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戴南

作品数:8 被引量:93H指数:6
供职机构:昆明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4篇抑郁
  • 3篇应激
  • 3篇症状
  • 3篇乳腺
  • 3篇乳腺癌
  • 3篇社会心理因素
  • 3篇腺癌
  • 2篇蛋白
  • 2篇蛋白因子
  • 2篇血清
  • 2篇阴性
  • 2篇阴性症状
  • 2篇首发
  • 2篇首发精神分裂...
  • 2篇精神分裂症
  • 2篇教学
  • 2篇分裂症
  • 1篇兴奋症状
  • 1篇学法
  • 1篇血清蛋白

机构

  • 5篇昆明医科大学
  • 3篇昆明医学院第...
  • 2篇苏州市广济医...
  • 1篇云南省肿瘤医...

作者

  • 8篇戴南
  • 3篇许秀峰
  • 2篇李明
  • 2篇陈鹏
  • 2篇曾勇
  • 2篇熊鹏
  • 2篇刘芳
  • 1篇赖爱云
  • 1篇程宇琪
  • 1篇邹天宁
  • 1篇冯大莺
  • 1篇陈文林
  • 1篇王建逵
  • 1篇徐健
  • 1篇徐飞
  • 1篇王兴强
  • 1篇王维

传媒

  • 2篇临床肿瘤学杂...
  • 1篇四川精神卫生
  • 1篇中华行为医学...
  • 1篇中国继续医学...
  • 1篇昆明医科大学...

年份

  • 1篇2017
  • 3篇2016
  • 1篇2008
  • 1篇2007
  • 2篇2006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以案例为基础的PBL与TBL整合教学法在药理学教学的应用被引量:14
2016年
目的研究以案例为基础PBL与TBL整合教学法在药理学教学中的应用并评价其效果.方法药物制剂专业92名学生为对照组,药学专业184名学生为实验组,教学效果采用理论考试和学生反馈相结合的综合评估.结果实验组学生药理学平均成绩(73.68±9.40)分明显高于对照组(67.34±7.18)分,实验组学生反馈(问卷调查)明显好于对照组.结论相较传统教学法,整合教学法能显著提高学生药理学理论考试成绩和学生的学习兴趣.
戴南王鹏何波周轶平徐湘婷陈鹏沈志强
关键词:PBLTBL药理学教学法
社会心理因素、5-HTTLPR多态性与乳腺癌抑郁共病的相关研究
目的: 研究结果社会心理因素,5-羟色胺转运体基因启动子区多态性(5-HTTLR)与乳腺癌患者抑郁障碍发生,抑郁症状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探讨在应激状态(患有乳腺癌)下,5-HTTLPR基因多态性与抑郁障碍发生、抑...
戴南
关键词:乳腺癌应激抑郁社会心理因素
文献传递
以阳性、阴性症状为主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蛋白因子水平与PANSS评分的相关性被引量:25
2016年
目的探讨以阳性、阴性症状为主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钙结合蛋白S100β(S100β)、神经营养因子-3(NT-3)三种蛋白因子的浓度水平差异以及与其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中阳性症状、阴性症状、认知、兴奋及抑郁情绪评分之间的相关性。方法以2014年1月-2015年11月于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精神科门诊及住院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为患者组,选取同期来自本院体检中心的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技术(ELISA)测定44例以阳性症状为主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阳性组)、38例以阴性症状为主的首发精神分裂患者(阴性组)和78名健康对照者(对照组)血清中蛋白因子IL-6、S100β、NT-3的浓度,通过PANSS对患者组和对照组的阳性症状、阴性症状、认知功能、兴奋症状及抑郁情绪进行定量评估。结果 1三组血清IL-6浓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1.34,P<0.01),两两比较,对照组IL-6浓度低于阳性组和阴性组,阳性组低于阴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2三组S100β浓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9.19,P<0.05),两两比较,阳性组、阴性组的S100β浓度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两患者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三组NT-3浓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0.45,P<0.05),两两比较,阳性组、阴性组NT-3浓度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两患者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阳性组血清NT-3浓度与兴奋评分呈正相关(r=0.38,P<0.05)。结论以阴性症状为主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神经炎症反应较以阳性症状为主的患者更强烈,以阳性症状为主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异常兴奋可能与其细胞营养不足有关,以阳性症状为主的首发精神分裂症的病理机制可能与以阴性症状为主的首发精神分裂症不尽相同。
戴南陈鹏曾勇熊鹏刘芳李明郅晋升储睿节会锦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兴奋症状抑郁情绪
癌症抑郁共病的研究进展被引量:7
2007年
戴南许秀峰
关键词:癌症
社会心理因素、5-HTTLPR多态性与乳腺癌抑郁共病的相关
目的:研究社会心理因素、5-羟色胺转运体基因启动子区多态性(5-HTTLPR)与乳腺癌患者抑郁障碍发生、抑郁症状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探讨在应激状态(患有乳腺癌)下,5-HTTLPR基因多态性与抑郁障碍发生、抑郁症状严重程度...
戴南许秀峰
关键词:乳腺癌应激抑郁社会心理因素
文献传递
社会心理因素、5-HTTLPR多态性与乳腺癌患者抑郁症状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7
2008年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5-羟色胺转运体基因启动子区多态性(5-HTTLPR)、社会心理因素与抑郁症状发生及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对115例乳腺癌患者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其抑郁症状,生活事件量表(LES)、应对方式问卷、社会支持量表评价其社会心理特征。运用PCR检测115例乳腺癌患者及51例正常对照女性的5-HTTLPR基因多态性。结果:(1)115例乳腺癌患者中合并抑郁症为31例,占27%。(2)115例乳腺癌患者中5-HTTLPR三种基因型HAMD总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00)。(3)经多元逐步回归分析,5-HTTLPR基因多态性、家庭成员关系、社会支持总分影响乳腺癌患者HAMD总分。结论:5-HTTLPR基因多态性、家庭成员关系和社会支持总分是乳腺癌患者产生抑郁症状及抑郁严重程度的影响因素。
戴南许秀峰邹天宁陈文林王建逵
关键词:乳腺癌应激抑郁社会心理因素
以阳性和阴性症状为主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蛋白因子与认知功能的相关分析被引量:26
2017年
目的探讨以阳性或阴性症状为主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蛋白因子浓度与认知功能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技术(ELISA)分别对4J4例以阳性为主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阳性组)、36例以阴性症状为主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阴性组)和50名正常对照者(对照组)的血清中的神经营养因子-3(neurotrophin-3,NT-3)、白细胞介素-6(inter]eukin-6,IL-6)和钙结合蛋白(calcium binding protein,S10013)进行检测,应用认知功能成套测验共识版(MCCB)进行认知功能评估。结果阴性组和阳性组NT-3浓度低于对照组[(118.39±37.50)ng/L,(112.55±32.29)ug/L,(141.18±29.67)ng/L](P〈0.01),阴性组和阳性组IL-6、S10013浓度均高于对照组[(5.74±1.00)ng/L,(5.07±1.17)ng/L,(4.23±0.91)ng/L],[(132.98±46.71)ng/L,(124.99±43.14)ng/L,(103.63±31.57)ng/L](P〈0.01)。阴性组IL-6浓度高于阳性组[(5.74±1.00)ng/L,(5.07±1.17)ng/L](P〈0.05)。阴性组和阳性组MCCB检测中TMT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阴性组和阳性组BACSSC、HVLT-R、WMS-ⅢSS、NAB、BVMT-R、CF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阴性组和阳性组上述评分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阳性组血清IL-6浓度与一般症状评分呈正相关CP〈0.05),血清NT-3浓度与其一般症状评分和PANSS总分呈正相关(P〈0.05),血清蛋白NT3和IL-6浓度与BVMT-R评分呈正相关(P〈0.05)。结论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部分认知功能障碍与血清蛋白因子浓度存在一定联系,以阳性症状为主和以阴性症状为主的首发精神分裂症可能存在不同的病理机制基础。
戴南陈鹏曾勇李明熊鹏徐飞刘芳节会锦储睿郅晋升
关键词:首发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阳性症状
三种教学法在我国内科临床教学中教学效果比较的网络Meta分析被引量:17
2016年
目的 研究旨在比较我国内科临床教学中PBL、CBL和LBL3种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方法 采用网络Meta分析思路,检索了PubMed、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和CBM数据库中关于3种教学模式运用于临床教学的研究成果,按照Cochrane循证工作原则进行数据整理和系统评价。结果 共检索获得了文献96篇,筛选后纳入研究24项研究(涉及1 996名医学生,8个内科学科室),文献Jadad为2-4分,收敛性良好,非一致性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BL和PBL教学法在提高医学生理论成绩、实践操作能力、病历书写能力方面均优于LBL教学法,而且CBL教学法的学生满意度高于LBL教学法;理论成绩和实践操作能力的排序概率分析发现,CBL教学组〉PBL教学组〉LBL教学组,但CBL教学组与PBL教学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BL和PBL教学法在我国内科临床教学中效果优于传统LBL教学法,CBL教学法与PBL教学法的教学效果仍需要更多证据支持和大样本头对头研究加以证实。
王兴强程宇琪王维戴南冯大莺赖爱云徐健
关键词:CBL临床教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