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朱干宇

作品数:5 被引量:42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理学冶金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篇化学工程
  • 1篇冶金工程
  • 1篇建筑科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理学

主题

  • 1篇电解
  • 1篇电子能
  • 1篇电子能谱
  • 1篇循环利用
  • 1篇循环利用技术
  • 1篇氧化铝
  • 1篇熔盐
  • 1篇熔盐电解
  • 1篇深度脱硅
  • 1篇酸解
  • 1篇脱硅
  • 1篇稀土
  • 1篇稀土元素
  • 1篇纤维
  • 1篇磷矿
  • 1篇煤灰
  • 1篇煤基
  • 1篇莫来石
  • 1篇矿相
  • 1篇化渣

机构

  • 5篇中国科学院
  • 4篇中国科学院大...
  • 2篇中国科学院过...
  • 1篇中国科学技术...
  • 1篇中国恩菲工程...
  • 1篇湖北兴发化工...
  • 1篇宜都兴发化工...

作者

  • 5篇朱干宇
  • 4篇李会泉
  • 3篇李少鹏
  • 2篇李少鹏
  • 2篇朱干宇
  • 2篇张建波
  • 1篇王兴瑞
  • 1篇李强
  • 1篇王晨晔
  • 1篇胡应燕
  • 1篇李绪
  • 1篇曹绍涛
  • 1篇李强

传媒

  • 1篇资源科学
  • 1篇有色金属(冶...
  • 1篇光谱学与光谱...
  • 1篇洁净煤技术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1
  • 2篇2019
  • 1篇2018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煤基固废循环利用技术与产品链构建被引量:9
2021年
煤基固废的大规模循环利用,对于中国西北大型能源基地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以中国典型能源基地为研究对象,采用区域内固废、产业协同配置的思路,通过煤基固废制备化学品、环保材料、建材等关键技术开发,构建电石渣、气化渣、废催化剂等典型煤基固废循环利用关键产品链。结果表明:(1)电石渣、气化渣、废催化剂等煤基固废可通过杂质快速分离、矿相调控和载体重构等技术的耦合集成,制备性能良好的脱硫剂、水玻璃、催化剂等系列产品,直接用于区域内煤-电-化企业生产过程;(2)煤基固废中90%以上的钙、硅、铝得到有效利用,废催化剂中钒、钨、钛金属循环利用率超过90%,气化渣中残碳被有效分离利用。以上构建的循环产品链将煤炭、水资源利用效益分别提升36%和27%,3类典型固废综合利用率由28%提升至85%左右,为煤炭固废的大规模利用提供了新路径,从而可实现煤炭及其伴生/二次资源区域内的高效循环。
李会泉胡应燕胡应燕李强李少鹏李少鹏李强
关键词:废催化剂产品链
不同纤维对硅酸盐制品性能的影响
<正>~~
朱干宇伍永基贾剑潘启良张志文梁沛炜
文献传递
胶磷矿中杂质赋存形式及酸解过程变化被引量:7
2019年
我国中低品位胶磷矿量大、分布广,磷矿中杂质种类及含量对于磷石膏结晶及磷酸品质均有较大影响。以湖北某地区的典型低品位胶磷矿为原料,采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扫描电镜、能谱等方法,分析了磷矿及反应后磷石膏中的主要杂质种类及含量变化,并以此推测湿法磷酸过程中杂质的主要变化。结果表明磷矿中的主要成分是氟磷灰石和石英,杂质组分占比最高的分别是硅、铝、氟、镁,其中硅主要以石英和硅酸钙存在,氟主要存在于氟磷酸钙中,铝是以不同形式的铝硅酸盐存在的,而镁则是以MgF_2和部分硅酸盐存在。通过酸解反应,钙与硫酸根生成磷石膏,硅元素主要存在于固相石膏中,而铝、氟、镁则大部分进入到液相磷酸中,其中存在于固相中的硅则基本以石英形式存在,硅酸钙溶解于酸液中,铝主要以铝硅磷的化合物存在,氟则以氟硅化物形式存在,大部分的MgF_2溶解进入液相,磷石膏中镁主要以镁硅酸盐形式存在。通过磷矿中杂质存在形式及反应过程的变化研究,可以更好的明晰酸解过程中的体系变化,从而为磷石膏结晶过程的考察和控制提供理论基础。
李绪李绪朱干宇李少鹏李少鹏李会泉
关键词:X射线光电子能谱赋存形式胶磷矿酸解
熔盐电解渣磁选—焙烧—浸出提取稀土元素被引量:2
2023年
以稀土熔盐电解渣为原料,提出了磁选—焙烧—浸出工艺提取稀土元素。全过程工艺考察结果表明,原料在100 mT的最佳磁场强度条件下,除铁率达到45.59%,非磁性相在焙烧浸出过程的最佳工艺条件为:焙烧温度750℃、CaO添加量30%、浸出温度25℃、盐酸浓度3 mol/L,全过程工艺的Nd、Pr的总回收率分别达到95.98%、96.15%。采用原位XRD表征结合热力学分析,明晰了焙烧过程矿相转化规律,发现在焙烧过程中REF_(3)与CaO反应生成REO,同时CaCl_(2)与CaO、REF_(3)先生成REOCl, REOCl再进一步转化为REO,提高焙烧温度能够减少难溶物相REOCl的生成,促进REF_(3)向易溶物相REO的转变,进而提高稀土浸出率。本研究可为稀土回收提供理论指导。
闫荣伟李会泉李会泉叶春林王晨晔朱干宇朱干宇
关键词:磁选焙烧
高铝粉煤灰伴生资源清洁循环利用技术的构建与研究进展被引量:24
2018年
我国富含硅锂镓的高铝粉煤灰年排放量高达3 000万t以上,但综合利用率不到30%,是西北大型煤电能源基地重大环境生态瓶颈问题。为实现高铝粉煤灰的大规模高值化利用,提出机械-化学协同活化新思路,开展了高铝粉煤灰协同活化-深度脱硅工艺研究,实现了非晶态二氧化硅的深度分离,进一步提出了脱硅粉煤灰矿相重构制备铝硅系列材料、脱硅粉煤灰两步碱溶提取氧化铝2条技术路线。结果表明,高铝粉煤灰深度脱硅后,铝硅比由1.75提高至2.75以上;1 600℃烧结后,莫来石相含量达到88.33%,产品指标达到行业优级标准;脱硅粉煤灰经过两步水热反应,氧化铝提取率达到94.9%,实现锂、镓伴生资源协同利用,将氧化铝行业拜耳法主流工艺用于高铝粉煤灰提取氧化铝的过程;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多产业链接循环经济体系,为高铝粉煤灰大规模高值化利用提供了新途径。
李会泉张建波张建波李少鹏王晨晔胡朋朋李少鹏
关键词:高铝粉煤灰深度脱硅莫来石氧化铝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