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美兰 作品数:22 被引量:64 H指数:5 供职机构: 昆明市儿童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云南省应用基础研究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生物学 更多>>
儿童颈部淋巴结病变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探讨不同病理类型的儿童颈部淋巴结病变的临床特征,为疾病的早期诊断提供帮助。方法:收集经淋巴结活检确诊的73例颈部淋巴结病变的患儿资料,分析不同病理类型的颈部淋巴结病变患儿的性别构成、年龄分布、淋巴结特征及临床表现。结果:73例颈部淋巴结病变患儿中,良性疾病组男性发病小于女性,恶性疾病组男性发病大于女性,两组性别构成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良性疾病组在学龄期占比最大(27.4%),恶性疾病组在学龄前期(21.9%)和学龄期(20.5%)占比大,两组均在婴幼儿期和青春期占比较小,两组组内年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病理类型中,73例患儿以淋巴结炎性反应性增生占比最大,为35.6%(26/73),主要在学龄期发病;其次为霍奇金淋巴瘤,占比20.5%(15/73),主要在学龄前期和学龄期发病。恶性疾病组的淋巴结平均最大横径值大于良性疾病组(P<0.05)。良性疾病组的淋巴结主要分布于Ⅰ、Ⅱ、Ⅲ区,恶性疾病组的淋巴结主要分布于Ⅱ、Ⅲ、Ⅳ、Ⅴ区,两组间肿大淋巴结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不同病理类型的儿童颈部淋巴结病变在性别构成、年龄分布、淋巴结大小及分布上存在差异,儿童颈部淋巴结病变有其自身特点。 娄凡 张铁松 明澄 马静 王美兰 曾文娟关键词:儿童 颈部 淋巴结病 病理学 一种智能过敏原点刺实验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智能过敏原点刺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分析模块、基托、点刺器;所述控制分析模块连接点刺器,连通与点刺器的控制电路以及点刺液通路,所述基托承载患者手臂,设有结果图像采集的高清摄像头,所述点刺器的... 高映勤 马静 王美兰 娄凡 林垦 祖金艳 肖洋 邵华 高燕 明澄 黄锐 毕先云 邓瑶 孙美华 李正才 高丽 戴溪 马秀丽 曾文娟 毛志勇一种智能过敏原点刺实验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过敏原点刺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分析模块、基托、点刺器;所述控制分析模块连接点刺器,连通与点刺器的控制电路以及点刺液通路,所述基托承载患者手臂,设有结果图像采集的高清摄像头,所述点刺器的点刺... 高映勤 马静 王美兰 娄凡 林垦 祖金艳 肖洋 邵华 高燕 明澄 黄锐 毕先云 邓瑶 孙美华 李正才 高丽 戴溪 马秀丽 曾文娟 毛志勇文献传递 不同管理方式对儿童变应性鼻炎舌下特异性免疫治疗中疗效及依从性的影响 被引量:4 2020年 目的探讨不同的管理方式对变应性鼻炎患儿舌下特异性免疫治疗有效性及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采用不同的管理方式,对经特异性免疫治疗的170例患儿1年后进行依从性及疗效调查分析,分析不同管理方式的优缺点。结果1年后微信组脱落率为25.9%,电话组脱落率为60.3%;微信组和电话组经过1年治疗,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鼻部症状评分及药物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对比微信组和电话组1年来患者改善情况,微信组从对症药物评分及鼻部症状评分上改善情况均优于电话组(P<0.05);将两组患儿分别归于昆明当地和外地进行脱落情况的比较发现,两组脱落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治疗1年后的鼻部症状及用药评分进行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信管理在过敏性鼻炎患儿中起着重要作用,患儿的疗效及依从性均较电话管理高,但对微信接受能力差的家属也不能放弃电话管理,应针对不同的患儿家属选择最为合适的管理方式。 王美兰 高映勤 明澄 娄凡 林垦 李正才 祖金艳 马静关键词:鼻炎 变应性 免疫疗法 依从性 全降解药物支架治疗先天性后鼻孔闭锁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探讨全降解药物支架治疗先天性后鼻孔闭锁(CCA)的效果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14例CCA患儿,使用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切除闭锁板的膜性部分,骨凿去除闭锁板的骨性部分。按术中放置支架类型不同分为全降解药物支架组6例,U型支架组8例。对比分析采用不同支架组患儿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患儿术后均定期专科门诊随访6个月以上,药物支架组术后未发生鼻腔粘连,肉芽增生10%(1/10);U型支架组术后鼻腔粘连率为44.44%(4/9),肉芽增生率为55.56%(5/9),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药物支架组后鼻孔再闭锁率为10%(1/10),低于U型支架组后鼻孔再闭锁率33.33%(3/9),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降解药物支架可作为治疗CCA的新型支架。 娄凡 明澄 马静 曾文娟 王美兰 祖金艳关键词:鼻部畸形 后鼻孔闭锁 先天性 药物支架 白族、彝族非综合征性耳聋人群SLC26A4基因突变分析 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分析云南地区白族、彝族非综合征型耳聋人群 SLC26A4基因的突变特征。方法采集2010年1月~2016年5月昆明市儿童医院耳鼻喉科门诊散发的234例非综合征性耳聋患者(白族132例,彝族102例)外周静脉血,提取基因组DNA,应用飞行时间质谱技术对 SLC26A4基因(281C→T,589G→A,IVs7-2A→G,1174A→T,1226G→A,1229C→T, IVS15+5G→A,1975G→C,2027T→A,2162C→T,2168A→G)的11个常见突变位点进行检测分析。所有患儿经过临床检查均确诊为非综合征性中度、重度以上感音神经性耳聋。结果132例白族患者中 SLC26 A4基因突变12例,突变率9.09%,突变方式有纯合突变(IVs7-2A→G 4例),复合杂合突变(IVs7-2A→G/1229C→T 2例),杂合突变(IVs7-2A→G 2例,IVSl5+5G→A 2例,2027T→A 2例);102例彝族患者中 SLC26A4基因突变12例,突变率11.76%,突变方式有纯合突变(IVs7-2A→G 3例),杂合突变(IVs7-2A→G 3例,1174A→T 6例)。白族、彝族所有病例中有10例影像学诊断为大前庭导水管综合征(双侧)。结论 IVs7-2A→G突变是白族、彝族非综合征性耳聋人群中SLC26A4基因的主要突变位点,并且部分突变患者对应其颞骨CT、头颅 MRI显示为前庭导水管扩大及内淋巴囊扩大,通过 SLC26 A4基因检测可以明确前庭导水管扩大患者的症前诊断。 林垦 马静 王美兰 李正才 娄凡 毛志勇 张铁松 阮标关键词:白族 彝族 非综合征性耳聋 SLC26A4基因 突变 儿童变应性鼻炎与肺功能异常相关性研究进展 2024年 变应性鼻炎(AR)是哮喘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目前的研究显示AR患儿肺功能检测结果中最大呼气中期流速(FEF 25%~75%)值显著降低,存在肺通气功能异常,可能有气道阻塞性疾病,因此我们推测该类患儿可能是支气管哮喘的极高危人群。目前关于AR患儿肺功能特征的研究较少,发病原因及机制也尚未完全阐明。本综述将从国内外研究中总结AR患儿的肺功能情况及其肺功能异常的原因及机制等方面进展,并提出可能的研究方向。 陈奕均 高映勤 马静 王美兰 张铁松关键词:儿童 哮喘 肺功能 儿童重度OSAHS合并先心病术后多器官功能衰竭1例 被引量:1 2020年 1临床资料患者,男,3岁,因睡觉打鼾2年于2018年9月17日收入院。2年来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睡觉打鼾,张口呼吸,憋气明显,伴鼻腔通气欠佳,无反复咽痛、发热,无白天嗜睡,无耳闷、听力下降,否认恶心、呕吐、吞咽困难。查体:双鼻通气欠佳,鼻黏膜稍充血,双侧下鼻甲不大,鼻中隔(-),咽稍红,双侧扁桃体Ⅲ度(图1),无分泌物。既往史:出生时发现患儿有先天性心脏病,曾于我院心内科治疗,诊断为右心房、右心室扩大,心功能IV级。辅助检查:鼻内镜下示腺样体堵塞后鼻孔约4/5(图2);多导睡眠监测提示:AHI25次/h,最低血氧饱和度69%;心脏彩超示(图3):右心房,右心室扩大,室壁稍增厚,房间隔水平偶见穿隔束(卵圆孔未闭)。 刘秀芬 马静 娄凡 明澄 王美兰 李霞关键词:多器官功能衰竭 后鼻孔 房间隔 右心房 腺样体 罕见小儿下鼻甲毛息肉1例 被引量:5 2017年 毛息肉是一种罕见的口咽部或鼻咽部的先天性畸形,其组织发生同皮样囊肿,系局部组织发育异常所致,由外、中两层胚叶的组织构成,生长于新生JLN后壁的中线或近中线处。文献报道中毛息肉发生于鼻咽部的占多数, 王美兰 马静 娄凡 林垦 李正才 祖金艳 高映勤关键词:儿童 鼻腔 两例WS2患儿的家系及SOX10基因变异分析 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对2例中国云南地区Ⅱ型Waardenburg综合征(Waardenburg syndrome type 2,WS2)患儿进行耳聋基因筛查,探讨其分子生物学致病原因。方法对先证者及家系成员进行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听力学评估及颞骨CT检查。获取外周血提取基因组DNA,采用第二代测序方法对406个耳聋基因编码区的全部外显子及部分内含子和启动子进行检测,对先证者及其父母进行变异位点的Sanger测序验证分析。结果2例患者临床表现为双侧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聋,双侧虹膜异色,诊断为WS2,二代测序分别检出SOX10基因杂合变异(c.698-2A>C;c.346C>G(p.Q116E)),根据美国医学遗传学与基因组学学会(American College of Medical Genetics and Genomics,ACMG)指南判定为致病性变异,家系内均为自发突变。二代测序结果经Sanger测序证实。结论本研究在中国人群中发现2个SOX10基因变异位点(c.698-2A>C;c.346C>G),丰富了该基因变异的临床表型。 马静 李正才 黄锐 李霞 高映勤 王美兰 张铁松关键词:WAARDENBURG综合征 感音神经性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