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涛
- 作品数:23 被引量:27H指数:2
- 供职机构:西南交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四川省杰出青年科技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相关领域:电气工程机械工程交通运输工程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 高温超导横向磁通磁悬浮直线电机仿真与实验研究
- 随着国家“十三五”科技创新规划纲要的颁布实施,以及中车计划开展600km/h的高速磁浮铁路项目攻关,标志着发展国际领先的高中速磁悬浮车已经成为现代轨道交通技术与装备的重点领域之一。本文拟联合高温超导磁悬浮技术与横向磁通原...
- 王志涛
- 关键词:高温超导体磁悬浮横向磁通直线电机
- 文献传递
- 一种城轨直线牵引电机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城轨直线牵引电机,其组成为:由高温超导材料叠绕在线圈骨架(2)上的多个跑道型线圈作为电机的励磁绕组(1),固定在与次级骨架(4)相连的低温容器(3)中,电机动子车体靠支撑柱与轨道(7)相连,励磁绕组(...
- 马光同张涵王志涛张卫华刘坤龚天勇李兴田杨晨周鹏博叶常青郭冀岭
- 文献传递
- 一种直线牵引用高温超导直线感应电机驱动装置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直线牵引用高温超导直线感应电机驱动装置,次级绕组采用高温超导线圈(102)置于次级铁芯(101)中且绕组按照相同间隔排列,各高温超导线圈(102)为闭合线圈,单独固定在次级铁芯(101)磁轭槽中;高温超导...
- 马光同李兴田张涵杨晨张卫华王志涛龚天勇
- 文献传递
- 基于场–路–运动耦合模型的超导电动悬浮列车特性研究被引量:18
- 2019年
- 基于动态电路理论,该文建立"8"字形零磁通轨道线圈无交叉连接超导电动悬浮列车系统中悬浮导向结构的等效电路模型,推导超导磁体与轨道线圈之间的时变互感计算公式,采用能量法求解列车的悬浮力、导向力及磁阻力;利用日本山梨磁浮试验线的实测数据对等效电路模型进行验证。在此基础之上,最后建立"8"字形零磁通轨道线圈交叉连接系统场–路–运动耦合模型,研究电动悬浮列车的动态运行特性,揭示电磁力随横向偏移、悬浮高度的变化规律,同时阐述轨道线圈感应电流的形成机理。文中的研究结论将为国内超导电动悬浮技术的发展提供重要参考。
- 王志涛蔡尧龚天勇刘康李婧马光同
- 一种抑制漏磁提高交变磁场传输效率的构造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抑制漏磁提高交变磁场传输效率的构造,基于变压器或互感器的总体结构,采用该构造制作的磁能传输装置的结构是:初级线圈(2)绕在铁芯(1)的一端,并且经过初级线圈接头(3)与交流电源相连;次级线圈(5)绕在铁芯...
- 马光同周鹏博王志涛
- 一种横向磁通高温超导磁悬浮直线电机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横向磁通高温超导磁悬浮直线电机,利用无背轭高温超导体在三相行波磁场中同时受到的法向斥力、横向恢复力与纵向推力实现悬浮、导向与驱动一体化。其组成为:横向线圈(1)绕在铁芯(2)上,多个铁芯(2)按垂直磁力线...
- 马光同王志涛张涵周鹏博杨晨李兴田龚天勇叶常青刘坤
- 文献传递
- 一种城轨直线牵引电机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城轨直线牵引电机,其组成为:由高温超导材料叠绕在线圈骨架(2)上的多个跑道型线圈作为电机的励磁绕组(1),固定在与次级骨架(4)相连的低温容器(3)中,电机动子车体靠支撑柱与轨道(7)相连,励磁绕组(1)...
- 马光同张涵王志涛张卫华刘坤龚天勇李兴田杨晨周鹏博叶常青郭冀岭
- 文献传递
- 一种大气隙谐振式直线感应电机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大气隙谐振式直线感应电机,利用初级绕组和次级绕组的谐振耦合,实现次级感应电流的最大化。其系统组成为:绕在定子铁芯(1)上的三相对称初级绕组(2)与初级补偿电容(3)串联,通入三相对称高频交流电,在气隙...
- 马光同王志涛杨晨周鹏博李兴田张涵龚天勇
- 文献传递
- 阵列式无线能量传输系统的准静态电磁特性被引量:1
- 2018年
- 磁耦合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技术作为一种实现非接触电能传输的新技术,由于其相对于松耦合感应技术具有高传输功率和远传输距离等优势,成为了目前电气工程领域的一大研究热点。针对电动汽车和轨道交通车辆等大功率对象动态无线充电的应用趋势,根据准静态下的麦克斯韦数学方程,利用有限元电磁仿真软件,建立了多发射线圈阵列式磁耦合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系统的三维仿真模型,通过实验测试验证了仿真模型的可靠性。在此基础上,通过有限元分析的方法研究了准静态下不同系统结构时接收端负载电压的稳定性及系统的电磁场分布特征,为电动汽车和轨道交通车辆动态无线充电系统结构的设计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 杨晨杨晨马光同周鹏博王志涛麦瑞坤
- 关键词:无线电能传输有限元分析
- 轴对称结构非接触供电动态特性研究被引量:1
- 2017年
- 采用仿真分析与实验验证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旋转状态下非接触传能系统的性能。利用两谐振线圈的电磁耦合,从理论上建立等效电路模型进行阻抗匹配。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了三维仿真模型,研究了不同旋转速度下,轴向间距、径向偏移以及倾斜角度对非接触能量传输系统性能的影响规律。同时利用搭建的实验平台进行稳态验证,与仿真结果对比,表明有限元仿真模型的有效性和准确性。最后,利用经过检验的仿真模型,研究了系统的瞬态特性以及磁场分布,证实改变旋转速度几乎不影响系统的传输功率,这为非接触传能技术应用于电机无刷励磁等旋转装置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 王志涛杨晨马光同李兴田周鹏博龚天勇张涵
- 关键词:非接触供电电磁耦合有限元仿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