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红军
- 作品数:3 被引量:20H指数:2
- 供职机构:内蒙古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大鼠低氧性肺动脉高压的影响被引量:7
- 2014年
- 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移植对大鼠低氧性肺动脉高压(HPH)的影响。方法:体外分离、培养、鉴定SD大鼠骨髓MSCs、绿色荧光蛋白腺病毒标记MSCs细胞。将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NC组)8只、低氧性肺动脉高压组(HPH组)8只,低氧性肺动脉高压同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组(MSCs组)24只,低氧性肺动脉高压同时携带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MSCs移植组(VEGF+MSCs组)24只。采用常压间歇低氧法建立大鼠肺动脉高压模型,干细胞转染并行干细胞移植。观察大鼠平均肺动脉压力(mPAP),计算右心室肥厚指数(RVHI),显微镜下观察各组大鼠肺小动脉形态结构改变,并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干细胞移植7 d,14 d,28 d时腺病毒转染荧光标记的MSCs在肺小动脉分布及表现。结果:NC组28 d时mPAP(mmHg)为15.5±1.5,而HPH组、MSCs组及MSCs+VEGF组分别为26.1±1.9、21.6±2.7及20.1±2.9,均明显高于NC组(P<0.01),但MSCs组及MSCs+VEGF组较HPH组明显下降(P<0.01),MSCs组与MSCs+VEGF组无明显差别。NC组28 d时RVHI为0.28±0.02,而HPH组、MSCs组及MSCs+VEGF组RVHI分别为0.43±0.07、0.34±0.03及0.35±0.01,均明显高于NC组(P<0.01),但MSCs组及MSCs+VEGF组较HPH组明显下降(P<0.05),MSCs组与MSCs+VEGF组无明显差别。HPH组28 d时,肺小动脉管壁明显增厚,管腔明显狭窄、闭塞,内皮细胞不完整,而MSCs组血管壁较HPH组变薄,管腔通畅,内皮细胞完整性改善,MSCs组及MSCs+VEGF组的表现改变不明显。结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可改善肺小动脉血管重塑,从而部分逆转HPH的进程;而将VEGF与MSCs联合移植并未提高单纯MSCs移植的作用。
- 田红军杨敬平王秀香
- 关键词:低氧性肺动脉高压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干细胞移植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 基于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的社区获得性肺炎合并脓毒症患者血清脂质组学分析被引量:1
- 2022年
- 目的 高通量测试脂质在社区获得性肺炎合并脓毒症患者血液中的含量,筛选出可能作为社区获得性肺炎合并脓毒症诊断的生物标志物。方法 将我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确诊的社区获得性肺炎合并脓毒症患者30例及同时段健康体检志愿者16例纳入研究,对外周血进行质谱分析,检测脂质分子的类型、代谢产物的含量变化,并对相关的脂质代谢基因进行定量检测,通过统计学分析,评估脂质分子及相关代谢基因的变化对社区获得性肺炎合并脓毒症的诊断价值。结果 社区获得性肺炎合并脓毒症患者血浆中脂质分子LPA18:2、LPA20:4、LPC16:0、LPC18:2、LPE16:0、LPE18:2、LPE18:1、S1P、LPC18:1、LPC18:0及LPE18:0低表达且负相关(均P<0.004);Cer16:0、Cer18:0、Cer20:0高表达且正相关(均P<0.003)。LPA 18:2、LPA 18:0、LPE 18:1及LPE16:0与社区获得性肺炎合并脓毒症相关性较强,模拟预测的准确度为分别为:0.95、0.89、0.87及0.86。社区获得性肺炎合并脓毒症患者血浆中的脂质代谢相关基因ATX、LIPH、LPP、LPEAT2、PLA2表达变化显著(均P<0.001)。结论 LPA 18:2、LPA 18:0、LPE 18:1及LPE16:0及脂质代谢相关基因可作为筛查社区获得性肺炎合并脓毒症的候选分子标志物。
- 田红军徐喜媛吕娜杨敬平
- 关键词:液相色谱-质谱联用
- 内皮祖细胞移植对脓毒症大鼠的治疗作用被引量:12
- 2015年
- 目的:探讨内皮祖细胞(EPCs)移植在细菌内毒素脂多糖(LPS)所致脓毒症中的治疗作用。方法选择同遗传背景的清洁级雄性SD大鼠60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大鼠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EPCs移植组3组,每组20只。尾静脉注射LPS 5 mg/kg诱导脓毒症模型,对照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分离、培养、鉴定大鼠EPCs,用绿色荧光蛋白腺病毒转染标记EPCs。EPCs移植组于LPS注射后1 h经尾静脉注入荧光标记的EPCs悬液,活体成像仪及冰冻切片检测组织中荧光标记的EPCs表达。移植后7 d解剖大鼠经腹主动脉采血,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外周血白细胞介素(IL-6、IL-10)水平;取肺、肝及肾组织,检测各组织湿/干质量(W/D)比值,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各组织病理学改变,实时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各组织Toll样受体4(TLR4)mRNA表达。结果流式细胞仪检测培养第5代时EPCs细胞CD133、CD34的双标记阳性率为99.0%;将标记绿色荧光蛋白的EPCs移植给大鼠后,荧光显示EPCs主要集中在大鼠的胸腹部,血管附近荧光较强。EPCs移植可显著减轻脓毒症大鼠肺、肝及肾组织炎细胞浸润、细胞损伤。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外周血IL-6、IL-10水平明显升高,各器官组织W/D比值及TLR4 mRNA表达也明显升高。EPCs移植可显著降低模型大鼠外周血IL-6、IL-10水平〔IL-6(μg/L):2.127±0.118比2.664±0.438,IL-10(ng/L):24.5±3.9比31.5±3.8,均P<0.01〕,降低肺、肝及肾组织W/D比值(肺组织:4.68±0.24比5.48±0.15,肝组织:3.33±0.11比3.94±0.09,肾组织:4.08±0.20比4.84±0.21,均P<0.01),下调肺、肝及肾组织TLR4 mRNA表达(×10^3,肺组织:782±131比1136±126,肝组织:39.1±14.0比69.2±8.7,肾组织:52.2±15.2比83.5±17.1,均P<0.01)。结论 EPCs静脉移植后能成功到达脓毒症大鼠的肺、肝及肾组织,下调促炎�
- 徐喜媛杨敬平那仁格日勒乌日娜田红军宋慧芳王慧
- 关键词:内皮祖细胞干细胞移植脓毒症TOLL-LIKERECEP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