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丽

作品数:7 被引量:34H指数:2
供职机构:安阳市妇幼保健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导管未闭
  • 1篇动脉
  • 1篇动脉导管
  • 1篇动脉导管未闭
  • 1篇对乙酰氨基酚
  • 1篇信号
  • 1篇信号通路
  • 1篇血浆
  • 1篇血小板
  • 1篇炎性
  • 1篇炎性损伤
  • 1篇乙酰氨基酚
  • 1篇早产
  • 1篇早产儿
  • 1篇支原体
  • 1篇支原体感染
  • 1篇肉瘤
  • 1篇湿疹
  • 1篇湿疹患儿
  • 1篇体感

机构

  • 7篇安阳市妇幼保...
  • 3篇安阳市中医院
  • 3篇安阳市人民医...
  • 1篇甘肃中医药大...
  • 1篇郑州大学
  • 1篇濮阳市人民医...

作者

  • 7篇李丽
  • 2篇李华
  • 1篇张刚强
  • 1篇周光辉
  • 1篇李华
  • 1篇张长江

传媒

  • 1篇浙江中西医结...
  • 1篇光明中医
  • 1篇罕少疾病杂志
  • 1篇安徽医药
  • 1篇医药论坛杂志
  • 1篇中华内分泌外...
  • 1篇肿瘤药学

年份

  • 1篇2024
  • 3篇2022
  • 1篇2020
  • 1篇2010
  • 1篇2009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川崎病合并支原体感染病儿瓣膜炎性损伤与IL-6/STAT3信号通路表达变化的关系分析
2024年
目的探讨川崎病(KD)合并支原体感染病儿瓣膜炎性损伤与白细胞介素-6(IL-6)/信号转导及转录激活蛋白3(STAT3)信号通路表达变化的关系。方法前瞻性选取2018年1月至2022年12月安阳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50例KD合并肺炎支原体(MP)(KD-MP)感染病儿为感染组,另选取同期收治的106例单纯KD病儿为未感染组,比较感染组与未感染组病儿瓣膜炎性损伤情况。再根据KD病儿是否伴有冠状动脉损伤(CAL)损伤分为CAL组(n=84)、无CAL组(n=72),比较两组病儿IL-6和STAT3表达水平,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KD病儿发生CAL的危险因素。比较KD并CAL不同预后病儿IL-6和STAT3表达变化,使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IL-6、STAT3水平对KD并CAL病儿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感染组KD病儿发热时间、住院时间、初诊CAL发生率均高于未感染组(P<0.05);感染组KD病儿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红细胞沉降率(ESR)、IL-6 mRNA表达水平和STAT3 mRNA表达水平均高于未感染组[(51.32±12.62)mg/L比(36.58±10.98)mg/L,(1.33±0.35)μg/L比(1.21±0.31)μg/L,(84.69±15.66)mm/h比(49.62±16.43)mm/h,4.14±1.09比3.06±1.15,2.81±0.89比1.68±0.54,均P<0.05]。CAL组病儿IL-6、STAT3 mRNA表达水平高于无CAL组(4.13±1.22比2.56±0.87,2.46±0.71比1.55±0.44,均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MP感染、IL-6 mRNA、STAT3 mRNA表达是KD病儿发生CAL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KD并CAL预后良好组病儿IL-6、STAT3 mRNA表达水平低于预后不良组(3.57±1.06比4.57±1.13,1.94±0.58比2.87±0.87,均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IL-6、STAT3及其联合预测KD并CAL预后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5、0.81、0.91,且联合检测的AUC高于IL-6、STAT3单独检测(均P<0.05)。结论KD合并MP病儿瓣膜炎性损伤更为严重,IL-6/STAT3信号通路活化是其危险因素,且该信号通路对KD并CAL病儿预后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李丽张谦刘冬孙爽爽
关键词:黏膜皮肤淋巴结综合征支原体感染
富血小板血浆与对乙酰氨基酚治疗动脉导管未闭早产儿的疗效与安全性观察
2022年
目的探讨富血小板血浆(PRP)与对乙酰氨基酚治疗动脉导管未闭早产儿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20年3月在濮阳市人民医院确诊的90例动脉导管未闭早产儿,采用简单随机分组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富血小板血浆治疗,观察组采用对乙酰氨基酚治疗,均持续治疗3 d。如果动脉导管未关闭,则立即开始第二疗程,给药方法同第一疗程。比较两组第一疗程和第二疗程结束后的动脉导管关闭率和动脉导管关闭后重新开放率以及两组治疗期间的喂养不耐受、肾功能衰竭、消化道出血、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平均摄入量和尿量,达到全肠内营养的日龄,住院时间。结果对照组第一疗程结束后动脉导管关闭率和第二疗程结束后的关闭率,动脉导管关闭后重新开放率(77.78%,80.00%,2.22%)和观察组(73.33%,75.56%,4.4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实验室指标水平比较,治疗后血前列腺素E_(2)(PGE_(2))、尿前列腺素E_(2)(PGE_(2))比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治疗前后血小板(PLT)水平、谷丙转氨酶(ALT)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喂养不耐受、肾功能衰竭、消化道出血、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富血小板血浆(PRP)治疗消化道出血发生率低于对乙酰氨基酚(P<0.05),治疗期间平均摄入量和尿量、达到全肠内营养的日龄、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富血小板血浆(PRP)治疗早产儿动脉导管未闭的疗效和安全性与对乙酰氨基酚相似,富血小板血浆(PRP)治疗期间消化道出血发生率优于对乙酰氨基酚。
梁娟李丽
关键词:动脉导管未闭早产儿对乙酰氨基酚PRP
小儿脑性瘫痪的康复护理被引量:2
2010年
李丽周光辉郭丽
关键词:小儿脑性瘫痪康复护理
探讨Circ_0000253在骨肉瘤中的诊断价值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探讨circ_0000253作为骨肉瘤(osteosarcoma,OS)诊断和预后生物标志物的价值。方法GEO数据库筛选OS中差异表达的circRNAs,预测和circRNA存在结合位点的微小RNA(MicroRNA,miRNA)进一步构建ceRNA网络,GO和KEGG分析筛选靶基因。qRT-PCR检测112例OS患者癌组织和癌旁组织、OS细胞及正常成骨细胞中circ_0000253、miR-578及TGFβ2的表达水平。分析circ_0000253对OS的诊断价值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探讨circ_0000253表达水平与患者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进一步干预细胞中circ_0000253和miR-578的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MTT实验检测细胞增殖活力。结果OS组织中circ_0000253表达水平显著高于癌旁组织(t=11.17,P<0.001)。circ_0000253表达与Enneking分期和组织分级和远处转移显著相关(均P<0.05)。circ_0000253可作为OS的一个有效诊断指标(AUC=0.84,P<0.001)且高表达circ_0000253的患者预后较差。Circ_0000253可能通过miR-578/TGFβ2网络对OS进行调控。敲减circ_0000253能降低细胞增殖活力,诱导细胞凋亡,而该作用能被miR-578 inhibitor部分挽救(均P<0.05)。结论circ_0000253可作为OS的新的诊断和预后生物标志物,对OS的靶向治疗也有积极意义。
李华郭丽张刚强李丽憨镔
关键词:骨肉瘤
从升降理论谈李东垣的脾胃思想被引量:3
2009年
气机升降理论是中医学从动态角度出发,对脏腑特性、气化功能以及整个人体生命活动的高度概括。深入探讨气机升降学说,不仅具有理论意义,而并有助于提高临床疗效。历代医家都很重视升降理论,并由此理论,结合脏腑辨证、临床经验创立了独特的脏腑升降思想,在临床中多有发挥。其中,运用此学说推陈出新的当推金元时期李东垣的脾胃思想。
李华李丽张长江
关键词:脾胃思想
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联合类人胶原蛋白敷料对湿疹患儿EASI、IDQOL评分的影响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观察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联合类人胶原蛋白敷料对湿疹患儿湿疹面积及严重程度指数(EASI)、婴儿湿疹皮肤生活指数(IDQOL)评分的影响。方法以2017年10月至2019年10月接收的146例湿疹患儿为研究对象,使用区组随机化分组将其分为甲组(n=73)和乙组(n=73)。乙组使用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甲组在其基础上联合类人胶原蛋白敷料。治疗2周后,比较两组疗效,对比治疗前、治疗2周后两组湿疹严重程度[湿疹面积及严重程度评分(EASI)]、生活指数[婴儿湿疹皮肤生活指数(IDQOL)]变化,统计治疗2周内两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2周后,甲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乙组(P<0.05);两组患儿EASI、IDQOL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显著降低(P<0.05),且甲组明显低于乙组(P<0.05);治疗2周内,两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联合类人胶原蛋白敷料对湿疹患儿有较高的疗效,可改善患儿湿疹症状,且药物安全性较高,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李丽
关键词:湿疹疗效
参苓白术散化裁对胃癌术后化疗患者肠道菌群、肠屏障和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分析被引量:26
2020年
目的分析参苓白术散化裁对胃癌术后化疗患者肠道菌群、肠屏障和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方法选择2016年10月—2018年10月我院接受术后化疗的晚期胃癌患者112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6例。两组患者均成功进行全麻下胃癌根治术,术后接受FOLFOX4方案化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应用参苓白术散化裁。比较两组患者化疗前、化疗3个周期和化疗结束后的生活质量量表(QOL)评分、辅助性T细胞17(Th17)、调节性T细胞(Treg)、Th17/Treg、人血浆二胺氧化酶(DAO)、D-乳酸、内毒素、肠道菌群数量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化疗前、化疗3个周期的QOL评分均无显著差异(P>0.05),化疗结束后,观察组QOL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化疗3个周期后,观察组Th17、Treg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但两组间Th17/Treg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化疗结束后,观察组Th17、Treg和Th17/Treg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乳杆菌、双歧杆菌及杆菌/球菌的比例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而大肠杆菌、肠球菌、葡萄球菌和消化链球菌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化疗期间,观察组患者恶心呕吐、腹泻和食欲下降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参苓白术散化裁有利于调节胃癌术后化疗患者肠道菌群的平衡,改善其免疫和肠屏障功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消化道不良反应,这可能是使得患者生活质量获得改善的重要机制。
李华郭丽憨镔李雷李丽
关键词:参苓白术散肠道菌群肠屏障功能免疫功能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