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少卿
- 作品数:11 被引量:59H指数:5
- 供职机构:承德市中心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承德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斑蝥酸钠维生素B_6注射液联合三维适形放疗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效果评价被引量:3
- 2019年
- 目的评判斑蝥酸钠维生素B_6^+三维适形放疗,对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承德市中心医院收治的48例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遵循患者入院尾号的奇偶数分为A组和B组,各24例。A组接受斑蝥酸钠维生素B_6联合三维适形放疗,B组接受单纯放疗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A组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生存质量改善等方面与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接受斑蝥酸钠维生素B_6联合三维适形放疗治疗,可保证临床效果及安全。
- 王立志张红娟郭叶刘少卿齐曼余杰宋冀
- 关键词:斑蝥酸钠维生素B6三维适形放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 甘露聚糖肽联合斑蝥酸钠维生素B_6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2
- 2019年
- 目的评价采用甘露聚糖肽联合斑蝥酸钠维生素B_6治疗恶性胸腔积液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承德市中心医院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收治恶性胸腔积液42例患者,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1例。实验组采用甘露聚糖肽+斑蝥酸钠维生素B_6治疗,对照组采用斑蝥酸钠维生素B_6治疗,对实验组和对照组的临床疗效及安全进行观察。结果实验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0.95%,显著高于对照组(52.38%,P <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实验组KP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恶性胸腔积液患者采用甘露聚糖肽+斑蝥酸钠维生素B_6治疗,可达到较好地临床效果,并可显著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 王立志刘少卿齐曼张红娟余杰郭叶宋冀
- 关键词:甘露聚糖肽恶性胸腔积液临床疗效
- 晚期肝癌患者信号转导子和激活子3、微小核糖核苷酸-200表达与程序性细胞死亡配体1关联性及在程序性细胞死亡配体1抑制剂抵抗中的作用
- 2023年
- 目的:探讨肝癌患者信号转导子和激活子3(STAT3)、微小核糖核苷酸-200(miR-200)表达与程序性细胞死亡配体1(PD-L1)关联性及在PD-L1抑制剂抵抗中的作用。方法:根据入组标准选取2019年2月至2022年1月承德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08例晚期肝癌患者,根据治疗反应性分为抵抗组75例、非抵抗组33例。比较两组肝癌组织STAT3 mRNA、miR-200、PD-L1表达情况,并比较不同PD-L1表达水平患者肝癌组织STAT3 mRNA、miR-200表达情况。以Pearson法分析STAT3 mRNA、miR-200的关系及与PD-L1关系。以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PD-L1抑制剂抵抗的相关影响因素。使用交互作用系数γ分析STAT3 mRNA、miR-200的交互作用是否存在及其作用类型。结果:抵抗组肝癌组织STAT3 mRNA、PD-L1表达高于非抵抗组,miR-200表达低于非抵抗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PD-L1强表达患者STAT3mRNA高于PD-L1低表达患者,而miR-200低于PD-L1低表达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STAT3 mRNA与miR-200呈负相关(P<0.05),与PD-L1呈正相关(P<0.05);miR-200与PD-L1呈负相关(P<0.05)。STAT3 mRNA、PD-L1是PD-L1抑制剂抵抗的相关危险因素,miR-200是PD-L1抑制剂抵抗的相关保护因素(均P<0.05)。单独STAT3 mRNA升高所致OR=21.000,单独miR-200降低所致OR=7.875,两者共存时所致OR=468.00;交互作用OR值大于单独STAT3 mRNA升高所致的OR值与单独miR-200降低所致OR值的乘积。STAT3 mRNA和miR-200对PD-L1抑制剂抵抗影响的模型为超相乘模型,γ=2.019>1,说明两者具有正向交互作用。结论:肝癌患者中STAT3表达升高,与PD-L1呈正相关;miR-200表达降低,与PD-L1呈负相关。STAT3、miR-200表达水平与PD-L1抑制剂抵抗密切相关,具有作为治疗靶点的潜在价值,并能为PD-L1抑制剂的精准化、个性化应用提供参考。
- 刘少卿齐曼
- 关键词:肝癌STAT3
- 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联合阿帕替尼辅助中药治疗晚期子宫内膜癌疗效观察被引量:8
- 2021年
- 目的:探讨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联合阿帕替尼辅助中药治疗晚期子宫内膜癌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CYFRA 21-1水平的影响。方法:将本院2018年10月至2019年10月收治的85例晚期子宫内膜癌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3例):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卡铂治疗3个月,同时口服消癌平片;观察组(42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阿帕替尼。治疗结束后,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RECIST 6.0评估临床疗效,记录治疗后不良反应情况,测定血清CYFRA 21-1水平及KPS评分。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疾病控制率、总体有效率(92.8%、61.9%)高于对照组(72.1%、37.2%)(P<0.05)。观察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35.70%)与对照组(25.5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观察组治疗1个月、3个月后血清CYFRA 21-1水平低于治疗前,而1个月、3个月KPS评分高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治疗1个月、3个月后血清CYFRA 21-1水平低于对照组,治疗1个月、3个月后KP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联合阿帕替尼辅助中药治疗可提高子宫内膜癌总有效率,降低血清CYFRA 21-1水平,对晚期子宫内膜癌的临床治疗疗效明显。
- 齐曼芦秋彤刘少卿张娟崔艳萍
- 关键词: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晚期子宫内膜癌临床疗效
- RIG-Ⅰ、USP5在卵巢上皮性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预后意义
- 2023年
- 目的 探讨维甲酸诱导基因-Ⅰ(RIG-Ⅰ)、泛素特异性肽酶5(USP5)在卵巢上皮性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预后意义。方法 选取98例卵巢上皮性癌组织样本为病例组,同期98例正常卵巢组织为对照组。免疫组化法测定两组RIG-Ⅰ、USP5表达水平。单因素及多因素Cox回归分析RIG-Ⅰ、USP5表达水平与卵巢上皮性癌患者临床预后的关系。结果 病例组RIG-Ⅰ、USP5表达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卵巢上皮性癌患者RIG-Ⅰ、USP5表达与肿瘤最大径、TNM分期、肿瘤浸润、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复发率相关(P<0.05)。RIG-Ⅰ、USP5阳性的卵巢上皮性癌患者5年生存率均分别低于RIG-Ⅰ、USP5阴性的卵巢上皮性癌患者(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肿瘤最大径≥2 cm、TNM分期Ⅲ~Ⅳ期、浸润深度≥1 cm、分化程度高、淋巴结转移、复发、RIG-Ⅰ阳性、USP5阳性的卵巢上皮性癌患者5年生存率分别低于肿瘤最大径<2 cm、TNM分期Ⅰ~Ⅱ期、浸润深度<1 cm/无浸润、分化程度低、无淋巴结转移、无复发、RIG-Ⅰ阴性、USP5阴性的卵巢上皮性癌患者(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TNM分期Ⅲ~Ⅳ期、分化程度高、RIG-Ⅰ和USP5表达阳性均是影响卵巢上皮性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RIG-Ⅰ、USP5与卵巢上皮性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相关;RIG-Ⅰ、USP5阳性表达是卵巢上皮性癌预后危险因素。
- 齐曼芦秋彤刘少卿张娟崔艳萍刘咏梅
- 关键词:卵巢上皮性癌
- 影响脑干胶质瘤的预后因素分析被引量:7
- 2020年
- 目的通过脑干胶质瘤(brainstem gliomas,BSG)调强放疗单中心回顾性分析研究,探讨脑干胶质瘤调强放疗后的总生存(OS)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收集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放疗科2012年1月至2019年9月接受调强放疗资料完整的脑干胶质瘤病例,回顾性分析患者的总生存及影响因素,预后因素分析包括:性别、年龄、手术方式、影像学分型、发病部位、世界卫生组织(WHO)分级、是否化疗、放疗方式、症状至首次治疗时间、放疗剂量。结果共收集21例患者,随访时间≥3个月的脑干胶质瘤患者有18例,中位随访时间15.5(5.3~25.6)个月,中位生存时间(mOS)20(14.1~25.8)个月,1年和2年总生存率分别为86.2%和34.5%。影响脑干胶质瘤患者放疗疗效的因素包括手术方式、影像学分型、发病部位、WHO分级、放疗方式(χ2=4.829~20.261,P<0.05)。结论肿瘤大部分及以上手术切除、局灶内生型/外生型、发病部位在中脑、低级别肿瘤、肿瘤切除术后放疗的患者预后较好,对指导临床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 刘少卿刘少卿肖绍文肖绍文赵丹赵丹王维虎孙艳
- 关键词:脑干胶质瘤调强放疗预后因素
- 中晚期宫颈癌外照射阶段三维适形放疗和共面等分设野调强放疗计划探讨被引量:10
- 2016年
- 目的:探讨三维适形放射治疗(3D-CRT)和共面等分设野调强放射治疗(IMRT)对宫颈癌患者外照射阶段计划靶区以及周围危及器官受照剂量的差异。方法:选取2014至2015年在我院放化疗中心住院的21例宫颈癌患者,行CT扫描,设靶区,勾画周围危及器官,剂量50Gy。分别行3DCRT和共面等分设野IMRT计划,计算靶区剂量均匀度指数(HI)、适形度指数(CI)、照射最大剂量、照射最小剂量、照射平均剂量及周围器官的照射体积,计算结果并对比分析。结果:5F-IMRT、7F-IMRT、9F-IMRT的靶区适形度优于3D-CRT;在受累的周围器官保护方面,IMRT计划均优于3D-CRT,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晚期宫颈癌患者外照射阶段IMRT计划在靶区适形度及对周围组织器官的保护方面要好于3D-CRT,同时也表明5野与7野、9野比较,在治疗的经济效益方面有优势。
- 张文博齐曼王立志廉蕊郑艳杰刘少卿宋冀
- 关键词:宫颈癌三维适形调强
- 卵巢癌患者化疗并发感染影响因素及外周血SIL-2R与GDF15和CXCL5对其诊断价值被引量:2
- 2022年
- 目的探讨卵巢癌患者化疗并发感染的影响因素及其外周血可溶性白细胞-2受体(SIL-2R)、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趋化因子配体5(CXCL5)对其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20年4月承德市中心医院400例卵巢癌化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统计感染发生率,分析感染与未感染患者临床资料、外周血SIL-2R、GDF15、CXCL5水平,归纳卵巢癌化疗并发感染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外周血SIL-2R、GDF15、CXCL5水平对卵巢癌化疗并发感染的诊断价值,随访6个月,比较联合预测阳性与阴性患者预后情况。结果400例卵巢癌化疗患者共82例并发感染,感染率为20.50%;年龄、化疗周期、抗菌药物预防及化疗后外周血SIL-2R、GDF15、CXCL5是卵巢癌化疗患者并发感染影响因素(P<0.05);化疗后外周血SIL-2R、GDF15、CXCL5水平联合诊断卵巢癌化疗患者并发感染的曲线下最大面积(AUC)最大,具有良好诊断效能;随访6个月,联合诊断阳性患者死亡率较阴性患者高(P<0.05)。结论卵巢癌患者化疗并发感染与年龄、化疗周期、抗菌药物预防及化疗后外周血SIL-2R、GDF15、CXCL5密切相关;SIL-2R、GDF15、CXCL5可用于其临床诊断及预后预测,采取针对性治疗方案,改善患者预后。
- 芦秋彤常欣穆怀博刘少卿崔艳萍齐曼
- 关键词:卵巢癌影响因素生长分化因子15
- 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联合顺铂及阿帕替尼在晚期宫颈癌治疗中的临床效果研究被引量:21
- 2020年
- 目的观察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联合顺铂及阿帕替尼治疗晚期宫颈癌的临床疗效,并对其安全性及药物经济学进行评价。方法选取2018年2月—2019年2月期间笔者所在医院就诊的84例晚期宫颈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对照组患者采取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175 mg·m^-2·d^-1+顺铂60 mg·m^-2·d^-1的治疗方案,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阿帕替尼500 mg·d-1,治疗21d为1个周期,2组患者均治疗4个周期后评价疗效、不良反应及成本-效果比;分别于治疗前后检测2组患者血清CD3^+、CD4^+、CD8^+和NK细胞的表达;分别于治疗前后检测2组患者血清诱骗受体3(decoy receptor 3,DcR3)和Survivin的表达;治疗结束后对患者进行随访,比较2组患者的生存率。结果研究期间共有8名患者脱落,每组各4例,故最终各组38例。观察组总缓解率(73.67%)高于对照组(34.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的CD3^+、CD4^+、NK细胞及CD4^+/CD8^+值较治疗前均有所下降(P<0.05),CD8+有所提高(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观察组治疗后CD3^+、CD4^+、CD8^+、CD4^+/CD8^+值及NK均无统计学差异。治疗后血清DcR3和Survivin的浓度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6,12个月的生存率高于对照组,2组之间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2组患者不良反应无统计学差异。观察组成本效果比低于对照组。结论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联合顺铂及阿帕替尼治疗晚期宫颈癌患者效果良好,不良反应可控,成本-效果比低,值得临床推广。
- 齐曼李萌杨方凝刘少卿芦秋彤陶晶晶
- 关键词: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顺铂宫颈癌细胞免疫
- 甘露聚糖肽、斑蝥酸钠维生素B_6注射液联合中药康艾注射液治疗老年晚期癌症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
- 2019年
- 目的研究甘露聚糖肽、斑蝥酸钠维生素B_6注射液联合中药康艾注射液治疗老年晚期癌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承德市中心医院收治的老年晚期癌症患者8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甘露聚糖肽、斑蝥酸钠维生素B_6注射液联合中药康艾注射液)与对照组(甘露聚糖肽联合斑蝥酸钠维生素B_6注射液),各40例。评估治疗前后两组生存质量、KPS评分、体重变化、近期疗效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前两组生存质量、体重变化与KP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研究组的社会限制(82.16±6.34)、情感限制(85.32±5.28)、躯体功能(84.43±8.18)与生命活力(81.28±5.12)评分均高于对照组[(70.21±4.15)、(72.17±3.06)、(70.46±7.25)与(74.41±4.18)];研究组体重[(58.46±3.42)kg]与KPS评分(75.86±12.04)均高于对照组[(55.27±5.34)kg与(65.17±11.28)],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7.50%)较对照组(25.00%)低,研究组临床治疗有效率(95.00%)较对照组(77.50%)高,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老年晚期癌症患者采用甘露聚糖肽、斑蝥酸钠维生素B_6注射液联合中药康艾注射液治疗能提高生存质量,合理增加患者的体重,改善其睡眠质量,降低其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治疗效果,安全性高。
- 王立志宋冀齐曼余杰刘少卿张红娟郭叶
- 关键词:甘露聚糖肽斑蝥酸钠维生素B6注射液癌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