州程树来赵崇伟谭华沧林卓辉
关键词:中重型颅脑损伤颈椎颈髓损伤诊疗体会
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在神经外科重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对比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PDT)与传统气管切开术的优势以及在基层医院神经外科开展的合理性及价值。方法选取2015-04—2017-04间在江门市新会区人民医院收治的68例神经外科重症中行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PDT)的患者作为治疗组。回顾性调查并统计2013-03—2015-03间收治的68例神经外科重症中行传统气管切开术(ST)的患者以此作为ST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切口大小、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等差异。结果 PDT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S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DT组手术时间、切口大小、术中出血量低于S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在神经外科重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确切,切口小,可有效减少术中出血,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后并发症,具有操作迅速、微创和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推广。
李杰华
关键词: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神经外科重症患者
右美托咪定对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术后脑氧代谢及认知功能影响分析被引量:7
2017年
目的分析右美托咪定对创伤性颅脑损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患者术后脑氧代谢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自贡市第一人民医院2014年1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170例TBI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85例,所有患者均给予常规综合治疗、去骨瓣减压术或血肿清除术治疗,观察组患者术后加用右美托咪定静脉泵注。比较两组患者术后72小时内脑氧代谢指标变化情况,采用简易精神状况检查(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评分评价两组患者术前、术后6小时及术后1~3天认知功能。结果术后12、24、48及72小时,两组患者心率(heart rate,HR)、呼吸频率(respiratory rate,RR)、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较术后即刻均逐渐下降(P<0.05),观察组患者HR、RR、MAP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脉搏血氧饱和度(pulse oxygen saturation,SpO_2)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12、24、48及72小时,两组患者颈静脉球部血氧饱和度(jugular bulb venous oxygensaturation,SjvO_2)较术后即刻均逐渐升高(P<0.05),动脉-颈内静脉血氧含量差(arteriovenous oxygen content difference,AVDO2)和脑氧摄取率(cerebral extraction of oxygen,CERO2)均逐渐下降(P<0.05);除术后即刻外,观察组患者各时间点SjvO_2均显著高于对照组,AVDO2和CERO2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6小时及术后1、2、3天,观察组患者MMSE评分均高于术后即刻(P<0.05),对照组患者MMSE评分未见明显变化(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4周病死率为5.88%(5/85),对照组为8.24%(7/85),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其余患者均获得有效随访,观察组患者术后4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Fugl-Meyer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可降低TBI患者术后脑氧耗,纠正脑氧代谢紊乱,提高术后认知功能,对患者预后质量的改善具有积极作用。
贺光宏李杰华许涛周小琼
关键词:创伤性颅脑损伤脑氧代谢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