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桂云

作品数:11 被引量:52H指数:5
供职机构:昆明市妇幼保健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手足
  • 3篇手足口
  • 3篇手足口病
  • 3篇小儿
  • 3篇患儿
  • 3篇急诊
  • 2篇预检分诊
  • 2篇门诊
  • 2篇静脉
  • 2篇急诊预检
  • 2篇急诊预检分诊
  • 2篇儿童
  • 2篇儿童早期
  • 2篇分诊
  • 2篇病毒
  • 2篇病情
  • 2篇病情分级
  • 2篇病情评估
  • 2篇病原学
  • 2篇肠道

机构

  • 10篇昆明市妇幼保...
  • 2篇昆明市儿童医...
  • 1篇昆明医科大学

作者

  • 10篇杨桂云
  • 4篇李秀芳
  • 2篇李国防
  • 2篇王煜
  • 2篇刘春明
  • 2篇王瑜
  • 1篇朱彤
  • 1篇张倩
  • 1篇王俊红
  • 1篇王梅
  • 1篇马秀丽
  • 1篇唐铭
  • 1篇董丽
  • 1篇李金华
  • 1篇顾雯婷
  • 1篇沈振红
  • 1篇李文竹
  • 1篇宋光
  • 1篇何萍

传媒

  • 2篇中国现代药物...
  • 2篇昆明医科大学...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云南医药
  • 1篇中国医药指南
  • 1篇护理实践与研...
  • 1篇全科护理
  • 1篇中国继续医学...

年份

  • 2篇2021
  • 2篇2018
  • 2篇2011
  • 2篇2010
  • 2篇2009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胎膜早破孕妇宫颈分泌物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医院感染控制被引量:11
2010年
目的探讨胎膜早破孕妇宫颈分泌物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与医院感染的关系,从而预防医院感染的发生。方法选择2007年1~8月在医院待产或临产前发生胎膜早破者374例宫颈分泌物,与2008年1~8月在医院待产或临产前发生胎膜早破者421例宫颈分泌物做细菌培养,对照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率。结果2007年1~8月的孕妇宫颈分泌物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5株,检出率为1.34%;2008年1~8月的孕妇宫颈分泌物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24株,检出率为5.70%。结论发生胎膜早破与宫颈分泌物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携带等因素有关,而金黄色葡萄球菌与医院感染有密切关系,应针对感染原因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
王煜董丽杨桂云
关键词:胎膜早破宫颈分泌物金黄色葡萄球菌医院感染
汽车尾气引起CO中毒患儿抢救与护理体会
2011年
目的探讨汽车尾气引起CO中毒患儿抢救与护理方法。方法分析总结笔者所在医院1例汽车尾气引起CO中毒患儿的抢救与护理过程。结果患儿经过积极抢救和全面护理痊愈出院。结论对急性中毒患儿正确、及时的抢救与护理是抢救患儿生命的关键,针对不同中毒原因和患儿的病情,制定相应的急救措施和护理方法尤为重要。
朱彤杨桂云马秀丽王梅李金华顾雯婷
关键词:急性CO中毒急救措施护理体会
小儿头皮静脉穿刺两种固定方法的效果观察被引量:7
2009年
[目的]探讨头皮静脉穿刺固定方法,降低小儿静脉复穿率。[方法]将在我院门诊进行头皮静脉穿刺输液的1 000例患儿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新法固定,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固定,观察两组患儿胶布脱离皮肤及针头脱出血管外情况。[结果]两组患儿胶布脱离皮肤、针头脱出血管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固定方法能减少胶布脱落,减少针头脱出及漏液,减少复穿率,有效提高静脉输液成功率。
杨桂云王瑜王煜
关键词:头皮静脉穿刺
静脉留置针在门诊小儿输液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探讨保证门诊小儿静脉留置安全的方法。方法102例患儿按年龄段分为3组,学龄前及学龄期儿童(3~12周岁)12人为C组,采用手背静脉留置;婴幼儿90例分为A、B两组,均采用头皮静脉留置,采用相同的材料和方法进行静脉留置;观察发生脱出、外渗、阻塞和静脉炎的例数。结果102例观察对象中,C组无一例发生套管脱出、阻塞、液体外渗及静脉炎;A、B两组比较,发生套管脱出例数,有显著差异(P<0.05),外渗、阻塞、静脉炎发生例数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士严格执行各项操作规程;加强健康宣教,指导家长做好家庭护理;根据不同年龄段孩子特点及各个孩子的具体情况,选择性地进行静脉留置,可保证门诊小儿静脉留置安全。
杨桂云王瑜沈振红李国防
关键词:静脉留置针门诊小儿并发症安全性
门诊334例手足口病患儿的健康教育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消除家长紧张、焦虑心理,积极配合诊治和隔离,防止交叉感染及疫情扩散。方法采取语言、文字、影像等健康教育形式,对手足口病患儿和家长进行预防知识、消毒隔离、居家治疗和护理的健康教育。结果家长积极配合诊治和隔离,均在门诊治愈,无病情加重病例,无院内交叉感染。结论有效的健康教育,可有利于患儿的康复、防止交叉感染及手足口病的传播。
杨桂云
关键词:手足口病健康教育
昆明市妇幼保健院2014~2018年门急诊手足口病的病原构成变化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通过对昆明市妇幼保健院手足口病病原构成观察,了解肠道病毒EV71疫苗接种后免疫保护情况;为肠道病毒EV71疫苗接种推广提供临床客观依据。方法采集2014年1月至2018年12月间到昆明市妇幼保健院门急诊就诊临床确诊手足口病患儿的粪便标本,进行肠道病毒EV71,柯萨奇病毒A组16型,肠道病毒通用型PCR检测。按照是否接种肠道病毒EV71型灭活疫苗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比较2组EV71及非EV71型病原构成比;同时把是否EV71感染作为因变量,是否接种疫苗,性别和年龄作为自变量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感染肠道病毒EV71构成比分别为0.6%、15%,2组之间存在差异(χ^(2)=27.088,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只有是否接种疫苗为影响因素,接种疫苗为保护因素,接种疫苗者对EV71保护率达96.8%。结论昆明市妇幼保健院门急诊手足口病患儿中接种肠道病毒EV71灭活疫苗者感染肠道病毒EV71的构成比低于未接种者,推广疫苗接种对人群预防EV71感染引起的手足口病有很好的效果。
李秀芳王艳刘春明代大春杨桂云
关键词:手足口病肠道病毒EV71病原学构成比
改良儿童早期预警评分在急诊预检分诊及病情分级中的应用被引量:20
2018年
目的探讨改良儿童早期预警评分(modified pediatric early warning score,MPEWS)在急诊预检分诊及病情分级中的意义.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8年1月来昆明市妇幼保健院急诊室就诊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要求现场采集相关数据,急诊分诊护士对就诊患儿进行MPEWS评分,医师就诊按5级病情分级法对患儿进行病情评估和分级,寻求MPEWS评分值与病情危重程度的关联度.结果 MPEWS评分与病情分级之间存在相关性(rs=-0.630,P<0.001),MPEWS评分越高,病情分级等级越低,病情严重程度更高.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0.996,90%可信区间为0.993~0.999(P<0.05),说明MPEWS评分对重症患儿的判断有统计学意义.最佳临界值为4.5分,此时敏感度为96.0%,特异度为99.9%.结论 MPEWS评分对急诊预检分诊及评估儿科急诊患者病情、及时识别危重患儿有一定价值.
王艳李秀芳何利平代大春杨桂云唐铭
关键词:急诊病情分级病情评估
改良儿童早期预警评分在急诊预检分诊中的应用被引量:7
2018年
目的探讨改良儿童早期预警评分(modified pediatric early warning score,MPEWS)在急诊预检分诊中的意义。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8年2月来我院就诊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要求现场采集相关数据,分诊护士对就诊患儿进行MPEWS评分,医师就诊时对患儿进行病情评估和分级,寻求MPEWS评分值与病情急重程度的关联度。结果 MPEWS评分与病情分级之间存在相关性(rs=-0.629,P<0.001),MPEWS评分越高,病情分级等级越低,病情越急重。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0.975,可信区间为0.972~0.977(P<0.05),说明MPEWS评分对急诊患儿的判断有统计学意义。最佳临界值为1.5分,此时敏感度为93.9%,特异度为99.5%。结论 MPEWS评分对儿童预检分诊,识别急诊患儿有一定价值。
李秀芳刘春明王艳代大春杨桂云王俊红
关键词:急诊预检分诊病情分级病情评估
7例热性惊厥患儿静脉推注安定出现热原样反应的原因分析及对策被引量:5
2011年
目的:探讨热性惊厥患儿静脉注射安定出现热原样反应的原因,提出相应对策,确保患儿用药安全。方法:通过收集临床资料、观察护士操作、查阅文献等方法,对2002年6月~2011年2月急诊救治的热性惊厥患儿静脉注射安定后出现热原样反应的原因进行分析。结果:药液配制不当、护理人员操作不当以及使用器具不当等因素,使药液中的致热物质直接注入人体而发生热原样反应。结论:改进配制方法,规范护理操作,使用药物终端过滤器,根据患儿的年龄、病情及药物性质调整输注速度,可有效减少热原样反应的发生。
杨桂云宋光李国防何萍李文竹
关键词:热性惊厥小儿热原样反应
昆明市妇幼保健院肠道病毒EV71疫苗接种后手足口病病原构成变化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通过观察疫苗接种前后我院手足口病病原构成变化,了解肠道病毒EV71疫苗接种后免疫保护情况,为肠道病毒EV71疫苗接种推广提供临床客观依据。方法以疫苗投入使用的2016年为分界点,选择昆明市妇幼保健院2014、2015年确诊为手足口病且已行病原学检查的患儿为对照组,2017、2018年确诊手足口病且行病原学检查患儿为观察组。比较2组肠道病毒EV71的感染率;同时把是否EV71感染作为因变量,是否接种疫苗,性别和年龄作为自变量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男童观察组和对照组肠道病毒EV71感染率分别为2.1%、18%,2组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χ2=21.269,P<0.05);女童观察组和对照组肠道病毒EV71感染率分别为0.9%、17.3%,2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953,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肠道病毒EV71感染率分别为1.6%、17.7%,2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1,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只有是否接种疫苗为影响因素,接种疫苗为保护因素,接种疫苗者感染EV71的可能性是不接种者的0.032倍。结论2016年接种肠道EV71灭活疫苗后,昆明市妇幼保健院就诊手足口病患儿中肠道病毒EV71病原构成比有下降,接种疫苗者感染EV71的可能性较不接种者小,疫苗接种对肠道病毒EV71感染引起的手足口病有很好的预防作用。
李秀芳王艳张倩代大春杨桂云
关键词:手足口病肠道病毒EV71病原学感染率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