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新丽
- 作品数:8 被引量:20H指数:2
- 供职机构:周口市中心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血小板减少症的病因和临床特征分析被引量:8
- 2021年
- 目的探讨血小板减少症的病因,以及患者临床特征和实验室指标在病因判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周口市中心医院2018年2月至2019年8月初诊的血小板减少症患者807例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和血常规、凝血功能指标检查结果。结果血小板减少症的主要病因为肝脏疾病、血液系统疾病和感染性疾病,所占比例分别为37.2%、26.1%和14.1%。肝脏疾病组脾大、出血发生率高于血液系统疾病组和感染性疾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液系统疾病组皮肤瘀斑发生率高于感染性疾病组、肝脏疾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性疾病组发热发生率高于血液系统疾病组、肝脏疾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脏疾病组和感染性疾病组凝血功能异常发生率高于血液系统疾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性疾病组白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水平高于肝脏疾病组和血液系统疾病组,而血液系统疾病组血小板计数(PLT)水平低于肝脏疾病组和感染性疾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液系统疾病组PLT水平多为重度降低,肝脏疾病组、感染性疾病组PLT不同降低程度患者所占比例相近。结论血小板减少症的病因较多,以肝脏疾病、血液系统疾病和感染性疾病为主。重视血常规、凝血功能等的检查结果,结合患者的临床特征进行综合分析,可为病因判断提供思路。
- 张新丽朱昕赟
- 关键词:血小板减少症血常规凝血功能
- CD4^(+)/CD8^(+)比值、PCT、CRP水平与感染性休克患者疾病转归的关系被引量:8
- 2023年
- 目的 探讨CD4^(+)/CD8+比值、血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水平与感染性休克患者疾病转归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9年8月至2021年8月于该院就诊的214例感染性休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转归情况将其分为病死组62例,生存组152例,统计两组临床资料及入院时、治疗48 h后CD4^(+)/CD8+比值、血清PCT、CRP水平,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感染性休克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及曲线下面积(AUC)分析治疗48 h后CD4^(+)/CD8+比值、血清PCT、CRP对感染性休克患者病死的预测价值。结果 两组在有无糖尿病史,是否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真菌感染、急性肾损伤(AKI),有无抗凝治疗,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Ⅱ评分,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评分,以及入院时、治疗48 h后CD4^(+)/CD8+比值、血清PCT、CRP水平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合并真菌感染、AKI、ARDS及治疗48 h后CD4^(+)/CD8+比值、血清PCT、CRP为感染性休克患者病死的重要影响因素(P<0.05);经ROC曲线分析可知,治疗48 h后CD4^(+)/CD8+比值、血清PCT、CRP水平预测感染性休克患者病死的AUC分别为0.872、0.834、0.796,联合预测的AUC(0.927)大于单项指标(P<0.05)。结论 CD4^(+)/CD8+比值、PCT、CRP水平变化为感染性休克患者疾病转归的重要影响因素,临床可通过联合检测其水平变化并结合是否合并真菌感染、AKI、ARDS针对性制订治疗方案,以改善预后。
- 卢东方张新丽武娟杨柯
- 血清GHRP、sCD40L、CRP水平联合检测对重症肺炎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分析
- 2024年
- 目的 分析血清生长激素释放肽(GHRP)、可溶性CD40配体(sCD40L)、C-反应蛋白(CRP)水平联合检测对重症肺炎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22年11月至2023年10月,周口市中心医院收治的重症肺炎患者为研究组(n=100),另选取同期非重症肺炎患者为对照组(n=100)。根据28 d预后情况将重症肺炎患者分为预后良好及预后不良两种情况。对比入院时2组血清GHRP、sCD40L、CRP水平,不同预后患者临床一般资料及血清各指标水平,分析重症肺炎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以及入院时血清各指标水平联合检测对重症肺炎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 研究组入院时血清GHRP、sCD40L、CRP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预后不良患者血清GHRP、sCD40L、CRP、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APACHEⅡ)评分、肺部感染评分(CPIS)、CD64指数水平及机械通气例数均高于预后良好患者;入院时血清GHRP、sCD40L、CRP、NLR、CD64、APACHEⅡ评分、CPIS、机械通气均为重症肺炎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P<0.05);入院时血清GHRP、sCD40L、CRP联合检测对预测重症肺炎预后不良的AUC为0.782。结论 血清GHRP、sCD40L、CRP水平联合检测对预测重症肺炎患者预后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可辅助临床诊疗。
- 刘宇张新丽
- 关键词:可溶性CD40配体C-反应蛋白重症肺炎
- 河南某医院21例诺卡菌病临床特征及耐药性分析
- 2025年
- 目的 分析诺卡菌病的临床特点和诺卡菌的耐药性,以提高该病临床诊断和治疗的准确性。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9—2023年周口市中心医院确诊为诺卡菌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和药敏试验数据,分析其临床特征、细菌药敏结果及治疗与转归。结果 21例诺卡菌病患者,男9例,女12例,年龄2~91岁,肺诺卡菌病15例,其次为皮肤软组织感染、胸膜炎、淋巴结炎和播散性诺卡菌病,有15例患者存在基础疾病。实验室检查可见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比值、红细胞沉降率、 C 反应蛋白和降钙素原升高。21株诺卡菌中圣乔治诺卡菌4株,巴西诺卡菌、脓肿诺卡菌、亚洲诺卡菌、豚鼠耳炎诺卡菌和北京诺卡菌各2株,脓液诺卡菌、星型诺卡菌、皮疽诺卡菌、肺炎诺卡菌和天美诺卡菌各1株,仅鉴定到诺卡菌属2株。21株诺卡菌对利奈唑胺、阿米卡星和复方磺胺甲噁唑敏感率最高,均为100%,其次是头孢噻肟、莫西沙星、亚胺培南和头孢曲松,对头孢吡肟、米诺环素、环丙沙星和克拉霉素敏感率较低。不同诺卡菌种的抗生素敏感性存在差异。21例诺卡菌病患者中,2例转院,2例死亡,2例治疗措施不明确;15例使用抗菌药物治疗后好转,其中在磺胺类基础上联合其他抗菌药物治疗11例,使用其他抗菌药物治疗4例。结论 诺卡菌病多见于有基础疾病和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临床特征复杂多样,且不同诺卡菌种对抗生素的敏感性存在差异,需要实验室提供给临床准确的菌种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以选择有效的抗生素治疗方案。
- 梁冰袁文清赵亮张新丽胡春霞胡敬华王海潮
- 关键词:诺卡菌诺卡菌病耐药性
- 血清CA50和MIC-1及TK1水平对结直肠癌诊断价值及其与肿瘤恶性程度关系
- 2022年
- 目的探讨血清糖原蛋白50(CA50)、巨噬细胞抑制因子1(MIC-1)、胸苷激酶1(TK1)水平与结直肠癌病情的关系,以期为临床早期诊断、评估病情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9-08-05-2021-08-05周口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28例结直肠癌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院同期64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入院后均进行血清学相关指标检测,比较2组间及不同临床分期、有无淋巴结转移患者血清CA50、MIC-1、TK1水平,logistic回归方程分析上述指标与结直肠癌临床分期关系,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及ROC下面积(AUC)分析血清CA50、MIC-1、TK1水平对结直肠癌的诊断价值。结果对照组血清CA50、MIC-1、TK1水平分别为9.58IU/mL、424.73ng/L、1.25pmol/L,观察组分别为72.48IU/mL、966.28ng/L、3.38pmol/L,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均P<0.05。T_(4)期患者CA50、MIC-1、TK1水平分别为85.54IU/mL、1173.27ng/L、4.15pmol/L,T_(3)期分别为68.32IU/mL、895.34ng/L、3.17pmol/L,T_(1)~T_(2)期分别为59.67IU/mL、770.89ng/L、2.57pmol/L,T_(4)期>T_(3)期>T_(1)~T_(2)期,均P<0.05。N_(2)期患者血清CA50、MIC-1、TK1水平分别为87.37 IU/mL、1241.25ng/L、4.28pmol/L,N_(1)期分别为73.15IU/mL、917.53ng/L、3.45pmol/L,N_(0)期分别为65.26IU/mL、765.63ng/L、3.03pmol/L,N_(2)期>N_(1)期>N_(0)期,均P<0.05。logistic回归方程分析结果显示,血清CA50、MIC-1、TK1水平与结直肠癌临床分期呈正相关,OR(95%CI)分别为11.079(5.252~23.373)、12.886(6.259~26.528)、9.681(4.963~18.884),均P<0.001。血清CA50、MIC-1、TK1水平对结直肠癌诊断AUC分别为0.832、0.873、0.806,联合诊断AUC为0.926,大于任一单一指标诊断。结论血清CA50、MIC-1、TK1对于结直肠癌具有较高诊断价值,临床可通过联合检测进行早期筛查及恶性程度评估,为制定相应治疗方案提供可靠依据。
- 卢东方张新丽武娟杨柯
- 关键词:结直肠癌胸苷激酶
- 未成熟粒细胞百分比在预测儿童急性阑尾炎严重程度中的临床价值
- 2024年
- 目的:探讨未成熟粒细胞百分比(IG%)及其他炎症指标联合检测在评估儿童急性阑尾炎(AA)严重程度中的临床价值。方法:纳入2022年6月—2023年8月行手术治疗的AA患儿201例,其中单纯性阑尾炎105例(ASA组),复杂性阑尾炎96例(ACA组)。比较两组白细胞(WBC)、中性粒细胞计数(ANC)、淋巴细胞计数(ALC)、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IG%、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等指标的差异,Logistic回归分析构建回归模型,并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各指标及回归模型对ACA的诊断价值。另外,纳入2023年9月—2024年2月的AA患儿156例为验证队列,对Logistic模型进行验证,并用ROC曲线分析该模型对于ACA的诊断价值。结果:ACA组IG%、WBC、ANC、NLR、PCT、CRP和PLR水平均高于ASA组(P均<0.05),ALC水平低于ASA组(P=0.003)。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IG%、NLR和CRP是诊断儿童ACA的影响因素(P均<0.05),以此建立模型,以模型判断ACA的预测概率和单个炎症指标绘制ROC曲线,该模型预测概率和IG%、NLR、CRP的AUC分别为0.868和0.821、0.691和0.7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通过独立队列验证Logistic模型,AUC为0.872,模型拟合较好,敏感度为90.0%,特异度为75.6%。结论:IG%可作为早期鉴别儿童ASA和ACA的重要指标,包括IG%、NLR、CRP这3项炎症标志物的Logistic回归模型对儿童ACA有良好的临床诊断价值。
- 张新丽李凯江赵蒲宇赵亮梁冰卢东方施玉成
- 关键词:急性阑尾炎炎症标志物
- 白蛋白-胆红素评分对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短期预后的评估价值被引量:2
- 2022年
- 目的 探讨影响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HBV-DeCi)患者短期预后的危险因素,并评估白蛋白-胆红素(ALBI)评分的预测能力。方法 回顾性分析174例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90 d临床转归分为生存组和病死组。运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衡量ALBI评分、肝功能评分(Child-Pugh)及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对HBV-DeCi患者的预后判断能力。结果 ALBI评分、Child-Pugh评分、MELD评分、上消化道出血是HBV-DeCi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ALBI预测死亡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778(95%CI:0.708~0.837),与Child-Pugh[0.827(95%CI:0.762~0.880)]、MELD[0.848(95%CI:0.786~0.898)]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除Child-Pugh评分和MELD评分外,ABLI可作为预测HBV-DeCi患者短期预后不良的有效工具,从而协助临床医生制定诊疗方案。
- 张新丽卢东方朱昕赟
- 关键词:短期预后
- IFN-γ释放实验和结核抗体检测在肺结核诊断中的临床价值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探讨IFN-γ释放实验(IGRA)和结核抗体检测在肺结核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4月至2016年3月该院确诊的158例肺结核患者(肺结核组)及162例其他呼吸道疾病患者(对照组)为研究对象,进行IGRA实验和结核抗体检测,比较2种方法检测2组患者的阳性率结果。结果 IGRA实验和结核抗体检测在肺结核组的阳性率分别为80.38%(127/158)和50.63%(80/158),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分别为6.008和132.662,P<0.05)。IGRA实验与结核抗体检测结果的符合率为44.94%,IGRA检测阳性率高于结核抗体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16,P<0.05)。IGRA实验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率分别为80.38%、83.95%、83.01%、81.44%、82.19%,结核抗体检测分别为50.63%、62.96%、57.14%、56.67%和56.88%。结论 2种检测方法为肺结核诊断提供有效的实验数据,IGRA实验具有更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但费用较高,尚不能大规模应用于临床。
- 范慧洁张新丽
- 关键词:结核抗体肺结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