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菊芬
- 作品数:4 被引量:15H指数:2
- 供职机构:东南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东南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近10年巨大儿临床资料分析被引量:5
- 2013年
- 目的:探讨东南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我院)近10年巨大儿的出生情况及变化趋势,分析发生巨大儿的高危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到2011年我院妇产科巨大儿出生情况。选择出生时体重≥4 000 g的485例新生儿作为观察组,计算巨大儿的发生率,随机选择出生体重<4 000 g的新生儿50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平均孕周、孕妇年龄、新生儿评分、分娩方式、产后出血发生率,分析巨大儿发生的相关因素及高危因素。结果:10年间我院巨大儿平均发生率7.32%,巨大儿的年发生率在5.09%~8.46%之间,巨大儿发生在孕37周以后。观察组男婴出生率、手术分娩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近10年我院巨大儿出生率无明显增加趋势;新生儿性别及孕周与巨大儿发生有关;巨大儿的发生增加母婴并发症。
- 吴菊芬白淑芬王效梅杨立新
- 关键词:巨大儿发生率
- 护理质量指标建立和改进在降低产后出血率中的作用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探讨产后出血相关护理质量指标建立和持续改建在降低产妇产后出血率的中的作用。方法运用文献回顾、专家咨询法建立5项产后出血护理相关质量评价指标,包括产后出血高危风险识别率、出血观察及时率、产程处理规范率、护士急救技能合格率、出血量评估准确率。将改进前(2015年7月)的126例孕产妇设为对照组,实施改进后(2015年8—12月)的孕产妇715例设为实验组。对比2组产后出血护理相关质量评价指标的评定结果和产后出血发生率。结果与改进前相比,实施改进措施后护士对产妇产后出血高危风险识别率、病情观察及时率、产程处理规范率、护士急救技合格率、出血量评估的准确率均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实验组产后出血发生率为8.67%,低于对照组的14.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质量指标的建立和持续改进能降低产后出血风险,提高护理人员产后出血护理管理水平。
- 曹慧吴菊芬訾涔夏春香
- 关键词:产后出血
- 乙肝母婴阻断产妇产后护理中回奶管理的应用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探讨回奶管理在乙肝母婴阻断产妇产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不宜哺乳的乙肝母婴阻断产妇2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10例。对照组常规产后护理,观察组给予回奶管理,成立回奶管理小组,对产妇进行评估并制定个体化喂养方案。观察产妇产后3 d和5 d时回奶效果,记录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后3 d和5 d时回奶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后乳房肿胀、乳房硬结和疼痛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对乙肝母婴阻断产妇产后进行回奶管理,能有效缓解乳房胀痛,促进回奶效果。
- 曹慧吴菊芬
-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母婴阻断乳房胀痛
- 品管圈活动在传染病医院产房提高乙肝产妇待产服务满意度中的应用被引量:6
- 2017年
-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传染病医院产房提高乙肝产妇待产服务满意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由产房助产士自发报名,由护士长和圈长筛选圈员组成品管圈小组,选定"提高待产服务满意度"为活动主题,通过计划拟定、现状把握、目标设定、解析、对策拟定、实施与检讨、效果确认、进一步标准化和检讨改进开展品管圈活动。结果:品管圈活动开展后,传染病医院乙肝产妇待产服务满意度由原来的88.7分提升至94.1分,达到预期设定的目标。圈员的品管手法的应用、团队协作、专业技术、沟通协调能力、活动自信心和责任心、荣誉感得到显著提高。结论:应用品管圈能提高传染病医院产妇待产服务满意度,可加强助产士团队的协作精神,强化助产专业知识技术,促进传染病医院产房护理质量持续改进。
- 訾涔吴菊芬冯榕丽
- 关键词:产房品管圈满意度待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