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雅丽
- 作品数:2 被引量:8H指数:2
- 供职机构:山西省儿童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双手-臂强化训练对偏瘫型脑瘫患儿上肢功能的影响被引量:6
- 2016年
- 目的观察双手-臂强化训练(HABIT)对偏瘫型脑性瘫痪患儿上肢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6岁偏瘫型脑性瘫痪患儿2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治疗加常规作业治疗,观察组采用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加HABIT治疗。于治疗前和治疗3个月后(治疗后)采用Carroll上肢功能试验(UEFT)评估2组患儿患手的整体功能,同时采用PDMS-2量表的精细运动评估量表的抓握、视觉-运动整合测试对患儿的双手协作能力进行评价。结果治疗后,2组患儿各项评分与组内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的UEFT评分和PDMS-2量表视觉.运动整合评分分别为(42.76±1.78)分和(16.85±1.11)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ABIT训练可显著改善偏瘫型脑瘫患儿的.匕肢功能。
- 陈婷婷王振芳游石琼孟雅丽
- 关键词:脑性瘫痪上肢功能
- 任务导向训练治疗脑性瘫痪吞咽障碍患儿的疗效分析被引量:3
- 2021年
- 目的观察任务导向训练治疗脑性瘫痪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8月山西省儿童医院康复医学科诊治的脑性瘫痪吞咽障碍4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吞咽障碍训练,每日1次,每次30 min,包括面部按摩、口腔感觉刺激(每次刷擦4~5下,每次10 min)、口舌肌训练(每日1次,每次15 min);观察组给予吞咽障碍任务导向训练,该疗法以任务为导向,指导患儿探索和选择执行任务的动作,首先找到患儿存在的异常吞咽问题,通过观察和分析找出吞咽过程中的缺失部分和异常表现,确定一个目标,根据目标有针对性地制订具体方案及训练方法,并在训练过程中根据儿童完成任务的情况适时调整训练内容,包括训练的强度、难度、速度及重复次数(每日1次,每次30 min),共治疗6个月。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6个月后(治疗后),采用吞咽障碍调查量表(DDS)第二部分、洼田饮水试验及身高别体重Z(WHZ)评分分别对2组患儿吞咽状况及营养状况进行评估。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儿DDS评分为(9.19±2.08),明显低于组内治疗前,洼田饮水试验评分(1.78±0.76),明显低于组内治疗前,WHZ评分为(-0.65±0.52),明显高于组内治疗前;且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观察组DDS评分与洼田饮水试验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WHZ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任务导向训练可显著改善脑性瘫痪患儿的吞咽障碍。
- 陈婷婷王振芳赵伊婷孟雅丽
- 关键词:脑性瘫痪吞咽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