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朱皓

作品数:2 被引量:19H指数:2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关节
  • 1篇丁丙诺啡
  • 1篇性关节炎
  • 1篇镇痛
  • 1篇镇痛效果
  • 1篇治疗膝关节
  • 1篇时间点
  • 1篇术后
  • 1篇术后镇痛
  • 1篇术后镇痛效果
  • 1篇贴剂
  • 1篇痛风
  • 1篇痛风性
  • 1篇痛风性关节炎
  • 1篇透皮
  • 1篇透皮贴剂
  • 1篇全髋
  • 1篇全髋关节
  • 1篇全髋关节置换
  • 1篇髋关节

机构

  • 2篇华中科技大学

作者

  • 2篇肖骏
  • 2篇朱元莉
  • 2篇朱皓
  • 1篇刘常宇
  • 1篇孟强
  • 1篇蔡聪

传媒

  • 2篇骨科

年份

  • 2篇2017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关节镜下清理联合术后持续灌洗治疗膝关节痛风性关节炎被引量:14
2017年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清理联合术后置管持续灌洗治疗在膝关节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6月至2013年9月于我院接受关节镜下关节清理和滑膜切除术治疗膝关节痛风性关节炎的24例病例资料,病人均为单膝关节发病,左膝14例,右膝10例;男22例,女2例。所有病人术后均行置管持续灌洗治疗约1周,常规抗感染、镇痛,并服用降血尿酸药物,于拔除引流管后早期行常规功能锻炼。比较病人术前、术后及不同随访时间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和Lysholm膝关节评分。结果所有病人均获得3~18个月的随访。病人术后各时间点VAS评分较术前的(6.8±3.1)分均显著下降(均P<0.05)。病人术后各时间点随访Lysholm膝关节评分与术前的(42.7±26.3)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至末次随访,共有3例病人出现症状复发,均与饮食控制不良相关,给予相应口服药物治疗及饮食控制后,症状明显好转。所有病人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恢复良好。结论关节镜对膝关节痛风性关节炎诊断准确率高。关节镜下关节清理加滑膜切除术治疗膝关节痛风性关节炎有显著效果,配合术后置管持续灌洗治疗对加强治疗效果和降低复发概率有一定帮助。
朱元莉蔡聪刘常宇朱皓肖骏
关键词:关节镜膝关节痛风性关节炎
不同时间点给予丁丙诺啡透皮贴剂对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的临床观察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探究不同时间点给予丁丙诺啡透皮贴剂对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后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将我院于2016年8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90例须行THA的病人,随机分为术前48 h用药组(30例,术前48 h使用丁丙诺啡透皮贴剂)、术前24 h用药组(30例,术前24 h使用丁丙诺啡透皮贴剂)和术后即刻用药组(30例,术后立即使用丁丙诺啡透皮贴剂)。三组病人术后均使用病人自控静脉镇痛泵(patient controlled intravenous analgesia,PCIA),并记录术后4、12、24、48 h以及术后3、5 d的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PCIA使用量、PCIA按压次数以及使用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术前48 h用药组有2例病人退出,最终88例病人完成本研究。经混合效应模型检验,本组病人的VAS评分、PCIA按压次数及PCIA剂量在不同时间点及不同组间均差异显著,且均随时间变化而变化。在术后4、12、24 h,术前48 h用药组的VAS评分、PCIA按压次数及PCIA使用剂量显著低于术前24 h用药组,术前24 h用药组的各项指标显著低于术后即刻用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在术后3、5 d,三组间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病人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666,P=0.435)。结论 THA病人术前48 h使用丁丙诺啡透皮贴剂具有较理想的术后镇痛效果,且并不会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朱皓孟强朱元莉姚贤松肖骏
关键词:丁丙诺啡透皮贴剂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