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小勇
- 作品数:6 被引量:12H指数:2
- 供职机构:江门市职业病防治所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江门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电离辐射对放射工作人员白细胞影响的Meta分析
- 2016年
- 目的运用Meta分析方法探讨电离辐射暴露对放射工作人员白细胞的影响,为加强辐射防护和保障放射工作人员健康提供依据。方法联合检索1998--2016年在《中国知网》、《万方数字化期刊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等数据库,对文献按纳入与剔除标准整理后进行Meta分析,探讨电离辐射对放射工作人员白细胞影响程度。结果电离辐射致放射工作人员白细胞异常的风险,暴露组是对照组的3.83(95%CI:3.08~4.58)倍。结论电离辐射与放射工作人员的白细胞异常率有显著相关性。
- 谭剑明文小勇叶莲青吴少鹏谭强
- 关键词:电离辐射白细胞META分析
- 2018-2020年江门市15254名噪声作业人员上岗前职业禁忌证检出情况分析被引量:1
- 2022年
- 目的 了解噪声作业人员上岗前的职业健康情况,及早发现噪声作业的职业禁忌证人员,为企业合理安排劳动者的作业岗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从本所体检中心的职业健康监护与监测信息系统中收集2018年1月1日-2020年12月31日拟从事噪声作业人员的上岗前职业健康检查资料,对纯音听阈测试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8-2020年江门市噪声岗位上岗前职业健康检查人数为15 254人,检出职业禁忌证1 898人,职业禁忌证检出率为12.44%。不同年龄段的职业禁忌证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6.982,P<0.05),且随年龄的增加职业禁忌证检出率呈上升趋势。男性的职业禁忌证检出率明显高于女性(14.31%VS 6.17%,P<0.05)。噪声作业的职业禁忌证分类以双耳高频平均听阈≥40 dB为主,占83.19%。结论 噪声岗位上岗前的职业禁忌证检出率高,应加强噪声作业人员上岗前的职业健康检查,提高个人防护意识。开展噪声作业人员上岗前职业健康检查对及早发现职业禁忌证,预防职业性噪声聋的发生,保护劳动者职业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 梁丽红文小勇黄福永
- 关键词:噪声上岗前职业禁忌证
- 介入放射工作人员接触辐射剂量对健康效应影响的研究被引量:4
- 2017年
- 随着介入辐射在医学领域的日益广泛应用和放射防护技术的不断发展,长期暴露于低剂量辐射环境对于介入放射工作人员健康的造成严重威胁[1]。本研究选择2013年1月至2014年2月在江门市县级以上医疗单位中,从事介入放射学检查、诊断以及治疗的200例医护工作人员作为研究对象,比较不同年接触剂量研究对象的中性粒细胞以及白细胞变化情况,现报告如下。
- 文小勇梁丽红谭剑明
- 关键词:介入放射工作人员医护工作人员放射学检查白细胞变化防护技术
- 数字化摄影胸片在职业性体检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4
- 2019年
- 目的探讨数字化(DR)摄影胸片在职业性体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15年1月-2016年4月在本所进行职业性体检数字化胸片异常(包括肺纹理改变、肺结核影、小阴影病变影和可疑尘肺病)的粉尘作业人员中,随机选取80例病例作为研究对象,统计2种摄片方式(高仟伏X射线胸部摄影与DR胸部摄影)的病变发现率,摄片质量和工作效率。结果高仟伏X射线胸部摄影与DR胸部摄影相比,DR胸部摄影检出阳性结果(χ2=84.69,P<0.001)、摄片质量差异(χ2=39.48,P<0.001)和工作效率差异(t=7.63,P<0.01)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职业性体检DR胸片摄影具有较高病灶发现率,胸片质量高,工作效率高,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文小勇梁丽红刘为华左章安
- 关键词:高仟伏胸片职业性体检
- 2006—2020年江门市新报告职业性尘肺病发病特征和变化趋势被引量:2
- 2023年
- 目的分析江门市2006—2020年新报告职业性尘肺病发病特征和变化趋势,为制定本市职业性尘肺病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职业病与职业卫生信息监测系统”收集、整理江门市2006—2020年职业性尘肺病报告卡资料,对其流行病学特征和变化趋势进行分析。结果江门市2006—2020年新报告职业性尘肺病185例,以壹期尘肺病为主(107例,占57.84%),新报告职业性尘肺病呈现波浪式先上升后平稳下降的趋势,2020年恢复至2014年同等水平。病种以矽肺为主(128例,占69.19%)、陶工尘肺(21例,占11.35%)和其他尘肺(20例,占10.81%)为辅。新报告病例以男性为主(181例,占97.84%),发病年龄为(45.24±8.61)岁,不同期别尘肺的平均发病年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51,P<0.05),发病年龄呈随年份的增加而增加的趋势(R2=0.032;F=6.12,P<0.05;t=2.47,P<0.05)。尘肺发病接尘工龄M(P25~P75)为7.08(4.29~12.04)年,接尘工龄不足5年的新发尘肺病占比从2016年起逐年大幅下降,到2019年未发现接尘工龄不足5年的新发尘肺病。尘肺病新发病例分布于全市3区4市,以开平市和鹤山市为主(共105例,占56.76%);企业分布集中在中、小型企业(共160例,占86.49%),私有经济类型企业(156例,占84.32%);非金属矿物制品业(111例,占60.00%)。26.56%的企业(17/64)发生2例及以上的尘肺病,病例数最多的1家企业合计出现46例新报告职业性尘肺病。结论江门市2006—2020年新报告职业性尘肺病以矽肺为主,具有一定的企业、人群聚集性特征。建议继续做好尘肺病的防治工作,特别是加强对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中小型企业,私有经济类型企业的尘肺病防治。
- 梁丽红黄福永谭剑明文小勇叶莲青
- 关键词:发病特征
- 472例电焊作业工人职业健康状况调查分析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了解电焊作业工人的职业健康状况,为更好地制定职业健康防护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从江门市职业病防治所体检中心的职业健康监护与监测信息系统中收集2020年472例电焊作业工人在岗期间的职业健康检查资料,472例电焊作业工人作为接触组,根据性别及年龄1∶1配对,选择472例办公室人员(无接触有毒有害作业)作为对照组,通过职业健康检查比较两组人员的健康状况。结果472例电焊作业工人均未检出疑似职业病病例;接触组人群肺通气功能减退率(29.7%)高于对照组(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0.61,P<0.05);接触组人群心电图异常率(15.3%)高于对照组(1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499,P<0.05);接触组人群眼晶状体混浊率(10.8%)高于对照组(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027,P<0.05);接触组人群眼晶状体混浊部位以后囊为主,形态以点状为主。结论江门市电焊作业工人的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在关注电焊作业对电焊作业工人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影响的同时,更应重视对眼晶状体的损害,应采取综合性防护措施,切实保护电焊作业工人的职业健康。
- 梁丽红文小勇梁小琪
- 关键词:电焊作业眼晶状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