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比较肌内注射盐酸戊乙奎醚(长托宁)与山莨菪碱(654-2)用于肾绞痛患者的镇痛效果以及不良反应。方法选择急性肾绞痛患者399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199例和对照组200例,治疗组给予肌内注射长托宁治疗,对照组给予肌内注射654-2治疗。记录两组患者用药前后不同时间点的疼痛评分,比较两种药物的镇痛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在用药后第10、15、20、30分钟时间点上疼痛缓解率明显高于对照组(33.67%比18.50%,53.77%比31.00%,61.31%比50.00%,85.43%比75.50%,χ2=11.91、21.18、8.40、6.25,均 P <0.05)。治疗组患者面红、口干及心率增快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32.66%比50.00%,39.20%比55.50%,0.00%比19.50%,χ2=12.36、10.63、43.00,均 P <0.05)。结论肌内注射长托宁治疗肾绞痛起效快,镇痛效果明显且副作用较小,临床使用价值高于654-2,值得推广。
目的探讨富含亮氨酸的重复序列蛋白(leucine-rich repeat-containing protein 31,LRRC31)在前列腺癌(prostate cancer,PCa)患者中的表达水平及对临床预后意义。方法通过在肿瘤基因图谱(the cancer genome atlas,TCGA)数据库下载并分析前列腺相关患者基因表达数据共500例,其中前列腺癌数据490例,导管及小叶肿瘤9例,囊性、黏液性及浆液性肿瘤1例。明确LRRC31在前列腺癌组织与正常前列腺组织之间的表达差异,分析LRRC31的表达与前列腺癌患者年龄、分期以及总生存时间的相关性,探讨LRRC31对于前列腺癌细胞的作用机制。结果LRRC31在前列腺癌细胞中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其在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2),LRRC31的表达在患者年龄分布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47);高表达LRRC31的前列腺癌患者的T分期明显高于低表达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发生周围淋巴结受累的前列腺癌患者的LRRC31的表达水平与未发生周围淋巴结受累的患者的LRRC31的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23);LRRC31低表达的前列腺癌患者的总生存期明显优于LRRC31高表达的前列腺癌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4)。根据基因集富集分析(gene set enrichment analysis,GSEA)结果表明,LRRC31可能通过多种细胞代谢途径及细胞通路影响前列腺癌的发生,包括谷胱甘肽代谢、Notch信号通路、苯丙氨酸代谢、RIG-I样信号通路、RNA降解、小细胞肺癌及泛素介导的蛋白水解途径。结论LRRC31基因与前列腺癌患者的不良预后相关,可以作为前列腺癌的独立危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