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于云龙

作品数:2 被引量:13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〇七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胶质
  • 2篇胶质瘤
  • 1篇凋亡
  • 1篇调强
  • 1篇调强放疗
  • 1篇术后
  • 1篇替莫唑胺
  • 1篇子机
  • 1篇细胞
  • 1篇疗效
  • 1篇疗效观察
  • 1篇脑胶质瘤
  • 1篇脑胶质瘤术后
  • 1篇抗凋亡
  • 1篇胶质瘤干细胞
  • 1篇胶质瘤术后
  • 1篇放疗
  • 1篇分子
  • 1篇分子机制
  • 1篇干细胞

机构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2篇刘华亭
  • 2篇于云龙
  • 2篇王慧星
  • 2篇王家清

传媒

  • 1篇中国生化药物...
  • 1篇中国实用神经...

年份

  • 2篇2016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调强放疗联合替莫唑胺治疗脑胶质瘤术后残余病灶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1
2016年
目的探讨调强放疗(IMRT)联合替莫唑胺(TMZ)治疗脑胶质瘤术后残余病灶的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2-01—2014-02我院收治的脑胶质瘤患者6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IMRT联合TMZ治疗,对照组给予IMRT治疗。比较2组近期和远期临床疗效,并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有效率69.7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4.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688,P〈0.05);观察组半年生存率(78.79%)显著高于对照组(55.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39,P〈0.05);观察组1a生存率(63.63%)显著高于对照组(37.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84,P〈0.05)。2组Ⅲ、Ⅳ级恶心呕吐反应、骨髓抑制反应发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764,P〉0.05);2组均无严重放射性脑病发生。结论 IMRT联合TMZ治疗脑胶质瘤术后残余病灶,能够显著改善近期和远期临床疗效,且不良反应未明显加重,值得临床推广。
王家清于云龙王慧星刘华亭
关键词:脑胶质瘤调强放疗替莫唑胺
microRNAs224和21对人胶质瘤干细胞存活的影响及相关的分子机制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探讨microRNAs 224和21对人胶质瘤干细胞存活的影响及相关的分子机制。方法 q PCR检测恶性胶质瘤样品、人GBM干细胞、人工建立的GBM干细胞系和人体组织中microRNAs的失调表达情况。GBM神经球干细胞系、GBM干细胞系(0822、0308和A172)、人工建立的细胞系U373及永生化人星形胶质细胞分别转染miR-21,miR-224模拟物或抑制剂,然后通过膜联蛋白Ⅴ染色及Caspase 3/7活性检测细胞凋亡,活细胞计数检测细胞生长情况。利用Target Scan生物学软件预测miR-21和miR-224的靶基因,并利用荧光素酶报告检测microRNAs对Bim基因的靶向作用。Western blot检测细胞转染miR-21或miR-224模拟物或抑制剂后对Caspase 3,Caspase 9及Bim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 q PCR检测结果表明,GSC、人肿瘤组织和GBM神经球干细胞中,miR-21和miR-224显著上调表达(P<0.05)。细胞凋亡和细胞生长检测结果表明,miR-224和miR-21能调控GSC细胞凋亡和生长。靶基因预测分析Caspase 3,Caspase 9和Bim 3'-UTR序列为miR-224和miR-21潜在的靶基因,荧光素酶实验进一步证实Caspase 3,Caspase9和Bim 3'-UTR序列为miR-224和miR-21的直接靶点。进一步的实验证明,miR-224和miR-21通过直接靶向Caspases和Bim调控细胞生长和凋亡。结论上述结果表明miR-224和miR-21是GSC的凋亡抗性的重要生理驱动因子,其为胶质瘤的治疗提供了新的靶标。
王家清于云龙王慧星刘华亭
关键词:MIR-21CASPASECASPASE胶质瘤干细胞抗凋亡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