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廷娟
- 作品数:22 被引量:60H指数:4
- 供职机构:河南中医药大学药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不同地黄种质资源的抗逆性研究被引量:2
- 2021年
- 通过测定10个地黄种质资源的相对电导率、脯氨酸、可溶性糖和丙二醛的含量,比较分析不同地黄种质资源的抗逆性,为选择优良地黄种质资源提供依据。结果表明,这4个抗逆指标在10个地黄种质资源间差异显著,83-抚育的电导率显著低于其他种质;金九、怀丰、83-抚育和85-5的脯氨酸含量显著低于其他种质;金九的可溶性糖含量最高,野生的最低;金九和怀丰的丙二醛含量最低。经过隶属函数值综合评价后得出10个地黄种质资源的综合抗逆性从高到低依次为金九>小黑英=狮子头>红薯王>沁怀一号>怀丰>9302>83-抚育>野生>85-5。结合光合速率研究结果,金九、狮子头、红薯王和小黑英可作为优良种质资源推广种植或进行进一步评价。
- 吴廷娟田梦平罗晓铮谢小龙
- 关键词:地黄种质资源抗逆性脯氨酸丙二醛可溶性糖
- 土壤生物的食物来源研究进展
- 2016年
- 土壤生物作为地下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陆地生态系统功能具有重要影响。目前关于土壤生物的食物主要来源于植物凋落物还是根系,不同的研究得出的结论不一致。因此,针对国内外有关土壤生物食物来源的研究进展,探讨土壤生物的主要食物来源,并为进一步研究土壤动物的食物来源提出一些建议。
- 吴廷娟
- 关键词:植物土壤生物食物来源凋落物根系
- 地黄对土壤动物数量和群落结构的影响被引量:4
- 2017年
- 为研究地黄对土壤小型动物数量和群落结构的影响,本试验通过在地黄种植田采用人为移除地黄凋落物、添加地黄凋落物和移除地黄根系等处理,定期调查了土壤小型动物的数量变化以及其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去除根系使土壤螨类的数量减少26.9%,对跳虫和线虫的数量没有影响;添加凋落物导致螨类和跳虫的数量分别增加73.0%和121.9%;去除凋落物对土壤动物的数量没有影响。螨类和跳虫的数量在9月份和10月份较其他月份多,而线虫的数量在5月份的数量高于其他月份。线性相关分析表明,土壤螨类的数量随着土壤pH值的增加而降低。综上可知,地黄根系对土壤动物的影响大于地上凋落物,且主要通过改变土壤环境起作用。同时,由于不同土壤动物种类对添加凋落物和去除根系响应不同,从而使土壤动物的群落结构也发生了改变。本研究结果为解决地黄连作障碍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
- 吴廷娟谢小龙董诚明
- 关键词:地黄土壤动物凋落物连作障碍
- 地黄根腐病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其防治被引量:7
- 2021年
- 选取北京三号和金状元2个地黄品种的发病块根,经表面灭菌后切成小块,置于PDA培养基上分离和纯化致病菌;将纯化后的真菌进行形态及显微鉴定,再进行致病性检测及分子生物学方法确定致病菌的种类;最后对3种常用杀菌剂甲霜·霉灵、代森锰锌、肟菌·戊唑醇的抑菌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从北京三号和金状元中分别分离出5个致病菌株;经过致病性试验发现,北京三号3个菌株为致病菌株,金状元中2个菌株为致病菌株;选择2个优势致病菌作为试验菌,发现3种杀菌剂的抑菌效果表现为250~500 mg/L肟菌·戊唑醇>2000 mg/L代森锰锌>3333 mg/L甲霜·霉灵。利用组织分离法获得的菌株,通过致病性测定确定致病菌后,经形态学鉴定和基因序列分析确定致病菌为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和腐皮镰刀菌(F.solani)以及黑曲霉菌(Aspergillus niger);在3种杀菌剂中,以浓度为250~500 mg/L的肟菌·戊唑醇的抑菌效果最好,但应结合田间施用效果才能确定是否能大面积推广使用。本试验结果可为地黄根腐病的田间防治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 吴廷娟杜权王玉星谢小龙
- 关键词:地黄根腐病致病性测定病原菌分离鉴定
- 地黄连作障碍物质进入土壤途径的研究
- 连作障碍是限制地黄大面积连续种植和产品品质的重要原因,但是关于造成地黄连作障碍物质进入土壤的途径目前还不是很清楚.本实验在野外地黄种植田,通过人为移除、添加凋落物和移除根系来观察连作障碍物质进入土壤的途径.通过观察土壤螨...
- 吴廷娟
- 关键词:地黄连作障碍根系特征
- 花的组成与形态实验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与实践
- 2024年
- 以花的组成与形态实验为例,探讨如何从教学目标、重点难点、学情分析与教学预测、教学策略与方法、教学内容、教学测量与评价、教学反思等方面进行合理的教学设计,充分挖掘课程蕴含的思政元素并有效实施,以达成药用植物学实验教学的课程思政培养目标。
- 裴莉昕纪宝玉吴廷娟
- 关键词:药用植物学教学设计
- 不同地黄种质资源光合日动态特性的比较被引量:4
- 2020年
- 以10个地黄品种为试材,采用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仪,于06:00-18:00每隔2 h测定1次地黄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和胞间CO2浓度(Ci),研究了10个地黄品种的光合日动态特性,以期为优选地黄种质资源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10个地黄品种的净光合速率的日动态变化均表现出明显的"午休"现象,但不同品种在高峰和低谷值及该值出现时间上存在差异。10个地黄品种的Ci、Gs和Tr的日动态表现出不同变化趋势。10个地黄品种的Pn与Ci(除"小黑英"外)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关系,与PAR和Tr(除"9302"外)分别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关系。综合分析表明10个地黄品种中的"金九""红薯王""小黑英"净光合速率较高,可以作为优质种源做进一步筛选或推广,而"83抚育""9302"净光合速率较低,不建议推广种植。
- 吴廷娟田梦平董诚明谢小龙
- 关键词:地黄种质资源光合作用
- 一种干湿两用旋转可调式土壤动物分离器
- 一种干湿两用旋转可调式土壤动物分离器,底座上装有支杆,支杆外周面上设有螺纹,支杆上从下到上依次经螺纹装有收集架、漏斗架和灯泡架,构成旋转可调结构,收集架上均布置有多个收集瓶,漏斗架上均布开有多个通孔,通孔内均卡装有漏斗,...
- 吴廷娟谢小龙罗晓铮
- 不同地黄品种根际土壤真菌群落结构研究被引量:4
- 2021年
- [目的]通过研究不同地黄品种根际土壤真菌的群落结构,以明确不同地黄品种的根际土壤中真菌的群落结构和组成是否具有差异,为优选抗病性地黄品种提供数据支撑。[方法]通过采用传统的平板培养和分离方法,将吨王、北京3号、沁怀、金九、金状元、狮子头6个地黄品种土壤中的真菌先进行纯培养分离、鉴定和计数,然后提取初步分离得到的真菌菌株的DNA,采用基于ITS序列的一代测序技术,通过ITS序列扩增、测序比对,进一步鉴定真菌的种类,并进行聚类分析,分析真菌的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结果]从6个地黄品种的根际土壤中共分离出34株真菌,分别通过形态、显微鉴定以及序列分析,最终归属于13属27种,主要属于青霉属、毛霉属、曲霉属、根霉属、酵母属、枝孢属、链格孢属等。其中沁怀中分离出来的真菌属于4属,狮子头3属,金九3属,金状元4属,吨王和北京3号均为5属。[结论]不同地黄品种根际土壤中真菌的群落结构具有一定差异,地黄根系对其根际土壤中的真菌数量、组成和种类具有一定的塑造性。
- 吴廷娟杜权谢小龙
- 关键词:群落结构真菌地黄根际土壤土壤微生物
- 一种硅胶颗粒垫干燥植物标本的方法
- 本发明涉及硅胶颗粒垫干燥植物标本的方法,有效解决植物标本在压制过程中的传统装置携带困难以及应用范围窄、瓦楞纸透气性差、标本不宜干且干燥不均匀、易变色、干燥时间长的问题,在平台上平铺与硅胶颗粒垫一致的2‑3层吸水纸,构成下...
- 刘孟奇王小巧吴廷娟叶晶蕊冯一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