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旎

作品数:9 被引量:40H指数:2
供职机构: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庆市医学科研计划项目重庆市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 2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篇手术
  • 2篇细胞
  • 2篇疗效
  • 2篇脉络膜
  • 2篇脉络膜骨瘤
  • 2篇骨瘤
  • 1篇单抗
  • 1篇单用
  • 1篇短波长
  • 1篇学位
  • 1篇学位研究生
  • 1篇研究生培养
  • 1篇研究生培养模...
  • 1篇眼底
  • 1篇眼底特征
  • 1篇眼科
  • 1篇眼科学
  • 1篇羊膜
  • 1篇医学专业学位
  • 1篇翼状胬肉

机构

  • 9篇重庆医科大学...

作者

  • 9篇张旎
  • 4篇彭惠
  • 2篇潘雪
  • 2篇张彦来
  • 2篇雷博
  • 1篇周善璧
  • 1篇李鸿
  • 1篇王晓璇
  • 1篇杜利平
  • 1篇李欣
  • 1篇张黎
  • 1篇向艳芳

传媒

  • 2篇中国眼底病论...
  • 1篇眼科新进展
  • 1篇中国实用眼科...
  • 1篇中华内分泌外...
  • 1篇中华医学教育...
  • 1篇中国继续医学...

年份

  • 1篇2024
  • 3篇2020
  • 1篇2016
  • 1篇2013
  • 2篇2010
  • 1篇2009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晶状体或人工晶体脱入玻璃体腔的手术治疗
<正>目的:探讨晶体或人工晶体脫位入玻璃体腔的处理方法和技巧。方法:钝挫伤后晶体脱位8眼,白内障手术中或术后晶体或人工晶体脱位10眼。均采用23G睫状体扁平部三切口闭合式玻璃体切除方式。术中注入全氟化碳液体0.5~4ml...
彭惠张彦来杜利平张旎向艳芳王晓璇
关键词:人工晶体玻璃体腔晶状体手术治疗
文献传递
Ⅲ型急性共同性内斜视的发病机制及治疗研究进展
2024年
Ⅲ型急性共同性内斜视多发生于青春期后的近视患者中。这种类型的斜视具体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可能与近视、集合-发散失衡、过度调节、内隐斜的失代偿、异常的解剖结构及视觉中枢功能异常有关,目前的主要治疗方法包括手术、注射肉毒素、配戴三棱镜、视功能训练,本文主要就Ⅲ型急性共同性内斜视的发病机制和治疗进展展开综述。
谢昊彭惠张旎
关键词:近视复视视觉中枢
眼科学临床课程备课的要点及思考被引量:1
2020年
眼科学是临床医学生的重要专业课程之一,目前临床医学生对该课程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不高,课堂专注力也差,这对眼科学临床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提高临床眼科学教学质量,眼科学临床教师在教学备课中可以利用"换位思考""逐利思维""案例故事"等方式,并结合多媒体等教学工具将课堂重难点简单化、形象化、趣味化,提高临床医学生对眼科学的学习热情及积极性,从而提高眼科学课堂的教学效果和质量。
张旎潘雪
关键词:眼科学临床教学
脉络膜骨瘤的眼底特征及临床分期
彭惠张旎雷博
脉络膜骨瘤患者短波长视锥细胞系统的功能最先丧失
雷博张旎彭惠
两种不同手术方式治疗翼状胬肉的疗效分析被引量:24
2016年
目的探讨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及保存羊膜移植术治疗翼状胬肉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9月至2014年12月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眼科诊断为翼状胬肉并行手术治疗的患者共计93例(93只眼)。按照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A、B两组,进行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的病例为A组50例(50只眼),采取翼状胬肉切除联合保存羊膜移植术的病例为B组43例(43只眼)。术后随访12月,观察并记录A、B两组术后至少2周角膜上皮愈合情况及术眼1年内翼状胬肉复发情况。结果A组术后角膜创面修复时间为(6.74±1.89)d,B组时间为(12.23±5.03)d,A组角膜上皮修复时间短于B组;术后1年内,A组有2例(2只眼)复发,复发率为4% (2/50)。B组有8例(8只眼)复发,复发率为18.6% (8/43),A组复发率低于B组,两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治疗翼状胬肉方面,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与保存羊膜移术均可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但前者更有利于促进角膜创面修复、减少胬肉复发,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林天兰周善璧李鸿张旎
关键词:翼状胬肉角膜缘干细胞保存羊膜
糖尿病患者瞳孔功能异常的研究现状被引量:2
2020年
糖尿病患者瞳孔功能异常是糖尿病患者自主神经系统损害的临床表现,其异常严重影响了糖尿病患者眼底疾病的检查及治疗,目前临床针对该病变的应对措施非常有限。本文对糖尿病患者瞳孔功能异常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及应对措施进行综述。
张旎潘雪
关键词:糖尿病
比较雷珠单抗单用和联合PDT治疗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临床疗效
张旎penghui
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探索被引量:13
2020年
硕士研究生综合素质与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对个人、医院和社会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但近年来,我国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具体培养办法和质量检验尚未形成综合性评价标准,硕士研究生综合素质存在诸多不足,主要原因是:(1)学生自身动力不足;(2)导师培养制度的不完善;(3)研究生培养模式老化,制度不健全。因此,应采取与社会接轨,帮助学生做切合实际的规划,多开展创新实践比赛,合理安排个性化学习课程,组建“多导师模式”下的导师团队并设立监督职位,重视人文素质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医患矛盾等措施以加强硕士研究生综合素质与实践创新能力。
郑雨蒙李欣周文轲邬涵韵张彦来张旎张黎
关键词: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研究生培养模式人文素质教育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