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穴位
  • 2篇穴位疗法
  • 2篇疗效
  • 2篇临床疗效
  • 1篇炎症
  • 1篇炎症因子
  • 1篇支气管
  • 1篇支气管哮喘
  • 1篇支气管哮喘缓...
  • 1篇细胞
  • 1篇哮病
  • 1篇哮喘
  • 1篇哮喘缓解期
  • 1篇疗法
  • 1篇疗法治疗
  • 1篇白细胞
  • 1篇白细胞介素

机构

  • 2篇华中科技大学
  • 2篇华中师范大学
  • 2篇湖北中医药大...
  • 1篇武汉市中西医...

作者

  • 2篇尹莹
  • 2篇李斌
  • 2篇罗光伟
  • 2篇梁亚光
  • 2篇陈奇志
  • 1篇谢俊刚
  • 1篇贾珉

传媒

  • 1篇中华物理医学...
  • 1篇辽宁中医杂志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6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穴位疗法治疗哮病的临床疗效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观察穴位疗法治疗哮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哮病缓解期患者90例,随机分为A组、B组、C组各30例,分别采用穴位疗法、穴位注射、舒利迭治疗,观察3组治疗前、治疗2月后(近期)、停止治疗3月后(远期)三个时间点的哮喘症状积分、ACT评分(Asthma Control Test)、肺功能,并记录3组近、远期疗效情况。结果:在哮喘症状积分、ACT评分、肺功能方面比较:A组近期、远期与B组、C组同期比较,明显改善,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3组近期疗效比较:A组总有效率(96.67%)明显优于B组(80.00%)和C组(66.67%),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3组远期疗效比较:A组总有效率(93.33%)明显优于B组(76.67%)和C组(63.33%),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穴位疗法治疗哮病缓解期能明显改善临床症状及肺功能、提高临床疗效,具有可行,值得临床推广。
李斌尹莹罗光伟陈奇志梁亚光莫松雅黄白银
关键词:穴位疗法哮病
穴位疗法对支气管哮喘缓解期患者炎症因子及临床疗效的影响被引量:13
2016年
目的探讨穴位疗法对支气管哮喘缓解期患者炎症因子及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将人选的支气管哮喘缓解期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给予穴位疗法,对照组给予舒利迭治疗,共治疗4周。观测2组患者治疗前、治疗1个月后(近期)和停止治疗3个月后(远期)的哮喘控制测试(ACT)积分、治疗1个月后(近期)哮喘控制情况(完全控制、部分控制、未控制)以及患者治疗前、治疗1个月后(近期)和停止治疗3个月后(远期)的白介素5(IL-5)、白介素10(IL-10)的含量,并对2组患者的ACT积分、近期疗效及IL-5和IL-10的含量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结果①治疗前,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的ACT积分分别为(14.11±3.24)和(13.75±3.02)分,组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近期和远期的ACT积分[(21.56±1.81)和(24.03±0.78)分]均明显高于同期对照组[(18.71±1.63)和(22.15±0.96)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治疗组近期控制哮喘的总有效率(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70.00%),且组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455,P〈0.05);③治疗组治疗后近期和远期的1L-5和IL—10炎症因子的含量较组内治疗前明显改善且优于同期对照组(P〈0.05)。结论穴位疗法通过调节IL-5和IL-10炎症因子含量水平,降低气道炎症,控制支气管哮喘症状,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
李斌谢俊刚陈奇志尹莹罗光伟贾珉梁亚光
关键词:穴位疗法哮喘白细胞介素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