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桂兰

作品数:4 被引量:8H指数:2
供职机构:河北医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乳腺
  • 2篇乳腺癌
  • 2篇细胞
  • 2篇腺癌
  • 2篇流式细胞
  • 2篇流式细胞术
  • 1篇胰十二指肠
  • 1篇胰十二指肠切...
  • 1篇胰十二指肠切...
  • 1篇预后
  • 1篇粘液
  • 1篇粘液腺
  • 1篇粘液腺癌
  • 1篇乳腺癌细胞
  • 1篇乳腺粘液腺癌
  • 1篇十二指肠
  • 1篇十二指肠切除
  • 1篇十二指肠切除...
  • 1篇特性分析
  • 1篇切除

机构

  • 4篇河北医学院
  • 1篇河北省医院
  • 1篇河北省肿瘤研...

作者

  • 4篇王桂兰
  • 3篇吴祥德
  • 2篇耿翠芝
  • 1篇左连富
  • 1篇林元珠
  • 1篇郭建文
  • 1篇李恩
  • 1篇吴育锦
  • 1篇王晓玲
  • 1篇王桂香
  • 1篇郭宗诚

传媒

  • 1篇河北医药
  • 1篇河北医学院学...
  • 1篇实用癌症杂志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年份

  • 2篇1995
  • 1篇1992
  • 1篇1989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乳腺癌细胞DNA含量分析被引量:6
1989年
本文应用流式细胞术(Flow Cytomotry简称FCM)测定41例乳腺癌细胞DNA含量,分析结果:DNA指数(DI)范围为0.9~2.91,其中二倍体肿瘤13例,占31.7%,异倍体肿瘤28例,占68.3%。DI和病理组织学分级呈正相关系,随着肿瘤组织学分级的增高,DI也升高。但是,在目前研究中,DI尚不反映临床分期。DI和预后的关系,共观察19例,发现二倍体肿瘤的预后好,生存期长,异倍体肿瘤的预后差,生存期短。本文应用针吸肿瘤细胞和切除标本新鲜组织块检测DNA含量,发现两种取材方法所得数值无显著差别。因此,认为针吸细胞应用FCM的DNA检查可作为术前辅助诊断方法,为治疗提供参考。
吴祥德耿翠芝王桂兰林元珠左连富郭建文
关键词:乳腺癌DNA含量流式细胞术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几点体会
1995年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几点体会050011河北医学院附属第四医院外科吴祥德,王桂兰,赵兵海自1935年Whipple等首先报告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成功地切除了一例壶腹癌以来,这种手术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作为治疗胰头及壶腹部周围肿瘤的标准手术。我院自1980年...
吴祥德王桂兰赵兵海
关键词: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唾液酸专一试剂比色法检测与病理和CT检查对癌瘤诊断的比较研究
1992年
根据血清唾液酸变化与癌的关系,该项研究采用唾液专一试剂(简称F-8836化学比色法),对小鼠肝癌H_(22)和临床胃癌、直肠癌、乳腺癌病理检查与F-8836化学比色检测对比观察其符合率;并对206例经CT检查为癌的患者进行检测,其阳性符合率:肺癌为91.5%,肝胆胰癌为83.3%,肾癌及膀胱癌为93.3%;对270例患者F-8836化学比色检测为阳性者进行不同器管定位检查,通过比较研究,提高癌的诊断率。研究证明,F-3836检测可用于癌的诊断,特别是普查和动态监测,具有鉴别诊断和简、便、廉的实用价值。
李恩王桂香吴育锦郭宗诚林久忠王桂兰
关键词:唾液酸比色法
乳腺粘液腺癌的临床特性分析被引量:2
1995年
乳腺粘液腺癌临床少见,并且预后明显好于各种类型的乳腺浸润癌。本实验应用流式细胞检测技术对14例乳腺粘液腺癌的石蜡包埋组织标本进行了DNA指数(DI)、增殖指数(PI)测定,作者结合其临床和病理学特点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乳腺粘液腺癌病人的预后随肿瘤组织产生的粘液量的增加而变得更好。
王桂兰耿翠芝吴祥德王晓玲
关键词:乳腺癌粘液腺癌流式细胞术预后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