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鸿
- 作品数:5 被引量:25H指数:3
- 供职机构:广元市中心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COPD患者左心功能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3
- 2019年
- 目的探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左心功能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5年4月-2018年3月我院收治的88例COPD患者,收集患者一般资料、肺功能指标及心功能参数,比较合并肺心病及不合并肺心病患者临床资料差异,分析心功能参数及临床资料相关性。结果肺心病组患者年龄、COPD病程及合并高血压比例显著高于非肺心病患者(P<0.05);肺心病组患者第一秒用力呼吸容积(FEV_1)、第一秒用力呼吸容积(FEV_1)/用力肺活量(FVC)等肺功能指标及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舒张早期血流速度峰值/舒张晚期血流速度峰值(E/A)等心功能参数指标均显著低于非肺心病组(P<0.05);相关性分析示,年龄、是否合并高血压与LVEDD、E/A等心功能指标呈负相关(P<0.05);FEV_1与LVEDD、LVEF、E/A等心功能指标均呈正相关(P<0.05);FEV_1/FVC与LVEDD呈正相关(P<0.0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年龄、高血压、FEV_1为LVEDD的影响因素(P<0.05);年龄、高血压为心功能E/A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年龄、高血压及肺功能下降为影响COPD患者左心功能的危险因素。
- 徐鸿黄秀莲倪水清
-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左心功能影响因素
- 不同心脏起搏方式对心力衰竭伴心房颤动患者心衰指标、心功能的影响及经济效益分析被引量:11
- 2020年
- 目的探究不同心脏起搏方式对心力衰竭伴心房颤动患者心衰指标、心功能及经济效应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6月至2018年6月,于广元市中心医院行心脏起搏器植入手术的240例心力衰竭伴心房颤动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起搏器植入位置将其分RVA组(右心室心尖部起搏,n=141)与RVS组(右心室间隔部起搏,n=99),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RVS组术后1、3个月起搏阈值与电极阻抗均显著低于RVA组,感知阈值高于RVA组(P<0.05);RVS组术后1、3个月左心室不同步指数(Ts-SD)、肺动脉射血前间期-主动脉射血间期(PPEI-APEI)绝对值及QRS时限水平均显著低于RVS组(P<0.05);RVS组术后术后1、3个月心室起博百分比显著低于RVA组;心室感知百分比显著高于RVA组(P<0.05);RVS组术后1、3个月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Tei指数均显著低于RVA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显著高于RVA组(P<0.05);RVS组术后1、3个月血清脑钠肽(BNP)、C反应蛋白(CRP)水平均显著低于RVA组(P<0.05);两组治疗费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VS起搏能有效改善RVA起搏心室收缩不同步情况,保护心功能,延缓心衰,是一种更为理想的起搏方式。
- 倪水清贺集贤王建平徐磊徐鸿
- 冠心病病人α-酮戊二酸与氧化应激反应的相关性及对冠心病介入治疗预后的评估价值被引量:6
- 2021年
- 目的探讨α-酮戊二酸与冠心病病人氧化应激反应的相关性及对冠心病介入治疗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9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病人120例,根据治疗方案分为内科保守治疗组(60例)与介入治疗组(60例)。依据是否发生主要终点事件,将介入治疗组分为发生事件组及未发生事件组;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60名作为对照组。比较内科保守治疗组与对照组氧化应激指标[总抗氧化能力(TAC)、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过氧化氢酶(CAT)及谷胱甘肽(GSH)],并比较3组α-酮戊二酸水平,以及发生事件组与未发生事件组α-酮戊二酸水平。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α-酮戊二酸水平对冠心病介入治疗预后的评估价值。结果内科保守治疗组血清TAC、SOD、CAT及GSH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血清MDA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α-酮戊二酸与冠心病病人氧化应激指标(TAC、SOD、MDA、CAT及GSH)有相关性(P<0.05)。α-酮戊二酸水平比较,对照组>介入治疗组>内科保守治疗组(P均<0.05),且发生事件组低于未发生事件组(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介入治疗后发生事件组α-酮戊二酸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698;未发生事件组α-酮戊二酸的AUC为0.871。结论α-酮戊二酸与冠心病病人氧化应激反应有相关性。血清α-酮戊二酸水平越低,越易发生不良事件,α-酮戊二酸水平对冠心病介入治疗后病人的预后有一定的评估价值。
- 倪水清徐鸿
- 关键词:冠心病氧化应激Α-酮戊二酸预后评估
- 无创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治疗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护理体会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探讨无创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护理要点。方法:收治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60例,均给予无创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治疗及全面护理。观察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动脉血气和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患者治疗后FEV_1、FEV_1/FVC、FEV_1%明显改善,PaCO_2和pH值显著降低,PaO_2显著升高(P<0.05)。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面护理有助于提高无创Bi PAP经鼻面罩呼吸机治疗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疗效。
- 徐鸿
- 关键词: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护理体会
- 四川省广元地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治疗情况及生活质量分析被引量:3
- 2019年
- 目的探讨四川省广元地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患者的治疗情况及生活质量,为该类患者的临床治疗及健康管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对2015-2018年在广元市中心医院、广元市中医院和广元市肿瘤医院复诊的CML患者进行调查。采用临床资料调查表和白血病生活质量评估量表对患者进行问卷调查,采用单、多因素分析方法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本研究共纳入CML患者185例,平均年龄(41.62±15.47)岁,男性和女性分别为98(占52.97%)、87例(占47.03%)。185例患者中治疗药物为伊马替尼的94例(占50.81%)、干扰素-α联合阿糖胞苷57例(占30.81%)、羟基脲单药34例(占18.38%)。CML患者总体生活质量评分为(122.47±14.43)分,得分率为(65.37±6.25)%,在各维度评分中社会/家庭维度得分率最高,为(76.35±5.17)%,功能模块维度得分率最低,为(55.87±5.48)%。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越小、无伴随疾病、有医疗保险、家庭人均月收入越高、血红蛋白数值高、红细胞计数高、治疗药物为伊马替尼的CML患者其生活质量较高(标准偏回归系数分别为0.358、0.765、0.546、0.456、0.469、0.462、0.486)。结论四川广元地区CML患者生活质量不高,临床治疗以伊马替尼治疗、干扰素-α联合阿糖胞苷和羟基脲为主,可通过多种方式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
- 黄秀莲徐鸿杨佳红于婷
- 关键词: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生活质量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