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血压
  • 1篇伊蚊
  • 1篇蚊密度
  • 1篇密度监测
  • 1篇检出
  • 1篇检出率
  • 1篇高血压
  • 1篇高血压检出率
  • 1篇儿童
  • 1篇儿童青少年
  • 1篇白纹伊蚊
  • 1篇成蚊
  • 1篇成蚊密度

机构

  • 2篇福州市疾病预...
  • 1篇福建医科大学
  • 1篇福建省疾病预...

作者

  • 2篇汪攀
  • 1篇黄春文
  • 1篇徐幽琼
  • 1篇张晓阳
  • 1篇刘小华
  • 1篇林灵

传媒

  • 1篇职业与健康
  • 1篇中华高血压杂...

年份

  • 2篇2016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福州市儿童青少年高血压检出率及相关因素调查被引量:12
2016年
目的了解福州市儿童青少年高血压检出率情况并探讨其影响因素,为今后开展健康教育提供基础数据。方法于2014年采用整群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取福州市仓山区中等层次的3所小学、3所初中、2所高中、1所职高,每个学校各年级各随机抽取一个班,对6~17岁的1371人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与体检(血压、身高、体质量、腰围和心率)。结果福州市6~17岁儿童青少年高血压检出率为8.5%,与12~17岁男生比较,6~11岁男、女生和12~17岁女生高血压检出率较低(7.0%、8.7%和7.7%比11.5%;均P〈0.05);与正常血压组比较,6~11岁男、女生高血压组和12~17岁男生高血压组的体质量指数、腰围显著升高[(21.8±4.0)比(18.4±3.1)kg/m^2,(73.7±11.4)比(63.2±8.5)cm;(19.8±3.5)比(17.1±3.0)kg/m^2,(66.3±8.2)比(59.5±7.1)cm;(22.6±3.6)比(20.4±3.1)kg/m^2,(76.6±9.5)比(70.7±8.4)cm;均P〈0.01];在校正年龄、性别因素后,男女生在6~11岁和12~17岁体质量指数、腰围与收缩压、舒张压仍呈正相关[偏相关系数(r)分别为0.431、0.320和0.457、0.333(6~11岁男生);0.310、0.231和0.390、0.259(6~11岁女生);0.316、0.172和0.350、0.225(12~17岁男生);0.279、0.187和0.286、0.219(12~17岁女生);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腰围(异常)、体质量指数(肥胖)、主食〉3份/d、肉类〉2份/d、玩手机时间≥3.5h/周、看电视时间≥14h/周、玩电脑/平板时间≥7h/周与高血压呈正相关,蔬菜≥2份/d、水果〉3份/d、乳类≥1份/d、户外活动时间≥7h/周、步行上学时间≥3.5h/周与高血压呈负相关。结论福州市儿童青少年高血压检出率男生高于女生、青少年组高于儿童组;肥胖、腰围超标、生活方式是高血压的重要影响因素。
张晓阳徐幽琼刘小华邱凤金汪攀
关键词:儿童青少年高血压检出率
人诱挥网法与双层叠帐法监测白纹伊蚊成蚊密度效果比较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比较人诱挥网法与双层叠帐法对白纹伊蚊成蚊密度监测的效果,为登革热媒介伊蚊监测提供方法参考。方法 2015年7—11月,用人诱挥网法和双层叠帐法监测同一个小区绿化带的白纹伊蚊成蚊密度。结果人诱挥网法测得的叮咬指数平均为32.67只/(人·h),双层叠帐法测得的叮咬指数平均为13.07只/(帐·h),非参数检验两种方法的叮咬指数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8);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人诱挥网法叮咬指数和双层叠帐法叮咬指数具有统计学相关性(r=0.802,P=0.005)。结论双层叠帐法在诱蚊效率上不如人诱挥网法,同时,由于现有器械设计方面的不足使生物安全预期得不到保证,应该进一步完善双层叠帐法,并推广人诱挥网法。
黄春文林灵汪攀
关键词:白纹伊蚊密度监测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