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静怡

作品数:12 被引量:34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入路
  • 4篇手术
  • 4篇经口
  • 4篇机器人手术
  • 3篇细胞
  • 3篇鼻窦
  • 3篇鼻窦炎
  • 2篇蛋白
  • 2篇头颈
  • 2篇前庭
  • 2篇切除
  • 2篇切除术
  • 2篇肿瘤
  • 2篇下唇
  • 2篇鳞癌
  • 2篇经口入路
  • 2篇骨质
  • 2篇骨质改变
  • 1篇蛋白-1
  • 1篇蛋白原

机构

  • 12篇中山大学孙逸...

作者

  • 12篇王静怡
  • 8篇韩萍
  • 5篇梁发雅
  • 5篇黄晓明
  • 5篇陈仁辉
  • 4篇刘翔
  • 4篇田鹏
  • 4篇邹华
  • 3篇陈秋坚
  • 3篇吴帆
  • 2篇潘忠
  • 2篇马赟
  • 1篇谢存存
  • 1篇蔡谦

传媒

  • 4篇临床耳鼻咽喉...
  • 3篇中华耳鼻咽喉...
  • 2篇中国耳鼻咽喉...
  • 2篇国际耳鼻咽喉...
  • 1篇岭南现代临床...

年份

  • 1篇2024
  • 3篇2023
  • 3篇2022
  • 3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免注气经下唇前庭入路机器人甲状腺手术初步经验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探讨采用丝线悬吊方法进行免注气经下唇前庭入路机器人甲状腺手术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2月至5月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耳鼻咽喉科行免注气经下唇前庭入路机器人甲状腺手术的2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女性18例,男性2例,年龄为(38.7±8.0)岁。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术后吞咽障碍评分(swallowing impairment score-6,SIS-6)、术后美观VAS评分、术后嗓音障碍指数(voice handicap index-10,VHI-10)、术后病理及并发症情况等。采用SPSS 25.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中转开放。18例病理为甲状腺乳头状癌,1例为胸骨后结节性甲状腺肿,1例为甲状腺肿伴囊性变。甲状腺癌手术时间为161.50(152.75,182.50)min[M(P25,P75),下同],甲状腺良性疾病的平均手术时间为166.50 min;手术出血量为25.00(21.25,30.00)ml。18例甲状腺癌肿瘤直径为(7.22±2.02)mm,中央区清扫(6.56±2.14)个淋巴结,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率为61.11%。术后24 h疼痛VAS评分为3.00(2.25,4.00)分,术后引流量为(118.35±24.32)ml,术后住院天数为3.00(3.00,3.75)d,术后3个月SIS-6评分为(4.90±1.58)分,术后3个月VHI-10为7.50(2.00,11.00)分。术后3个月7例患者有轻度下颌麻木感,10例有轻度颈部麻木感,3例暂时性甲状旁腺功能低下;1例皮瓣灼伤,并在术后1个月恢复;所有患者均对术后美观效果满意,术后美观VAS评分为10.00(10.00,10.00)分。结论:采用悬吊法进行免注气经下唇前庭入路机器人甲状腺手术安全、可行,术后美观效果好,可为部分经选择的甲状腺肿瘤患者提供新的治疗选择。
梁发雅林沛亮林惜君韩萍陈仁辉王静怡邹鑫黄晓明
关键词:甲状腺切除术机器人手术经口入路
M2巨噬细胞在慢性鼻-鼻窦炎伴鼻息肉组织重塑中的作用被引量:3
2017年
慢性鼻.鼻窦炎伴鼻息肉是耳鼻咽喉科常见疾病,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近年来众多研究表明,M2巨噬细胞在慢性鼻.鼻窦炎伴鼻息肉中起重要作用。本文主要就炎症因子、血管通透性改变及凝血机制三方面归纳总结M2巨噬细胞在慢性鼻.鼻窦炎伴鼻息肉组织重塑中的作用。
王静怡邹华吴帆田鹏刘翔
关键词:鼻窦炎鼻息肉
卵泡抑素对头颈鳞癌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的影响及机制探讨
2023年
目的探讨卵泡抑素(FST)对头颈鳞癌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能力的影响及机制。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和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头颈鳞癌细胞系HSC⁃3、Fadu、Tu686以及人正常人口腔上皮细胞HOK中FST的表达水平。利用siRNA和shRNA构建敲低FST的细胞株,通过CCK8、细胞克隆形成、Transwell侵袭迁移和裸鼠皮下成瘤实验,研究敲低FST对肿瘤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能力的影响;将敲低FST的细胞株和对照组的总RNA送检转录组测序,对差异表达的基因进行信号通路富集分析,利用qRT⁃PCR对TGFβ信号通路进行初步验证,通过Western blot和流式细胞技术检测肿瘤细胞凋亡情况。结果FST在Tu686、Fadu和HSC⁃3细胞中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均高于HOK细胞。肿瘤细胞敲低FST后穿过Transwell小室的数目显著减少、形成的克隆数目显著减少、肿瘤细胞增殖速度变慢、裸鼠皮下成瘤体积变小。RNA测序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敲低FST的肿瘤细胞差异表达的基因在TGFβ信号通路中有明显富集,敲低FST后肿瘤细胞凋亡比例增加,凋亡相关蛋白Casepase3表达上调。结论头颈鳞癌肿瘤细胞敲低FST后肿瘤增殖、侵袭和迁移能力以及干性减弱,可能和TGFβ信号通路有关。
宋攀伍韬玮程坦王静怡韩萍
关键词:头颈鳞癌卵泡抑素迁移增殖
口鼻联合入路机器人辅助下手术切除局限性复发鼻咽癌:初步尝试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手术是复发鼻咽癌挽救性治疗方式之一。本研究初步探讨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用于一程放疗后的复发鼻咽癌手术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自2017-10起,使用Da Vinci手术机器人完成局部复发鼻咽癌手术,包括经口-软腭裂开及导尿管悬吊软腭经口鼻联合入路两种手术方式。结果:10例患者接受机器人鼻咽部切除术,手术过程顺利,中位手术时间为90min,中位随访时间为6个月,切缘均为阴性,短期随访无局部复发、远处转移及肿瘤相关患者死亡。结论:经口鼻联合入路机器人辅助下手术切除局限性复发鼻咽癌具有安全性、有效性及较好的局部控制率。
韩萍梁发雅陈仁辉蔡谦余诗桐罗明睿苏悦嘉王静怡黄晓明
关键词:机器人手术
评估微信提醒对小儿鼾症术后口呼吸矫正效果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评价微信提醒及随访对小儿鼾症术后口呼吸的矫正效果。方法通过口呼吸矫正带/口呼吸矫正贴矫正口呼吸。主要评价指标为口呼吸矫正率及口呼吸矫正依从性。次要指标为鼾声评分、临床复诊率、多道睡眠图监测结果。结果微信提醒组患儿口呼吸矫正率87.5%,明显高于对照组59.4%(P<0.05);微信提醒组临床复诊率为91.6%,明显高于对照组62.5%(P<0.05);同样,微信提醒组自我报告依从性量表≥3分为91.6%,高于对照组65.6%(P<0.05)。次要指标中,鼾声指数、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最低血氧饱和度及平均血氧饱和度在两组患儿间均无明显差异。结论微信提醒及随访可能是协助口呼吸矫正带矫正鼾症术后患儿口呼吸的一种有效干预手段。
田鹏王静怡邹华张华宋刘翔党华陈秋坚马赟吴帆欧华霜
关键词:口呼吸
慢性鼻-鼻窦炎患者鼻窦骨质改变的放射学评估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探讨慢性鼻-鼻窦炎患者鼻窦骨质改变的特点,明确鼻窦骨质改变与鼻窦腔引流状态的关系。方法:慢性鼻-鼻窦炎患者210例,正常对照组40例,利用PHILIPS MxLiteView软件分析术前鼻窦CT,测量鼻窦骨质拟研究部位CT值;同时采用SPSS 13.0软件分析不同引流状态的鼻窦骨壁HU值的差异。结果:对于前组筛窦,软组织影组眶纸板HU值(203.82±34.80)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14.12±13.05)和无软组织影组(16.00±12.04),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后组筛窦,软组织影组眶纸板HU值(209.41±45.31)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15.13±11.15)和无软组织影组(20.41±15.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额窦,软组织影组额窦后壁骨质HU值(1 161.8±65.75)高于正常对照组(551.00±59.60)和无软组织影组(641±68.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鼻-鼻窦炎鼻窦骨质HU值在有软组织影的鼻窦,即存在黏膜顽固病变和(或)引流障碍的鼻窦,出现骨质信号的改变,提示鼻窦的引流障碍与鼻窦骨质HU值改变有关。该部位HU值的改变可能提示相应窦腔黏膜病变的不可逆,可能是判断是否需行鼻内镜手术的客观标志。
田鹏邹华刘翔陈秋坚谢存存潘忠王静怡
关键词:慢性鼻-鼻窦炎骨炎放射学
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D-二聚体与喉癌发生发展的关系
2022年
喉鳞状细胞癌是头颈部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在头颈恶性肿瘤中居第二位。在对于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与呼吸道恶性肿瘤放疗疗效的相关性进行研究及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与喉癌等头颈肿瘤相关性研究等方面,结果存在一定差异。本文对近年来治疗前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与不同恶性肿瘤尤其是喉癌的相关研究进展做一综述,探讨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对喉癌发生发展的影响。
叶煜初王静怡吴桑晴韩萍
关键词:纤维蛋白原喉肿瘤D-二聚体
免充气经口下唇前庭入路机器人辅助甲状舌管囊肿切除术临床分析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探讨免充气经口下唇前庭入路机器人辅助甲状舌管囊肿(thyroglossal duct cysts,TGDC)切除术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9月-2022年5月在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耳鼻咽喉科接受免充气经口下唇前庭入路机器人辅助TGDC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并发症、术后疼痛评分、术后美观评分以及复发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无中转手术病例。手术时间为104.00(95.00,131.25) min,手术出血量为15.00(10.00,16.25) mL;平均引流量为(59.71±9.20) mL。术后病理均符合TGDC,无术区局部红肿、皮下血肿、气肿、皮瓣坏死、感染等并发症。术后平均住院天数为3.00(2.00,3.00)d。术后3个月6例患者出现下唇轻度感觉异常。所有患者均对美容效果十分满意,随访5~26个月均未见复发。结论:免充气经口下唇前庭入路机器人辅助TGDC切除术安全可行,术后瘢痕隐蔽,美容效果好,可为TGDC患者提供一种新的选择。
梁发雅韩萍林沛亮林惜君陈仁辉王静怡邹鑫黄晓明
关键词:甲状舌管囊肿经口入路前庭
非侵袭性真菌性鼻-鼻窦炎患者鼻窦骨质改变的CT评估被引量:13
2018年
目的评价非侵袭性真菌性鼻-鼻窦炎骨质改变的发生率,提高真菌性鼻-鼻窦炎的诊断精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2017年就诊于我院行鼻内镜手术的152例患者的CT扫描结果,包括真菌球135例,变应性真菌性鼻-鼻窦炎17例,分别记录窦腔骨质改变的形式及部位。结果 135例真菌球患者中,134例(99%)发生骨质增厚,101例(74.8%)发生骨吸收。在17例变应性真菌性鼻-鼻窦炎中,2例(11.7%)上颌窦外侧骨壁出现轻微骨质增生,10例(58.8%)筛窦、蝶窦骨壁及颅底骨质吸收,6例(35.3%)患者中鼻甲、下鼻甲骨质吸收,1例(5.9%)出现额窦骨质吸收。结论非侵袭性真菌性鼻-鼻窦炎患者中骨增生及骨吸收发生率均较高,其中骨质吸收应注意与肿瘤性骨破坏相鉴别。
田鹏邹华王静怡刘翔党华陈秋坚潘忠马赟吴帆欧华霜
关键词:鼻窦炎骨质吸收
PD-1/L1抑制剂在头颈部鳞状细胞癌治疗中的应用进展被引量:3
2022年
头颈部鳞状细胞癌(head and neck squamous carcinoma,HNSCC)是全球最常见的癌症之一,年死亡人数超过350000例,5年总生存率仅40%~50%[1]。最新NCCN及CSCO指南指出,复发/转移性HNSCC(relapse/metastatic HNSCC,R/M HNSCC)患者可接受一线EXTREME/CHANGE-Ⅱ方案。
宋攀颜晓晴姜燕慧叶煜初王静怡韩萍
关键词:程序性死亡配体-1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