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志坚
- 作品数:6 被引量:37H指数:3
- 供职机构:长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三七总皂苷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血肿吸收及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被引量:12
- 2015年
- 目的观察三七总皂苷(PNS)对高血压性脑出血(HICH)血肿吸收及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入选的HICH患者120例随机分为PNS组(常规药物治疗加三七总皂苷)58例和对照组(常规药物治疗)62例;所有入选患者分别于入组第1、4、10、17 d利用CT测量血肿体积,并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ADL)。对照组采用内科常规脑出血治疗方法,PNS组先采用常规药物治疗3 d,并于第4 d开始加用血塞通注射液(主要成分为PNS)0.4 g静滴,1次/d,连用14 d,于第10 d和第17 d进行疗效判定。结果 PNS组第10、17 d血肿体积均小于对照组(P<0.01);第10 d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第17 d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分值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三七总皂苷能明显促进高血压性脑出血血肿的吸收,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
- 骆志坚熊念王涛向明清涂强黄毅成祥林王莉
- 关键词:三七总皂苷高血压性脑出血血肿吸收神经功能缺损
- 多巴胺D1和谷氨酸NMDA受体参与调控异动症大鼠纹状体△FosB蛋白的表达
- 2010年
- 目的研究多巴胺D1和D2受体以及谷氨酸NMDA受体对△FosB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由此探讨它们在左旋多巴诱导的异动症(Levodopa-induced Dyskinesia,LID)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对单侧黑质纹状体6-羟多巴胺(6-OHDA)损毁致帕金森病(PD)大鼠给予左旋多巴治疗28d制作LID模型,将大鼠分为7组:正常对照组、PD组、LID组、SCH23390治疗组、MK-801治疗组、raclopride治疗组和非LID组,分别观察各组行为学改变并进行异常不自主运动(abnormal involuntary movement,AI M)评分,用免疫组化和免疫印迹方法测定各组△FosB蛋白表达水平。结果多巴胺D1受体阻断剂SCH23390和谷氨酸NMDA受体阻断剂MK-801明显减轻LID大鼠行为学异常,而多巴胺D2受体阻断剂raclopride对异常不自主运动无明显影响;LID大鼠损毁侧纹状体△FosB蛋白表达较PD大鼠和非LID大鼠明显增加;与LID大鼠相比,MK-801和SCH23390均使△FosB蛋白表达显著下降,而raclopride没有这种效应;各组大鼠健侧纹状体△FosB蛋白表达水平没有显著差异。结论多巴胺D1受体和谷氨酸NMDA受体均通过参与调控纹状体△FosB蛋白的表达而影响大鼠LID的发生。
- 骆志坚段凤菊王涛徐岩
- 关键词:异动症多巴胺D1受体NMDA受体
- 三七总皂苷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血肿吸收及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 目的观察三七总皂苷(PNS)对高血压脑出血(HCH)血肿吸收及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入选的HICH患者120例随机分为PNS组(常规药物治疗加三七总皂苷)58例和对照组(常规药物治疗)62例。所有入选患者分别于入组第...
- 骆志坚熊念王涛向明清涂强黄毅成祥林王莉
- 文献传递
- Meige综合征合并混合性焦虑抑郁障碍1例被引量:3
- 2012年
- 患者,女,55岁,因反复出现不自主闭眼,睁眼困难2年,伴头部不自主震颤1年余于2011年6月16日入院。患者于2年前开始无明显诱因出现发作性不自主闭眼,睁眼困难,紧张时加重,睡眠时消失。1年前开始出现阵发性头部不自主震颤,并且反复出现心悸、胸闷、口干、烦躁、恐慌不安、喉部堵塞感、双下肢无力、失眠。2年前曾患腔隙性脑梗死。
- 骆志坚涂强马兰向明清
- 关键词:混合性焦虑抑郁障碍MEIGE综合征腔隙性脑梗死双下肢无力发作性闭眼
- 替罗非班桥接双联抗血小板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观察被引量:22
- 2019年
- 目的观察早期使用替罗非班桥接拜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双联抗血小板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并评价其安全性。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17-10—2018-08长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确诊的12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依据发病24 h内是否使用替罗非班治疗分为替罗非班组和对照组,共68例纳入替罗非班组,先静脉泵入替罗非班治疗48 h,后过渡为拜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双联治疗2周。对照组60例仅接受拜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治疗。2组在治疗第1、3和15天进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评分,记录2周内颅内出血(包括脑实质出血和脑出血转化)、全身性出血和3个月内死亡发生率。3个月后评估改良的Rankin量表(mRS)评分。根据治疗后3个月mRS评分,将mRS≤2分为预后良好,3≤mRS≤6分为预后不良。结果2组2周内颅内出血、全身性出血和3个月内病死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929、0.827、0.929);治疗第3和15天,替罗非班组NIHSS评分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值分别为0.042和0.016),ADL评分明显升高(P值分别为0.035和0.018)。3个月后,替罗非班组mRS 0~2的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50%vs 31.6%,P=0.027)。结论早期静脉应用替罗非班桥接拜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双联抗血小板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方法。
- 骆志坚闵杰
- 关键词:替罗非班脑梗死急性期氯吡格雷
- 患者,女,27岁,因“右眼睑下垂、视物双影伴双下肢乏力7年余,加重伴呼吸困难3月
- 1.患者,女,27岁。2.因"右眼睑下垂、视物双影伴双下肢乏力7年余,加重伴呼吸困难3月"于2015年7月31日入我院。2008年初于武汉同济医院就诊,查新斯的明试验阳性,予服吡啶斯的明片(60毫克tid),强的松片(3...
- 骆志坚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