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珊珊
- 作品数:5 被引量:8H指数:1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安庆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DWI检查的ADC值与胰腺癌伴肝转移患者治疗预后的关系被引量:1
- 2024年
- 目的探讨弥散加权成像(DWI)检查的表观扩散系数(ADC)值与胰腺癌伴肝转移患者治疗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10至2022-01于海军安庆医院收治的经病理学检验确诊为胰腺癌伴肝转移的96例患者,行常规MRI联合增强扫描。收集患者的相关资料,分析患者DWI的ADC值的水平,对患者进行随访,以术后12个月为随访止点,根据患者的存活情况,将患者分为存活组(n=63)和死亡组(n=33),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患者治疗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的年龄、胰肿瘤最大直径、肝转移瘤直径、肝转移瘤数目、淋巴结转移情况、肿瘤分化程度、Alb、ADC值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而两组患者的性别、BMI、肿瘤位置、神经侵犯情况、Hb、PLT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肝转移瘤数目[OR=2.702,95%CI(1.340,5.450)]、血管侵犯[OR=1.906,95%CI(1.052,3.452)]、肿瘤分化程度[OR=1.269,95%CI(1.025,1.571)]、ADC值[OR=0.422,95%CI(0.216,0.824)]均为影响胰腺癌伴肝转移患者治疗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其中ADC值为独立保护性因素,其余皆为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肝转移瘤数目、淋巴结转移、肿瘤分化程度、ADC值均为影响胰腺癌伴肝转移患者治疗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临床可根据相应情况进行治疗方案的调整与完善。
- 杨珊珊沈松柏胡良先华双一
- 关键词:表观扩散系数预后
- 3.0T T_(2)WI联合弥散加权成像对直肠癌术前TN分期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7
- 2021年
- 目的探讨3.0T磁共振T_(2)加权成像(T_(2)WI)联合弥散加权成像(DWI)对直肠癌术前TN分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80例直肠癌患者,行3.0T磁共振T_(2)WI联合DWI检查,开展术前TN分期评估,并对比术前评估结果与术后病理分期的一致性。结果3.0T T_(2)WI联合DWI评估直肠癌T分期的总体准确率为83.75%(67/80),与病理分期的一致性极好(Kappa值=0.891,P<0.05)。3.0T T_(2)WI联合DWI评估直肠癌N分期的总体准确率为71.25%(57/80),与病理分期的一致性较高(Kappa值=0.633,P<0.05)。T1期、T_(2)期直肠癌ADC值高于T3期、T4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0T T_(2)WI联合DWI开展直肠癌术前TN分期判断,与术后病理分期评估结果具有较高的一致性,能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 吴艳梅叶军杨珊珊
- 关键词:直肠癌磁共振成像弥散加权成像
- 空泡蝶鞍综合征的低场MRI影像特征
- 2016年
- 目的分析总结空泡蝶鞍综合征的低场磁共振(MRI)影像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安徽省海军安庆医院2010年2月至2014年11月收治的68例空泡蝶鞍综合征的低场MRI影像资料。结果空泡蝶鞍综合征的MRI征象有:蝶鞍扩大,鞍底下陷;鞍内被长T1长T2脑脊液信号充填;垂体高度<2 mm或垂体受压变扁平并紧贴鞍底;垂体柄延长,伸向鞍底。结论低场MRI具有图像分辨率高,多方位及多参数成像,无辐射等优点,可以早期、准确、无创发现空泡蝶鞍综合征。
- 许思祥杨珊珊吴彬彬叶军
- 关键词:空泡蝶鞍综合征垂体脑脊液核磁共振成像
- 基于决策树算法的3.0T MRI及DWI参数对局部晚期宫颈癌腔内后装放疗疗效的预测价值研究
- 2025年
- 目的:研究基于决策树算法的3.0T MRI及DWI参数对局部晚期宫颈癌腔内后装放疗疗效的预测价值。方法:对2019年4月至2024年4月在我院接受腔内后装放疗治疗的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并根据放疗效果分为有效组(71例)和无效组(79例)。两组患者均接受3.0T MRI扫描、磁共振动态增强(DCE-MRI)扫描及DWI扫描,获取表观弥散系数(ADC)、容量转移常数(K^(trans))、速率常数(K_(ep))、血管外细胞外容积分数(Ve),并基于决策树算法分析影响疗效的相关因素,建立ROC曲线,探讨各因素对疗效的诊断价值。结果:有效组的ADC高于无效组,K_(ep)、K^(trans)、Ve低于无效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3.634、17.044、16.266、18.788,P<0.001)。决策树模型结果显示,ADC、K_(ep)、K^(trans)、Ve是影响晚期宫颈癌患者放疗疗效的影响因素(P<0.05),其准确度为90.70%,ROC曲线的曲线下面积为0.932(95%CI:0.866~0.977),敏感度为87.30%,特异性为94.40%。结论:本研究基于3.0T MRI扫描及DWI扫描参数构建了决策树模型,该模型对局部晚期宫颈癌腔内后装放疗疗效的诊断价值较高,能有效为临床治疗措施提供参考依据。
- 吴彬彬胡良先杨珊珊黄俊
- 关键词:决策树算法局部晚期宫颈癌腔内后装放疗
- 64排螺旋CT在胰腺囊性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 2024年
- 目的 观察胰腺囊性病变64排螺旋CT表现,并分析其诊断标准。方法 搜集2020年3月至2023年3月行64排螺旋CT检查的70例胰腺囊性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33例经术后病理检查获取诊断结果,8例有穿刺活检病理诊断结果,29例通过临床随访(≥12个月)获取最终的诊断结果。分析所有病变的64排螺旋CT诊断结果及影像学表现。结果 64排螺旋CT对假性囊肿、浆液性囊腺瘤、黏液性囊腺性肿瘤、实性-假乳头状瘤、导管内乳头状黏液瘤的正确诊断率分别为92.86%、81.82%、80.00%、83.33%、80.00%。5种胰腺囊性病变部位、形态、边界、囊壁、分房数目、分隔、壁结节或实性成分、周围改变、钙化、胰管扩张及是否与胰管相通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浆液性囊腺瘤、黏液性囊腺性肿瘤形态、最大直径、囊壁、分房数目、胰管扩张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64排螺旋CT可清晰地显示胰腺囊性病变内部结构及与胰管、血管等周围结构的关系,结合临床相关病史,有助于术前准确诊断。
- 杨珊珊杨珊珊沈松柏
- 关键词:胰腺囊性病变64排螺旋CT假性囊肿浆液性囊腺瘤实性-假乳头状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