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雅静
- 作品数:7 被引量:30H指数:3
- 供职机构:郑州市第六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郑州市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检测结果及药敏分析被引量:11
- 2019年
- 目的了解生殖道支原体阳性者情况及药敏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用支原体培养及药敏试剂盒对本院2013年1月-2016年12月接诊的1 908例非淋菌性尿道(宫颈)炎(nongonococalurethriti,NGU)疑似症状患者的尿道及宫颈分泌物进行支原体培养、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 1 208例(63.31%)支原体阳性,其中解脲脲原体(UU)375例(19.65%),人型支原体(MH)54例(2.83%),MH+UU阳性779例(40.83%),其中女性支原体阳性率(68.87%)明显高于男性(54.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MH+UU阳性者中HIV阳性18例。UU阳性者对美满霉素及强力霉素敏感率均为94.67%,耐药率最高的是环丙沙星(61.33%);MH阳性者对强力霉素敏感率为90.74%,耐药率最高的是罗红霉素(61.11%);UU+MH阳性者对美满霉素敏感率为71.63%,耐药率最高的是罗红霉素(86.26%);HIV感染的患者中UU+MH阳性者对环丙沙星、罗红霉素、氧氟沙星、阿奇霉素、克拉霉素耐药率较高。UU,MH,UU+MH对强力霉素、美满霉素较敏感。结论生殖道支原体阳性者以UU+MH为主,强力霉素、美满霉素为其敏感药物。
- 许华青田分付津平刘晓璐胡艳阁邵雅静孙锡喜
- 关键词:支原体属HIV感染
- 梅毒妊娠期患者抗梅毒治疗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74例观察被引量:4
- 2017年
- 目的:观察梅毒妊娠期患者抗梅毒治疗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取住院治疗的梅毒妊娠期患者74例,将其中接受规范抗梅毒治疗的48例患者作为治疗组,另因各种主客观原因未能接受抗梅毒治疗的26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妊娠结局、新生儿预后和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1)治疗组发生早产、流产、死胎等不良妊娠结局(8.3%)显著低于对照组(46.2%),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组新生儿存活率(100%)显著高于对照组(84.6%),而新生儿RPR阳性率、TPPA阳性率和先天梅毒患儿发生率(35.4%、54.2%和4.2%)显著低于对照组(100.0%、100.0%和22.7%),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组未出现严重的不良事件。结论:梅毒妊娠期患者进行抗梅毒治疗可显著降低不良妊娠结局和新生儿的RPR阳性率、TPPA阳性率及先天梅毒的发生率,提高新生儿存活率,且安全性较好。
- 许华青田分刘晓璐胡艳阁邵雅静孙锡喜
- 关键词:梅毒新生儿预后
- 清肺健脾方治疗中重度痤疮瘢痕临床研究被引量:2
- 2022年
- 目的:观察清肺健脾方治疗中重度痤疮瘢痕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痤疮患者12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用清肺健脾方治疗,疗程6周。比较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皮损积分、痤疮继发瘢痕权重评分(ECCA)、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DLQI)及血清白细胞介素-1(IL-1)、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比较2组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67%,高于对照组7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中医证候积分、皮损积分、ECCA及DLQI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且观察组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血清IL-1、IL-6、TNF-α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炎症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肺健脾方治疗中重度痤疮瘢痕临床疗效显著,能够减轻皮损和痤疮瘢痕形成,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改善血清IL-1、IL-6、TNF-α水平有关。
- 胡艳阁田分房凤霞邵雅静王丽
- 关键词:痤疮瘢痕白细胞介素-1
- 梅毒妊娠期患者抗梅毒治疗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分析
- 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感染引起的一种常见的性传播疾病,早期的临床表现以皮肤黏膜损害为主,晚期可侵袭多个重要器官甚至导致死亡,该病可通过胎盘传染,因此患有梅毒的孕妇极易将病毒传染给新生儿,导致早产、流产、死胎或者娩出先天梅毒患...
- 刘巧玲孙彦芳许华青邵雅静孙锡喜
- 关键词:妊娠期梅毒抗病毒治疗安全性
- 光动力疗法联合手术治疗皮肤基底细胞癌的疗效及安全性被引量:12
- 2020年
- 目的探究光动力疗法(PDT)联合手术治疗皮肤基底细胞癌(BCC)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0例BCC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采用外科手术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PDT进行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免疫指标、美容效果及疗效。结果观察组复发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3.33%vs 26.67%,6.67%vs 30.00%),P<0.05;观察组美容效果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0.00%vs 63.33%),P<0.05;2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无统计学差异(96.67%vs 86.67%),P>0.05。治疗后,2组患者CD4^+、CD4^+/CD8^+水平均升高,且观察组CD4^+、CD4^+/CD8^+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2组患者CD8^+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CD8^+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光动力疗法联合手术治疗BCC,复发率低,不良反应少,且美容效果好,可能与其能有效改善患者细胞免疫功能有关。
- 田分孙锡喜邵雅静
- 关键词:光动力疗法基底细胞癌复发细胞免疫
- 艾滋病合并巨大尖锐湿疣15例临床回顾性分析被引量:1
- 2016年
- 巨大尖锐湿疣(Giant condyloma acuminatum,GCA)又称Buschke-lowenstein瘤,于1925年由Buschke-lowenstein提出,好发于肛门生殖器部位。郑州市第六人民医院于2012年6月至2015年6月共收治15例艾滋病合并GCA患者,现分析报告如下。
- 胡艳阁邵雅静孙锡喜许华青卢改会张巧田分
- 关键词:艾滋病巨大尖锐湿疣
- 老年肛周扁平湿疣1例
- 2016年
- 1临床资料
患者男,70岁,因肛周皮疹2月余就诊。患者自2个多月前肛周出现多个扁平丘疹,未诊治,后皮损逐渐增多,自觉不适遂来我科就诊。丧偶,男男性接触史。
体格检查: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余系统检查未见异常。皮肤科检查:肛周密集分布蚕豆大小暗红色扁平增生物,表面颗粒状,部分融合成片。
- 许华青卢改会孙锡喜胡艳阁邵雅静张巧刘晓璐荆颖慧付津平田分
- 关键词:老年体格检查浅表淋巴结皮肤科检查扁平丘疹性接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