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苏

作品数:3 被引量:29H指数:3
供职机构:河南科技大学农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生物学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胁迫
  • 1篇对植
  • 1篇叶黄素循环
  • 1篇生长发育
  • 1篇生物学
  • 1篇生物学功能
  • 1篇内生菌
  • 1篇转录
  • 1篇转录因子
  • 1篇小麦
  • 1篇胁迫响应
  • 1篇酶活性
  • 1篇聚糖酶
  • 1篇花后
  • 1篇光合特性
  • 1篇旱胁迫
  • 1篇干旱
  • 1篇干旱胁迫
  • 1篇甘露聚糖
  • 1篇甘露聚糖酶

机构

  • 3篇河南科技大学
  • 1篇安县农业局

作者

  • 3篇张苏
  • 2篇马超
  • 2篇贾琦石
  • 2篇冯雅岚
  • 1篇张均
  • 1篇孙会忠
  • 1篇陈旭
  • 1篇马慧杰
  • 1篇李金萍

传媒

  • 1篇麦类作物学报
  • 1篇核农学报
  • 1篇基因组学与应...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外源MeJA对花后干旱胁迫下小麦光合特性的影响被引量:13
2018年
为给外源茉莉酸甲酯(Me JA)在小麦抗旱栽培中的合理利用提供依据,以大面积推广的小麦品种周麦18为试验材料,用盆栽控水的方法模拟干旱胁迫,研究了外源Me JA对花后干旱胁迫下小麦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干旱胁迫显著降低了小麦旗叶叶绿素a、叶绿素b、叶黄素含量及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提高了PSⅡ初始荧光(F_o)和非光化学淬灭系数(NPQ)及叶黄素循环组分(V+A+Z)含量和(A+Z)/(V+A+Z)值,导致光合速率(P_n)及PSⅡ潜在活性(F_v/F_o)、最大光化学效率(F_v/F_m)、实际光化学效率(Φ_(PSⅡ))受到显著抑制,最终表现为叶片瞬时水分利用效率(WUE)和光能利用率(LUE)显著降低。干旱胁迫下喷施Me JA显著增加了叶黄素、β-胡萝卜素、(V+A+Z)含量及(A+Z)/(V+A+Z)值,从而使F_o和NPQ显著增大,缓解了干旱胁迫下强光对叶绿素产生的氧化破坏,而较低的叶绿素a/b也增强了小麦对弱光的利用效率。喷施Me JA能诱导叶片气孔适当关闭,减少了水分的散失,因而显著提高了灌浆中后期叶片P_n、F_v/F_o、F_v/F_m、Φ_(PSⅡ),最终表现为WUE和LUE显著提高。这表明外源Me JA能增强小麦叶片光合系统在干旱胁迫下的稳定性,改善小麦光合作用。
马超张均王学平贾琦石原佳乐张苏冯雅岚
关键词:小麦干旱胁迫光合特性叶黄素循环
GRF转录因子对植物生长发育及胁迫响应调控的分子机制被引量:13
2017年
生长调控因子(GRFs)是一类植物特有的转录因子家族。GRFs信号通路介导植物种子发育、根系生长、花的发育等很多重要的生命过程。尽管GRFs的上游基因已被发现,但是其下游靶基因的研究仍鲜见报道。本文对近年来有关GRFs的结构特征、生物学功能及调控机制等方面进行了综述,并结合当前研究现状展望了GRFs未来的研究方向,以期为该领域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马超原佳乐张苏贾琦石冯雅岚
关键词:生长发育胁迫响应生物学功能
牡丹内生菌JP13的产β-甘露聚糖酶活性及鉴定被引量:3
2016年
以凤丹牡丹为材料,采用组织分离法从其营养器官分离株筛选出一株产β-甘露聚糖酶菌株,编号为JP13。经过魔芋粉鉴别培养基初筛,初步判断JP13具有产β-甘露聚糖酶活性;采用DNS法对菌株JP13经过54 h连续发酵液每6 h进行一次β-甘露聚糖酶活性测定,结果表明,发酵培养开始后的每次测定均能检测到β-甘露聚糖酶活性,发酵30 h酶活性达到最大值11.2 U/m L,确定JP13为产β-甘露聚糖酶菌株。通过显微观察、生化特性测定和16S r DNA序列分析,确定菌株JP13隶属于芽孢杆菌属Bacillus,暂命名为Bacillus sp.JP13。菌株JP13丰富了产β-甘露聚糖酶野生菌株资源,对拓展凤丹牡丹的开发应用提供了新的切入点。
孙会忠李金萍陈旭马慧杰张苏轩冉冉
关键词:Β-甘露聚糖酶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