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根

作品数:8 被引量:30H指数:4
供职机构:沈阳军区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辽宁省科技厅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5篇介入
  • 5篇介入治疗
  • 4篇动脉
  • 4篇动脉介入治疗
  • 4篇冠状
  • 4篇冠状动脉
  • 4篇冠状动脉介入
  • 4篇冠状动脉介入...
  • 2篇心肌
  • 2篇心肌梗死
  • 2篇血管
  • 2篇西洛他唑
  • 2篇疗效
  • 2篇经皮冠状动脉...
  • 2篇经皮冠状动脉...
  • 2篇急性心肌梗死
  • 2篇梗死
  • 1篇导管消融
  • 1篇电生理
  • 1篇电生理学

机构

  • 8篇沈阳军区总医...
  • 1篇大连医科大学...
  • 1篇东南大学
  • 1篇武警总医院
  • 1篇辽宁中医药大...
  • 1篇山西医科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解放军第30...
  • 1篇解放军254...

作者

  • 8篇李根
  • 6篇王耿
  • 4篇马蕊
  • 4篇周鹤
  • 4篇孔令东
  • 3篇韩雅玲
  • 2篇许国卿
  • 1篇张彤
  • 1篇杨桂棠
  • 1篇张国旭
  • 1篇柳景华
  • 1篇贾永平
  • 1篇李智
  • 1篇浦奎
  • 1篇王治国
  • 1篇马根山
  • 1篇张文文
  • 1篇郝珊瑚
  • 1篇金志清
  • 1篇王守力

传媒

  • 1篇中国介入心脏...
  • 1篇中华心血管病...
  • 1篇临床军医杂志
  • 1篇中国心脏起搏...
  • 1篇中国临床实用...
  • 1篇中华保健医学...

年份

  • 3篇2018
  • 3篇2017
  • 2篇2016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聚合物涂层可降解钴铬合金西罗莫司(雷帕霉素)洗脱支架(EXCEL2)治疗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有效性与安全性:CREDIT研究亚组分析被引量:6
2018年
目的通过对CREDITⅡ、Ⅲ研究中的糖尿病亚组资料进行分析,探讨第二代聚合物涂层可降解钴铬合金西罗莫司(雷帕霉素)洗脱支架(EXCEL2)在糖尿病患者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入选了CREDITⅡ、Ⅲ研究中置入EXCEL2支架的所有患者。主要终点为24个月的靶病变失败,以心源性死亡、靶血管心肌梗死和临床驱动的靶病变血运重建为复合终点。次要终点为患者相关复合终点,包括全因死亡、心肌梗死和血运重建。结果入选828例患者24个月随访率99.5%,糖尿病组与非糖尿病组比较,主要终点事件发生率(P>0.05)及次要终点发生率[全因死亡(2.5%比1.4%,P=0.290)、心肌梗死(7.5%比5.0%,P=0.215)、任何血运重建(5.0%比3.9%,P=0.533)以及支架内血栓形成(0.6%比0.5%,P=0.577)],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EXCEL2支架可降低糖尿病患者术后支架内再狭窄、靶病变血运重建率及支架内血栓形成风险,且不劣于非糖尿病患者。
王耿李根刘惠亮柳景华贾永平马根山周旭晨王守力浦奎韩雅玲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合并急性冠脉综合征疗效观察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MHD)合并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8年1月至2014年7月沈阳军区总医院血液透析科收治的100例MHD合并ACS患者,随机分为介入治疗组50例及对照组50例。介入治疗组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服用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行抗血小板治疗;对照组只服用阿司匹林行抗血小板治疗。两组研究终点为1年的患者水平复合终点(Po CE),次要研究终点为患者1年主要出血(TIMI分级)、血栓事件、心脑血管原因再住院次数及心脏超声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1年随访。两组Po CE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介入治疗组患者因心血管事件再住院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主要出血事件及血栓事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介入治疗组LVEF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MHD合并ACS,可明显改善症状,减少心绞痛发作及因心血管事件再入院次数,提高患者生存质量,且双联抗血小板治疗未增加主要出血的风险。
葛香妍王耿曹宁马蕊周鹤李智李根
关键词:维持性血液透析急性冠脉综合症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支架长度对STEAMI患者急诊介入治疗后无复流/慢血流发生的影响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观察接受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AMI)患者,不同长度支架对患者无复流/慢血流发生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5月-2015年11月于全国军队医院急诊诊断为STEAMI并行急诊PCI的患者2 919例,按植入支架总长度(L)分成3组,观察患者术中无复流/慢血流现象的发生及住院期间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发生情况。结果 STEAMI患者急诊PCI后无复流/慢血流的发生率为16.4%,其中A组发生率为13.4%,B组发生率为15.4%,C组发生率为21.7%,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住院期间MACE总的发生率为6.4%,A、B、C 3组的MACE发生率分别为6.2%、6.1%、7.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TEAMI患者急诊PCI后,无复流/慢血流的发生率可能与支架总长度有关。
孔令东王耿马蕊周鹤李根
关键词: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
比伐芦定在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介入治疗中应用的疗效被引量:12
2018年
目的探讨比伐芦定在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CTO)病变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中应用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入选2015年9月至2016年12月在沈阳军区总医院经冠状动脉造影或CT血管成像证实的CTO病变患者74例。将入选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普通肝素组(冠状动脉造影前经鞘管注射普通肝素5 000 U,PCI前按100 U/kg经静脉补充普通肝素,共38例)和比伐芦定组(冠状动脉造影前经静脉推注比伐芦定0.75 mg/kg,然后以1.75 mg·kg-1·h-1持续静脉滴注至手术结束后至少2 h,共36例)。术中检测活化凝血时间(ACT)值,使其维持在250~350 s。观察两组患者围手术期发生的不良事件,包括出血、冠状动脉无复流/慢血流和接触性血栓。术后随访1年,观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包括再发心绞痛、心力衰竭、靶血管再次血运重建、心原性死亡、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和卒中)的发生率。结果两组间的基线资料和PCI情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围手术期,比伐芦定组出血事件发生率低于普通肝素组[5.6%(2/36)比23.7%(9/38),P=0.028]。比伐芦定组术中冠状动脉无复流/慢血流发生率低于普通肝素组[0比15.8%(6/38),P=0.025]。比伐芦定组与普通肝素组间的接触性血栓[8.3%(3/36)比0,P=0.110]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1年内,比伐芦定组和普通肝素组均未出现心原性死亡和非致死性心肌梗死,两组之间的MACE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1.1%(4/36)比21.1%(8/38),P=0.246]。结论冠状动脉CTO病变患者在PCI术中应用比伐芦定抗凝,能够降低围手术期出血和无复流/慢血流发生率,同时不增加术后1年发生MACE的风险。
孔令东王耿韩雅玲李根李馨妍刘柱秀陶杰李毅
关键词:冠状动脉疾病抗凝药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影响分化型甲状腺癌发生肺转移的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探讨分化型甲状腺癌(DTC)肺转移的相关影响因素,以早期对肺转移进行诊断。方法选取2016年7月至2018年6月沈阳军区总医院核医学科收治的405例DTC患者,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与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临床病理类型、职业、环境状况、原发灶大小、促甲状腺激素(TSH)抑制情况、基因突变等。进行log-rank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根据多因素回归分析的结果建立回归方程,最后再对方程的预测正确率进行检验。结果405例DTC患者中,肺转移68例。单因素分析显示,吸烟及二手烟暴露情况、职业暴露史、体质量指数、病理类型、原发灶数目、甲状腺外组织侵犯、纵隔淋巴结转移是影响DTC肺转移的7个显著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显示,病理类型、原发灶数目、纵隔淋巴结转移及体质量指数是影响DTC肺转移的独立因素(P〈0.05)。结论病理类型、原发灶数目、纵隔淋巴结转移及体质量指数是影响DTC肺转移的相关因素。针对此类患者,临床上要加强重视,完善定期复查和随访工作。
纪立秋王治国张彤张文文葛香妍李根张国旭郝珊瑚
关键词:分化型甲状腺癌甲状腺癌肺转移肿瘤转移
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射频导管消融时不同X线体位对靶点至希氏束距离的影响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探讨在何种影像体位下慢径消融靶点至His束的距离最远,以提高手术安全性,降低房室传导阻滞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方法入选连续30例经常规电生理检查明确诊断为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的患者,并接受射频导管消融房室结慢径治疗成功的病例,比较传统右前斜位(RAO)30°投照体位,与RAO 30°+足位(CAUD)10°和RAO 30°+CAUD 15°时,Koch三角的高度(CSo-HIS)和有效慢径消融区域与HIS束的直线距离(ABL-HIS)。结果 30例AVNRT患者,在RAO30°、RAO 30°+CAUD10°和RAO 30°+CAUD 15°时,ABL-HIS距离分别为(13.6±1.8)、(18.8±3.5)和(17.5±3.1)mm,且ABL-HIS的距离与CSo-HIS高度成正比(r=0.503,P=0.005)。(1)当心胸比率≥0.5时,ABL-HIS的距离分别为(13.4±1.0)、(15.7±1.7)、(18.3±3.7)mm;CSo-HIS高度分别为(21.9±1.3)、(25.5±2.2)、(29.5±5.1)mm;(2)当心胸比率<0.5时,ABL-HIS的距离分别为(13.8±2.3)、(21.6±1.8)、(16.8±2.3)mm;CSo-HIS高度分别为(19.7±2.2)、(28.5±4.7)、(25.3±4.5)mm。结论在AVNRT房室结慢径的射频导管消融中:(1)ABL-HIS距离与CSo-HIS高度成正比,与性别、年龄、身高、体重、体重指数无关;(2)采用RAO 30°+足位10°~15°在绝大多数患者中优于传统的RAO 30°体位。
李根金志清王祖禄梁明杨桂棠梁延春韩雅玲
关键词:电生理学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X线影像投照体位射频导管消融
西洛他唑联合替格瑞洛对接受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安全性和有效性分析
马蕊王耿李根周鹤许国卿孔令东
西洛他唑联合替格瑞洛对急性心肌梗死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安全性和有效性分析
马蕊王耿李根周鹤许国卿孔令东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