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碧娟
- 作品数:6 被引量:10H指数:2
- 供职机构:福建省肿瘤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卫生厅青年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调强放疗时代咽后淋巴结与鼻咽癌预后关系的研究被引量:2
- 2019年
- 目的探讨咽后淋巴结大小、侧数等参数对鼻咽癌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197例首诊、无远处转移且经过IMRT治疗的鼻咽癌,评价咽后淋巴结(RPN)及其具体参数如淋巴结侧数、大小等对鼻咽癌预后的影响。结果1197例中,1027例发生淋巴结转移,其中发生RPN有74. 0%(886/1197)。RPN是远处转移的独立预后因素(P=0. 025)。RPN侧数对远处转移(P=0. 006)和疾病进展(P=0. 001)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分析中,RPN侧数是PFS的独立预后因素(P=0. 015)。在N1期中,RPN侧数是无疾病生存及无进展生存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影响因素(P值分别为0. 045和0. 049)。同时双侧咽后淋巴结和单侧颈部淋巴结转移是远处转移和疾病进展的不良预后因素。结论 RPN及其侧数均是影响鼻咽癌预后的因素。在N1期中,同时发生双侧咽后淋巴结和颈部淋巴结转移患者的预后最差。
- 陈碧娟潘建基潘建基宗井凤郭巧娟林少俊
- 关键词:鼻咽癌咽后淋巴结调强放射治疗
- 单纯放疗及放疗联合化疗治疗老年鼻咽癌的疗效及毒副作用
- 陈碧娟罗德红许婷婷胡超苏陆嘉德孔琳
- 调强放疗对鼻咽癌患者甲状腺功能的影响被引量:8
- 2016年
- 目的探讨鼻咽癌患者调强放射治疗后早期甲状腺功能的变化情况,为甲状腺功能保护提供依据。方法收集经病理证实、排除基础甲状腺疾病且接受IMRT治疗的鼻咽癌患者。分析对比放疗前后TT3和TT4水平。结果全组患者治疗前、后TT3水平分别为1.83 IU/L、1.69 IU/L,治疗前、后TT4水平分别为124.66 IU/L、127.23 IU/L。其中150例(59.8%)治疗后TT3水平下降,变化具有统计学差异(P=0.001)。N3患者放疗后血清TT3及TT4水平均明显降低(P值分别为0.043、0.032)。结论 IMRT模式下,鼻咽癌患者放疗结束时甲状腺激素降低,N3患者尤为明显。N3患者可运用VMAT/Tomotherapy等技术降低甲状腺照射剂量,且应早期监测甲状腺激素水平,发现问题及早干预。
- 许昀陈碧娟郭巧娟宗井凤陈朱虹詹圣桦潘建基林少俊
- 关键词:鼻咽癌调强放疗甲状腺功能减退
-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动态评价唾液腺功能的初步研究
- 2017年
- 目的动态观察酸刺激前后腮腺和颌下腺MR-DWI ADC值的变化规律,探讨MR-DWI评价唾液腺功能的可行性。方法选择2011年7~8月在福建省肿瘤医院首诊的健康受试者1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在静息状态下和酸刺激后不同时间点进行唾液腺MR-DWI扫描,观察酸刺激前后不同时间点腮腺和颌下腺MR-DWI ADC值的变化规律。结果10例受试者静息状态下腮腺和颌下腺的ADC值分别为(0.95±0.06)×10^(-3)mm^2/s和(1.20±0.10)×10^(-3)mm^2/s,二者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t=6.203,P<0.001);腮腺和颌下腺在酸刺激后的第3min ADC值均升高,第6min ADC值明显下降,此后呈逐渐上升,酸刺激后15~21min达高峰平台水平,然后逐步下降至静息状态水平。结论 MR-DWI通过ADC值的量化,可动态观察到不同生理状态下唾液腺功能的变化。
- 潘才住杨凌陈碧娟肖友平李敏峰
- 关键词:唾液腺功能评价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
- 调强放疗对鼻咽癌患者甲状腺功能的影响
- 许昀陈碧娟郭巧娟林少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