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红侠

作品数:9 被引量:21H指数:3
供职机构:西安交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代谢
  • 1篇代谢综合
  • 1篇代谢综合征
  • 1篇动脉
  • 1篇动脉疾病
  • 1篇动脉粥样硬化
  • 1篇动脉粥样硬化...
  • 1篇心脏
  • 1篇心脏病
  • 1篇心脏病患者
  • 1篇性别
  • 1篇血清
  • 1篇血清尿酸
  • 1篇血清尿酸水平
  • 1篇血压
  • 1篇血压控制
  • 1篇幽门螺
  • 1篇幽门螺旋杆菌
  • 1篇幽门螺旋杆菌...
  • 1篇原发性

机构

  • 4篇西安交通大学
  • 2篇陕西省人民医...

作者

  • 4篇李红侠
  • 2篇刘富强
  • 2篇刘建虎
  • 2篇朱占芳
  • 1篇文华
  • 1篇倪宁
  • 1篇刘庆安
  • 1篇唐治国
  • 1篇刘飞
  • 1篇高路
  • 1篇刘庆安
  • 1篇李利利
  • 1篇苗金钰
  • 1篇冯西婷

传媒

  • 1篇当代医学
  • 1篇中国校医
  • 1篇中国医药
  • 1篇医学信息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1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血清尿酸水平与耳垂折痕形成的关系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血清尿酸水平与耳垂折痕形成的关系。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7年12月在西安交通大学医院就诊的冠心病患者200例,根据是否伴有耳垂折痕分为冠心病合并耳垂折痕组(100例)和冠心病无耳垂折痕组(100例)。选取同期在西安交通大学医院体检的健康者100名为正常对照组。收集相关临床资料,比较3组血清尿酸水平,使用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冠心病患者血清尿酸水平与耳垂折痕形成的关系。结果冠心病合并耳垂折痕组年龄明显高于冠心病无耳垂折痕组[(65±8)岁比(56±7)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冠心病合并耳垂折痕组血清尿酸水平明显高于冠心病无耳垂折痕组和正常对照组[(467±59)μmol/L比(361±65)、(294±85)μmol/L],正常对照组血清尿酸水平明显低于冠心病无耳垂折痕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血清尿酸水平升高是冠心病患者耳垂折痕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比值比=1.084,95%置信区间:1.032~1.134,P<0.05)。结论冠心病合并耳垂折痕患者血清尿酸水平明显升高,血清尿酸水平升高是冠心病患者耳垂折痕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
朱占芳文华苗金钰刘建虎武宏艳李红侠刘富强
关键词:冠状动脉疾病尿酸
老年高血压病的血压控制与相关危险因素关系
2011年
目的通过控制血压观察危险因素对高龄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的影响。方法正常对照组22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44例。其中血压控制理想组23例,不理想纽21例。观察食盐、性别、吸烟史等对两组患者的影响。结果经r捡验,结果显示性别、食盐、吸烟吏在各组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研究对象在激素水平已无差异,不存在血流动力学特点,每日摄食量少,戒烟多年。性别、食盐、吸烟史与高龄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的发展无关。
倪宁高路刘庆安李红侠
关键词: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性别吸烟史
耳垂折痕和代谢综合征相关性的横断面研究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探究耳垂折痕(ELC)和代谢综合征(MetS)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7年12月在陕西省人民医院及西安交通大学医院门诊及体检中心就诊的受试者3835例为研究对象.3835例受试者中男2163例,女1672例;年龄20~70岁;进行问卷调查,收集受试者血清尿酸、血脂、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等,使用Logistic回归分析耳垂折痕与代谢综合征之间的关系.结果ELC频率为20.89%,MetS的患病率为11.03%;ELC和MetS的患病率随着年龄的增加显著相关.调整心血管疾病传统危险因素后,MetS的风险在ELC中显著增加.结论耳垂折痕(ELC)和代谢综合征(MetS)之间存在明显正相关性,可能成为代谢综合征初步筛查的重要物理体征.
朱占芳刘飞刘建虎冯西婷李红侠唐治国刘富强
关键词:代谢综合征
西安某高校教职工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现状分析被引量:4
2022年
目的 了解西安某高校教职工幽门螺旋杆菌(Hp)的感染现状,为进一步筛查干预及后期教职工健康管理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20年6月—2021年6月西安某高校接受C呼气试验的3 688名教职工,分别比较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教职工Hp感染率。结果 3 688名教职工中Hp阳性者1 259例,感染率34.14%,其中男性感染率为35.81%,女性感染率为32.2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61,P =0.023)。不同年龄段教职工Hp感染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815,P =0.037),且在50~岁组及60~岁组男性Hp感染率均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150、3.908,P =0.013、0.048)。结论 西安某高校教职工Hp感染率低于中国自然人群感染率,且与性别及年龄均有关。
郝锦霞刘庆安李利利李红侠
关键词:高校教职工幽门螺旋杆菌健康管理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