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飞
- 作品数:7 被引量:18H指数:2
- 供职机构: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辛伐他汀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疗效评价
- 2014年
- 目的探讨辛伐他汀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5月-2013年5月收治的88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参考组,各为44例,参考组患者采用常规临床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同时采用辛伐他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FEV1、FEV1/FVC%、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FEV1、FEV1/FVC%下降速率明显小于参考组,P<0.05,观察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参考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中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辛伐他汀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有助于减少患者肺功能下降速率,能减轻气道炎症反应,增强患者抗氧化能力,促进患者康复,不良反应少,安全有效,具有显著临床价值。
- 陈飞
- 关键词:辛伐他汀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功能气道炎症
- 晚期肺癌胸腔积液热化疗临床分析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分析晚期肺癌胸腔积液热化疗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52例晚期肺癌胸腔积液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52例研究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单独采用顺铂化疗,观察组实施热化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4.2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1.54%,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且两组患者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晚期肺癌胸腔积液患者采用热化疗的方式治疗效果显著,且安全性高。
- 陈飞乔华
- 关键词:晚期肺癌胸腔积液热化疗
- 气管镜治疗恶性肿瘤所致阻塞性肺不张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分析恶性肿瘤所导致的阻塞性肺不张采用气管镜治疗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恶性肿瘤导致的阻塞性肺不张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60例患者呼吸道肿瘤清除有效率为95.0%,肺不张缓解有效率为96.7%。治疗后患者KPS评分和气促评分有明显改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气道恶性肿瘤患者,气管镜治疗可有效快速清除肿瘤,缓解肿瘤所致的阻塞性肺不张,值得广泛应用。
- 陈飞
- 关键词:恶性肿瘤气管镜阻塞性肺不张
- 糖皮质激素治疗对哮喘患者胰岛素及其受体表达的影响
- 2014年
- 目的分析糖皮质激素治疗对哮喘患者胰岛素及其受体的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患者30例,设为观察组,给予患者连续1个月糖皮质激素治疗,测定治疗前后患者空腹血糖含量和血清内胰岛素含量,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对患者血清内可溶性胰岛素受体含量进行测定,并与同期收治的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进行对比。结果治疗前哮喘患者血清胰岛素含量和胰岛素受体含量均高于健康人,经1个月的糖皮质激素治疗,血清胰岛素含量和胰岛素受体含量明显降低,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糖皮质激素可有效改善哮喘患者肺功能,调节其胰岛素及胰岛素受体表达。
- 陈飞乔华
- 关键词:哮喘患者糖皮质激素治疗
- 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分析被引量:6
- 2012年
- 目的探讨有创无创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严重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50例,给予抗感染和平喘等治疗;采用气管插管进行有创机械通气。患者出窗后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序贯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序贯治疗组出窗后立刻拔出插管,接着采用口鼻面罩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对照组继续行有创机械通气。分别对序贯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总机械通气和住院时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治疗病死率进行比较。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序贯组各项指标明显较低。结论有创无创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荐使用。
- 陈飞
- 关键词:机械通气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疗效分析
- 小剂量低分子肝素钙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的应用分析被引量:8
- 2015年
- 目的对小剂量低分子肝素钙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的应用进行观察和分析。方法 6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患者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患者中,显效19例,有效8例,无效3例,临床总有效率为90.00%。对照组患者中,显效6例,有效17例,无效7例,临床总有效率为76.67%。治疗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小剂量低分子肝素钙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有显著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 陈飞乔华
- 关键词:小剂量低分子肝素钙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 COPD患者机械通气撤机方法的临床对照研究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机械通气患者不同撤机方法的效果差异。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试验,将30例COPD机械通气的患者分为PSV组和SIMV组。观察两组撤机成功率、再插管率、撤机时间和死亡率。结果:两组撤机成功率和再插管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撤机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死亡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COPD机械通气患者PSV撤机成功率高。
- 陈飞
-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机械通气撤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