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血管
  • 1篇血管活性
  • 1篇血管活性肠肽
  • 1篇胃动素
  • 1篇门脉
  • 1篇门脉高压
  • 1篇门脉高压症
  • 1篇活性
  • 1篇活性肠肽
  • 1篇高压症
  • 1篇肝硬化
  • 1篇肝硬化门脉
  • 1篇肝硬化门脉高...
  • 1篇MTL
  • 1篇VIP
  • 1篇肠肽

机构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1篇隋瑞林
  • 1篇钟学军
  • 1篇王春梅
  • 1篇吴战军
  • 1篇孙延平
  • 1篇徐岩

传媒

  • 1篇临床消化病杂...

年份

  • 1篇2005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血浆SS、VIP及MTL变化的临床意义被引量:1
2005年
目的 研究生长抑素(SS)、血管活性肠肽(VIP)、胃动素(MTL)在门脉高压症中的水平及其作用。方法 应用放射免疫学方法对 62例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患者、51例正常对照者血浆及 43份门脉高压性腹水进行SS、VIP与MTL的检测。结果 门脉高压症组血浆SS、VIP与MTL水平分别为 58 23±13 5pg/ml, 18 68±4 22pg/ml及 362 95±32 82pg/ml;正常对照组分别为 81 23±31 89pg/ml, 11 96±3 27pg/ml及 202 95±26 42pg/ml,二者差异有显著性(P<0 05)。腹水组分别为 148 03±28 41pg/ml, 14 12±3 64pg/ml及 267 43±29 04pg/ml。腹水SS、MTL高于对照组血浆含量(P<0 05)。腹水VIP与对照组血浆含量差异无显著性。肝硬化腹水患者血浆SS低于无腹水者,而VIP与MTL水平高于无腹水者(P<0 05)。VIP、MTL随着肝功能分级的发展而逐步增加。结论 血浆SS、VIP与MTL在肝硬化门脉高压症的病理生理机制中起着重要作用。
钟学军吴战军孙延平隋瑞林王春梅徐岩
关键词:门脉高压症肝硬化血管活性肠肽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