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烽
- 作品数:14 被引量:24H指数:3
- 供职机构:赣州市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不同年龄段小儿脑瘫患儿进行Bobath爬行训练的康复效果研究被引量:2
- 2019年
- 目的研究不同年龄段小儿脑瘫患儿进行Bobath爬行训练的康复效果。方法抽取2017年—2018年我院收治的小儿脑瘫患儿60例为研究对象,并按不同年龄段将其设为3组:8个月~11个月者20例,设为A组;1岁~2岁者20例,设为B组;3岁~4岁者20例,设为C组。患儿均进行Bobath爬行训练,对比3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A组、B组、C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别为95%,70%和35%,组间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年龄越小的小儿脑瘫患儿进行Bobath爬行训练的康复效果越显著,应引起临床重视。
- 李烽
- 关键词:小儿脑瘫不同年龄段康复效果
- 康复辅具对脑瘫患儿治疗效果的影响
- 2020年
- 目的探讨康复辅具对脑瘫患儿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19年4月赣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64例脑瘫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康复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3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康复辅具治疗,采用粗大运动功能测试量表-88(GMFM-88)、Barthel指数量表(BI)评估两组治疗前及治疗6个月后的粗大运动发育情况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治疗前,两组GMFM-88评分、BI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两组GMFM-88评分、BI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且试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脑瘫患儿康复辅具治疗可明显提高患儿的运动能力,改善患儿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 李烽郭华云
- 关键词:脑瘫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 一种儿童运动协调障碍康复装置
- 本实用新型涉及协调障碍康复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儿童运动协调障碍康复装置,包括U型底座;固定安装在U型底座顶部的跑步机;设置在跑步机左侧的支撑横板;设置在支撑横板顶部的控制机构;以及设置在U型底座和支撑横板上的防护组件,...
- 朱振兴李烽周龙新
- 任务导向性训练结合核心肌群稳定性训练对痉挛型脑瘫患儿粗大运动功能的疗效分析被引量:8
- 2019年
- 目的探讨任务导向性训练结合核心肌群稳定性训练对痉挛型脑瘫患儿粗大运动功能的疗效。方法从2015年6月-2018年6月到我院就诊的痉挛型脑瘫患儿中选取14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儿接受任务导向性训练,观察组患儿接受任务导向性训练结合核心肌群稳定性训练,对比2组患儿粗大运动功能D区、E区评分。结果观察组患儿的粗大运动功能D区、E区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痉挛型脑瘫患儿实施任务导向性训练结合核心肌群稳定性训练,能有效改善患儿的粗大运动功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 朱振兴李烽郭华云
- 关键词:痉挛型脑瘫患儿任务导向性训练粗大运动功能
- 悬吊运动疗法对不随意运动型脑瘫的疗效观察
- 2021年
- 探究在不随意运动型脑瘫患儿中运用悬吊运动干预疗法后,得到的干预效果状况。方法:对于本医院给予治疗的不随意运动型脑瘫患儿62例给予评判,分为2组,各31例,试验组执行悬吊运动干预疗法,参照组实施基础物理治疗干预,对比患儿整体疗效。结果:试验组患儿效果有效整体计算后所得值对比参照组研究指标提升(P<0.05);试验组患儿家长相对满意人数共同占有百分比数比较参照组调查结果增加(P<0.05)。结论:为不随意运动型脑瘫患儿提供悬吊运动干预疗法之后,干预效果较优。
- 李烽
- 关键词:悬吊运动疗法不随意运动型脑瘫疗效
- “补肾填精”中药复方改善脑瘫大鼠运动发育落后的机制研究
- 2024年
- 目的:探索“补肾填精”中药复方改善脑瘫儿运动发育落后的分子机制,为临床上采用中医药治疗脑瘫患儿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处于妊娠期16 d Wistar大鼠进行腹腔注射细菌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s,LPS)模拟宫内感染,并将孕鼠置于低氧环境下(92%氮气+8%氧气)处理2 h,以此建立妊娠期大鼠宫内感染合并缺氧模型。通过动物神经行为学测试,在子代大鼠中筛选获得幼年脑瘫大鼠。脑瘫模型幼鼠和正常幼鼠分别设置治疗组和对照组,共4个组别,每组动物10只;另取10只正常幼鼠不做任何处理,作为空白对照组。按1 g·(25 mL)^(-1)ddH2O的质量体积比配制免煎颗粒药。通过灌胃给予治疗组大鼠“补肾填精”中药复方水剂,给药剂量为5 mL·kg^(-1)老鼠体重,每日1次,连续灌服15 d。分别于给药后第5 d、第10 d和第15 d对大鼠的运动能力进行观察和评估。给药15 d后将大鼠处死,大鼠眼眶采血,ELISA检测各组动物外周血中炎症因子的水平,取脑组织,对mTOR相关信号通路分子进行免疫印迹检测。结果:悬吊试验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组相比,脑瘫对照组的悬吊时间明显缩短(P<0.001);与脑瘫对照组相比,脑瘫治疗组悬吊时间明显延长(P<0.001);而正常治疗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悬吊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4)。斜坡实验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组相比,脑瘫对照组转头时间明显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与脑瘫对照组相比,脑瘫治疗组转头时间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而正常治疗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转头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63)。对各组别大鼠的体重进行监测,与空白对照组及正常对照组相比,正常治疗组体重无明显差异(P>0.05);与空白对照组相比,脑瘫治疗组体重明显减轻(P<0.001);与脑瘫对照组相比,脑瘫治疗组体重明显增加(P=0.031)。ELISA检测各组动物外周血中炎症因子的水平发现,与�
- 李烽朱振兴李志欣邵银进朱惠芳
- 关键词:脑瘫中药复方炎症损伤
- 康复辅具及家庭康复训练对小儿脑瘫的临床疗效被引量:1
- 2021年
- 目的分析康复辅具及家庭康复训练对小儿脑瘫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21年1月我院60例小儿脑瘫患儿.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的研究组(联合康复辅具及家庭康复训练),各30例.对比两组患者的GMFE各项评分情况、康复效果和生活质量评分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后GMFE各项评分情况和生活质量评分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康复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脑瘫患儿经康复辅具及家庭康复训练有助于各项活动功能的改善,促进患儿运动功能的恢复,提高患儿生活质量水平.
- 李烽
- 关键词:家庭康复训练小儿脑瘫
- 经超声引导下肉毒素注射联合悬吊训练治疗痉挛型脑瘫蹲伏步态的疗效研究
- 目的探究经超声引导下肉毒素注射联合悬吊训练治疗痉挛型脑瘫蹲伏步态的疗效分析。方法将纳人的30例痉挛型脑瘫儿童随机分为治疗组(n=15)和对照组(n=15),双组均采用儿童悬吊运动康复训练,治疗组再进行经超声引导下肉毒素注...
- 周龙新邵银进朱振兴李烽
- 关键词:肉毒素注射悬吊训练痉挛型脑瘫
- 拉链袖棉衣理疗模式在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被引量:2
- 2020年
- 目的:分析拉链袖棉衣理疗模式在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1月-2019年4月于本院接受康复治疗的4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20例。对照组采用普通棉衣理疗模式,治疗组采用拉链袖棉衣理疗模式。比较两组理疗前准备时间、累计花费时间、2 h内完成人次、对康复治疗的满意度及理疗效果。结果:治疗组理疗前准备时间(41.26±3.15)s、累计花费时间(31.23±4.38)min,均短于对照组的(149.26±5.39)s、(36.82±4.43)min(P<0.05);治疗组工作人员2 h内完成(6.46±0.57)例次,多于对照组的(5.29±0.62)例次(P<0.05)。治疗组患者对康复治疗的满意度为95.00%,高于对照组的70.00%(P<0.05)。两组理疗前后理疗效果(活动功能)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拉链袖棉衣理疗模式用于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康复治疗,可提高其理疗效率及便捷性,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满意度。
- 钟萍李志欣杨涓戴文娟李烽谢琳
- 关键词:脑卒中偏瘫康复治疗
- 核心肌群稳定性训练对痉挛型脑瘫患儿行走平衡能力的影响被引量:8
- 2016年
- 目的探讨核心肌群稳定性训练对痉挛性脑瘫患儿的行走平衡能力影响。方法选取赣州市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收治的60例痉挛性脑瘫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两组患儿均保持常规的基础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儿每天进行2次常规训练,每次30 min;观察组每日进行1次常规训练和1次核心肌群稳定性训练(每种训练持续30 min),90 d为一疗程。治疗开始前和结束后均采用Berg平衡量表评定平衡能力以及足迹分析法进行综合评定患儿行走能力。结果两组患儿治疗后平衡能力及行走能力均优于治疗前(P<0.001)。结论常规训练及核心肌群稳定性训练都能够有效地提升痉挛性脑瘫患儿的运动能力和平衡能力,但是联合使用两种训练方法能够让疗效最大化。
- 朱振兴李烽郭华云
- 关键词:痉挛性脑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