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芳

作品数:3 被引量:14H指数:3
供职机构:呼和浩特市第一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多巴
  • 1篇多巴胺
  • 1篇多巴胺治疗
  • 1篇心力衰竭
  • 1篇心脏
  • 1篇心脏病
  • 1篇源性
  • 1篇支气管
  • 1篇支气管哮喘
  • 1篇衰竭
  • 1篇替卡松
  • 1篇气管
  • 1篇重叠综合征
  • 1篇综合征
  • 1篇阻塞性
  • 1篇阻塞性肺疾病
  • 1篇细菌性
  • 1篇细菌性肺炎
  • 1篇硝普钠
  • 1篇哮喘

机构

  • 3篇呼和浩特市第...

作者

  • 3篇李芳
  • 2篇赵东东
  • 1篇郝双喜
  • 1篇马生华

传媒

  • 1篇中国实用医药
  • 1篇中国现代药物...
  • 1篇南昌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21
  • 2篇2016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硝普钠联合小剂量多巴胺治疗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76例疗效观察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观察硝普钠联合小剂量多巴胺治疗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 99例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患者,依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76例)和对照组(23例),两组均给予小剂量多巴胺治疗,观察组加用硝普钠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肺动脉压、右心室内径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11%(70/7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9.57%(16/23),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肺动脉压和右心室内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硝普钠联合小剂量多巴胺治疗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可显著提高患者心功能,改善患者临床体征和症状,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和推广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李芳赵东东
关键词: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多巴胺硝普钠小剂量
sTREM-1、WBC/LYM、IL-10在肺部细菌、支原体感染鉴别与病情评估中的价值被引量:4
2021年
目的探讨可溶性髓细胞表达触发受体1(sTREM-1)、白细胞计数与淋巴细胞绝对值比值(WBC/LYM)、白介素-10(IL-10)在肺部细菌、支原体感染鉴别与病情评估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2018年5月至2020年5月呼和浩特市第一医院收治的细菌性肺炎患者(细菌组)、支原体肺炎患者(支原体组)、同期健康体检者(对照组)各91例。比较3组及不同病情程度患者sTREM-1、WBC/LYM、IL-10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及ROC下面积(AUC)分析sTREM-1、WBC/LYM、IL-10鉴别支原体、细菌的效能,采用Spearman分析sTREM-1、WBC/LYM、IL-10与病情程度的相关性,并采用偏相关性分析sTREM-1、WBC/LYM、IL-10与病情程度的关系。结果细菌组sTREM-1、WBC/LYM高于对照组,支原体组WBC/LYM高于对照组,IL-10低于对照组,细菌组sTREM-1、WBC/LYM、IL-10均高于支原体组(均P<0.05);sTREM-1鉴别的AUC为0.792,WBC/LYM鉴别的AUC为0.730,IL-10鉴别的AUC为0.758,其中IL-10鉴别敏感度最高(91.21%)、sTREM-1鉴别特异度最高(92.31%);细菌性肺炎患者中sTREM-1、WBC/LYM随着病情程度加重而升高,支原体肺炎患者中WBC/LYM随着病情程度加重而升高,IL-10随着病情程度加重而降低(均P<0.05);sTREM-1(r=0.771,P<0.001)、WBC/LYM(r=0.790,P<0.001)均与细菌性肺炎患者的病情程度呈正相关;WBC/LYM与支原体肺炎患者的病情程度呈正相关(r=0.814,P<0.001),IL-10与支原体肺炎患者病情程度呈负相关(r=-0.922,P<0.001);sTREM-1、WBC/LYM与细菌性肺炎患者PSI评分相关,WBC/LYM、IL-10与支原体肺炎患者PSI评分相关(均P<0.05)。结论sTREM-1、WBC/LYM、IL-10可早期鉴别诊断肺部感染病原菌类型,且与病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可用于评估患者病情。
李芳马生华郝双喜王亚楠
关键词:细菌性肺炎白介素-10
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重叠综合征56例临床治疗体会被引量:7
2016年
目的分析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重叠综合征(ACOS)的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 56例ACOS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29例)和对照组(27例)。对照组给予布地奈德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氟替卡松治疗,比较两组呼吸前1秒用力呼气量(FEV1)、用力呼气量占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FVC)、FEV1预测值、病情发作次数、发作间隔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观察组FEV1、FEV1/FVC、FEV1%预测值分别为(1.40±0.30)%、(66.48±11.70)、(62.10±1.30)%,高于对照组的(1.08±0.34)%、(59.30±11.72)、(51.47±1.3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观察组病情发作次数为(4.25±1.21)次/4个月,疾病发作间隔时间为(35.15±3.67)d,优于对照组的(6.89±2.00)次/4个月、(31.59±5.06)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1例出现声嘶,1例出现喉部干燥,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90%(2/29),对照组1例出现出现声嘶,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70%(1/27);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布地奈德联合氟替卡松治疗ACOS效果良好,可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肺功能,值得推广应用。
李芳赵东东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哮喘重叠综合征氟替卡松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