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毅东
- 作品数:8 被引量:24H指数:3
- 供职机构:大连市第三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微创穿刺血肿清除术治疗脑出血过程中血肿清除时间对预后的影响探讨被引量:3
- 2018年
- 目的探讨微创穿刺血肿清除术治疗脑出血过程中血肿清除时间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120例脑出血患者,按血肿清除程度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血肿72 h后完全清除,观察组患者首次血肿完全清除(清除率>90%)。观察两组患者第2、3、4天脑水肿体积及再出血情况和巴塞尔指数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第2、3、4天的脑水肿体积小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中未出现再出血患者,观察组中出现4例(6.7%)再出血患者,两组再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巴塞尔指数评分为(65.17±8.75)分,观察组患者巴塞尔指数评分为(82.39±9.43)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穿刺血肿清除术治疗脑出血过程中,血肿清除时间和预后存在明显关联,首次血肿完全清除者再出血率明显高于72 h后血肿完全清除者,需要引起临床关注与重视。
- 郭继锋朱建国单显民王毅东
- 关键词:微创穿刺血肿清除术脑出血
- 脑室-腹腔分流手术治疗脑外伤并发脑积水的效果探究被引量:2
- 2015年
- 目的对采用脑室-腹腔分流手术治疗脑外伤并发脑积水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与评价。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4年8月该院收治的60例脑外伤并发脑积水患者为研究对象,将60例患者分为轻中度脑积水组(42例)及重度脑积水组(18例),对所有患者行脑室-腹腔分流手术,观察临床疗效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 42例轻中度脑积水组患者中显效24例,有效14例,有效率为95.2%;18例重度轻脑积水组患者中显效6例,有效4例,有效率为55.6%,两组总有效率为83.3%。组间比较轻中度脑积水组的治疗有效率高于重度脑积水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中度脑积水组患者术后3个月与术前相比GCS评分显著增高,V/BP值及脑室周围水肿带直径均显著降低(P<0.05),重度脑积水组患者的上述各项指标则与术前相比未见明显变化(P>0.05)。结论 对于脑外伤并发脑积水患者采取脑室-腹腔分流手术疗效显著,对于改善患者预后具有积极意义。轻中度外伤性脑积水行脑室-腹腔分流术的效果较重度脑积水患者更佳,因此临床上对脑外伤性脑积水患者应及早发现并予以有效治疗。
- 赵勇朱建国王毅东
- 关键词:脑室-腹腔分流手术脑外伤脑积水
- 分步控制性减压术治疗重型脑外伤患者的临床疗效被引量:7
- 2017年
- 目的探讨分步控制性减压术治疗重型脑外伤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抽取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大连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重型脑外伤患者68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研究组(34例患者进行分步控制性减压术)与对照组(34例患者进行开颅血肿清除及去骨瓣减压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6个月,研究组、对照组患者恢复率分别为70.6%、4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Barthel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8.8%、3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型脑外伤采用分步控制性减压术治疗效果理想,能改善恢复效果,提升日常生活能力,减少并发症发生。
- 郭继锋朱建国单显民王毅东
- 关键词:重型脑外伤开颅血肿清除去骨瓣减压术
- 52例老年急性心肌梗死临床特征分析被引量:2
- 2011年
- 本文对52例60岁以上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作临床回顾性分析,以探讨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征,为其诊治和预防提供参考,并提高对其认识。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总结我院急诊科自2008年1月至2010年1月收治的52例60岁以上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其中男30例,女22例,年龄60~86岁。
- 王毅东朱建国刘丹
- 关键词:老年急性心肌梗死临床回顾性分析心肌梗死患者老年人急诊科
- 标准大骨瓣减压术与常规骨瓣开颅术治疗重型脑外伤的效果对比被引量:7
- 2018年
- 目的对比研究重型脑外伤患者采用标准大骨瓣减压术和常规骨瓣开颅术两种方式实施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74例重型脑外伤患者,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骨瓣开颅术进行治疗;治疗组采用标准大骨瓣减压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在手术治疗前后脑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的变化幅度、手术原因导致的不良反应、治疗效果、神经功能改善时间和住院治疗总时间。结果手术治疗前两组脑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治疗后两组脑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均低于本组手术治疗前,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手术原因导致的不良反应仅有1例,少于对照组的8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89.2%高于对照组的64.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神经功能改善时间、住院治疗总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型脑外伤患者采用标准大骨瓣减压术实施手术治疗,能够有效减少手术原因导致的不良反应,大幅度改善脑神经功能,从而充分缩短治疗时间,使疾病的治疗效果显著提高。
- 郭继锋朱建国单显民王毅东
- 关键词:重型脑外伤标准大骨瓣减压术常规骨瓣开颅术
- 浅论心肺复苏成功救治
- 2010年
- 王毅东朱建国刘丹
- 关键词:心脏骤停心肺复苏急救
- 以头晕为表现的急性右室心梗4例
- 2011年
- 1临床资料
4例中男3例,女1例,年龄60-71岁;高血压病史3例;糖尿病史2例;均无冠心病史。4例均以突发头晕为主诉来诊,伴恶心,无力,略有胸闷,无胸痛及左颈肩背痛,
- 王毅东吕晶胡潇涠
- 关键词:头晕
- 土木香内酯增强胶质瘤干细胞对化疗敏感性的分子机制研究被引量:3
- 2019年
- 目的研究土木香内酯(ALT)增强胶质瘤干细胞(GSCs)对化疗敏感性的分子机制。方法胶质瘤细胞系U87培养后提取并鉴定GSCs;评价GSCs细胞球细胞的自我更新能力及ALT对其自我更新能力的影响;检测ALT对GSCs中PI3K/Akt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影响,分析ALT对GSCs干性维持产生的抑制作用与PI3K/Akt信号通路的关系。结果 U87细胞在DMEM培养基中生长方式为单层细胞贴壁生长,24~48 h后干细胞培养液分离培养可见细胞呈球形悬浮状态生长,均可见子细胞球形成;GSCs中干细胞表面标记物CD133^+、Nestin阳性。ALT对GSCs成球能力和表面标志物CD133^+随时间延长下降(P<0.05)。ALT作用24~48 h时,p-PI3K、p-Akt蛋白表达显著下降(P<0.05)。IGF-1组GSCs细胞球个数、p-PI3K、p-Akt、CD133^+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LT组GSCs细胞球个数、p-PI3K、p-Akt、CD133^+均低于对照组(P<0.05);IGF-1组GSCs细胞球个数、p-PI3K、p-Akt、CD133^+均较ALT组显著回升(P<0.05)。结论 ALT对GSCs的干性维持,或与PI3K/Akt信号通路相关,值得临床重视。
- 赵勇朱建国单显民王毅东梁锋王迅
- 关键词:土木香内酯化疗敏感性分子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