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白东

作品数:6 被引量:25H指数:2
供职机构:山西医学科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凋亡
  • 2篇抑制剂
  • 2篇制剂
  • 2篇细胞
  • 2篇细胞凋亡
  • 2篇疗效
  • 2篇颅脑
  • 2篇颅脑损伤
  • 1篇蛋白
  • 1篇蛋白酶
  • 1篇蛋白酶体
  • 1篇蛋白酶体抑制...
  • 1篇蛋白酶体抑制...
  • 1篇蛋白酶抑制
  • 1篇蛋白酶抑制剂
  • 1篇信号
  • 1篇信号通路
  • 1篇益生菌
  • 1篇应激
  • 1篇人脑

机构

  • 5篇山西医学科学...
  • 1篇山西省人民医...

作者

  • 5篇白东
  • 3篇仝海波
  • 2篇牛小敏
  • 2篇王永红
  • 2篇任斌
  • 1篇杨忠平
  • 1篇陈来照
  • 1篇贾禄

传媒

  • 2篇中国药物与临...
  • 1篇山西医药杂志
  • 1篇临床医药实践
  • 1篇临床神经外科...

年份

  • 1篇2019
  • 3篇2018
  • 1篇2017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后应用益生菌联合膳食纤维的肠内营养对肠黏膜屏障的保护作用被引量:10
2018年
重型颅脑损伤(severe head injury,SHI)后果严重,一旦发生致死及致残率高,严重威胁着患者的生存及生存后生活质量。术后各种原因引起的感染严重影响SHI患者的预后。SHI患者早期应激反应致肠黏膜缺血-再灌注损伤,引起肠黏膜屏障受损,肠内有害菌及内毒素异位导致肠源性感染甚至全身脓毒症[1]。早期保护SHI术后患者肠黏膜屏障,防治患者肠源性感染成为近期关注的热点。
白东王永红仝海波
关键词:颅脑损伤患者肠黏膜屏障重型颅脑损伤肠内营养术后应用膳食纤维益生菌
经鼻蝶入路神经内镜下垂体瘤切除术的疗效研究被引量:13
2019年
目的研究经鼻蝶神经内镜下垂体瘤切除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山西大医院神经外科2012年3月—2017年10月,收治的78例经鼻蝶内镜手术垂体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比分析不同肿瘤大小、侵袭性及类型患者手术前后各项临床指标的变化。结果垂体腺瘤手术切除率与肿瘤体积和是否为侵袭性有关。侵袭性肿瘤和肿瘤体积越大者,手术切除率越低。不同肿瘤大小和切除程度的泌乳素(prolactin,RPL)型和生长激素(growth hormone,GH)型腺瘤患者术后的血激素水平均明显下降,与术前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0. 001)。78例患者中,术后并发脑脊液漏者6例、临时性尿崩者10例、高热及电解质紊乱者8例、垂体功能低下2例、鼻出血3例、视力减退1例;经相应对症处理后均缓解或好转。术后,36例患者头痛缓解,28例患者视力、视野改善,3例患者手指灵活度改善; 40例患者血清激素水平降低或恢复正常,相关症状好转。术后3个月复查MRI显示,肿瘤全切者61例(全切除率78. 2%),次全切者11例(14. 1%),大部分切除者6例(7. 7%)。血清激素水平检测显示,29例PRL型垂体瘤患者的PRL水平,以及40例GH型垂体瘤患者的GH水平分别较术前降低或恢复正常。结论经鼻蝶神经内镜下垂体瘤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显著;是一种创伤较小、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值得推广应用。
周腾渊陈来照牛小敏任斌贾禄白东
关键词:垂体腺瘤神经内镜经鼻蝶入路
GRP78 caspase-12在蛋白酶抑制剂MG-132诱导人脑胶质瘤细胞凋亡中的表达及意义
2018年
在当前细胞分子水平的研究中,内质网应激(ERS)越来越成为研究热点^([1])。我们目前仍无法有效治疗胶质瘤,所以我们试图通过研究内质网应激来揭示胶质瘤治疗的相关分子机制。本课题采用预先筛选好的最佳抑制浓度为5μmol/L的MG-132试剂干预人脑胶质瘤细胞SHG-44,选取不同时间点进行观测.
白东仝海波
关键词:MG-132蛋白酶抑制剂GRP78CASPASE-12细胞凋亡SHG
蛋白酶体抑制剂MG-132通过JNK信号通路对人脑胶质瘤细胞SHG-44内质网应激相关机制的探讨
2018年
目的探讨MG-132通过内质网应激途径在诱导人脑胶质瘤细胞SHG-44凋亡中的作用。选择内质网应激凋亡信号转导通路JNK,使用JNK特异阻断剂SP600125,观察MG-132通过JNK信号通路诱导胶质瘤细胞凋亡过程中凋亡指标的变化。方法传代法培养人脑胶质瘤细胞。选择浓度为5、10、15、50μmol/L的MG-132,分别作用于实验组,用噻唑噻(MTT)法筛选半数有效浓度后进行实验。实验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二硫苏糖醇(DTT)组、MG-132组、SP600125组、MG-132+SP600125组。试剂干预终止后,应用流式细胞仪和DNALadder评估肿瘤细胞凋亡,以聚合酶链反应(PCR)和蛋白印迹法检测内质网应激指标GRP78、JNK。结果5μmol/L为筛选的最佳抑制浓度,SHG-44细胞活力下降达39%(P<0.05)。MG-132干预后,与对照组比较,DNA电泳呈凋亡特征(梯状条带),细胞凋亡率显著增加(P<0.05),GRP78m RNA表达明显增加(P<0.05)。但给予DTT后,与MG-132组表现一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P600125+MG-132较DTT和MG-132组有所减低,但不如单独SP600125组降低明显(P<0.05)。蛋白印迹法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MG-132组和DTT组内质网应激指标GRP78、JNK表达明显增加(P<0.05),SP600125+MG-132组表达有所减低,但不如单独给予SP600125组明显(P<0.05)。结论内质网应激是MG-132诱导胶质瘤细胞凋亡的主要途径之一,JNK通路抑制剂SP600125可以部分阻断内质网应激,即JNK信号通路为MG-132发挥凋亡作用的途径之一。
白东仝海波
关键词:蛋白酶体抑制剂MG-132人脑胶质瘤细胞C-JUN氨基末端激酶细胞凋亡
开放性额眶前颅底部颅脑损伤的手术疗效分析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探讨17例开放性额眶前颅底颅脑损伤患者的手术疗效。方法:选择17例开放性额眶前颅底颅脑损伤患者对其进行血肿及坏死脑组织清除、前颅底重建修补及眉弓重建术手术治疗,总结分析其临床资料。3例行眼球摘除。结果:按照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1级12例,2级2例,3级2例,死亡1例。无一例永久脑脊液漏。7例术后颅内感染,6例治愈,1例死亡。结论:开放性额眶前颅底部颅脑损伤行血肿及坏死脑组织清除、前颅底重建修补及眶壁重建术效果良好。
牛小敏白东任斌王永红杨忠平
关键词:开放性颅脑损伤额眶部脑脊液漏颅底重建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