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广文
- 作品数:14 被引量:43H指数:4
- 供职机构:建湖县第二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延边地区小儿烧伤原因分析及预防对策
- 2011年
- 目的分析延边地区小儿烧伤原因特点,以预防和减少小儿烧伤的发生。方法对我院2008年至2010年156例0~12岁小儿烧伤住院患儿的年龄、性别、致伤原因、季节分布、城乡分布、烧伤程度等进行了回顾总结及分析。结果婴幼儿期发病率最高,为73.2%,致伤原因主要以热液烫伤为主,冬春季发病率为68.1%,农村患儿占75.6%,占82.1%,烧伤程度以轻、中度烧伤为主,两者占总数的85.3%。结论重视小儿烧伤的预防,普及烧伤的安全教育,可降低小儿烧伤的发病率。
- 赵广文
- 关键词:小儿烧伤病例分析
- 多巴酚丁胺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疗效观察
- 2000年
- 多巴酚丁胺是一种非洋地黄类正性肌力药物,在充血性心力衰竭治疗中可起到增强心肌收缩力,增加心排血量,心脏泵血功能改善,并减轻心脏后负荷的作用,从而提高心脏泵血功能。我院内科用本药治疗50例,现总结报告如下。
- 王宝刚刘鹏赵广文
- 关键词:充血性心力衰竭多巴酚丁胺血功能疗效观察心排血量心肌收缩力
- nm23基因蛋白及组织蛋白酶D与乳腺癌转移的关系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探讨nm23基因蛋白及组织蛋白酶D(Cath-D)在人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乳腺癌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观察43例乳腺癌组织的nm23基因蛋白及Cath-D的表达.[结果]nm23蛋白和Cath-D的表达与乳腺癌患者的年龄、绝经前后、肿瘤大小、组织学类型及临床病理分期无关,而与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复发及转移、生存期有相关性.[结论]检测nm23基因蛋白与Cath-D的表达可作为乳腺癌研究的重要指标,对乳腺癌的转移与预后判定有重要意义.
- 赵广文赵容杰赵正林金相赞梁在夏李宗录
- 关键词:NM23基因蛋白乳腺癌转移临床病理分期预后判定方法观NM23蛋白
- 中药熏洗治疗踝关节骨折后期僵硬被引量:6
- 2013年
- 探讨中药熏洗治疗踝关节骨折后僵硬的临床效果。78例踝关节骨折后僵硬患者,随访9~18个月,功能优57例,良17例,总优良率94.9%。中药熏洗和康复训练是治疗踝关节后僵硬的良好方法。
- 黄玉芳赵广文
- 关键词:中药熏洗踝关节骨折
- 脑卒中恢复期死亡16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
- 2011年
- 脑卒中恢复期治疗的关键是基础病和并发症的监测及治疗,后遗症的护理和适当的康复。2004—2011年,脑卒中住院患者共死亡96例,其中恢复期死亡13例,约占死亡例数的13.5%。现报告如下。
- 张力赵广文
- 关键词:脑卒中恢复期住院患者并发症基础病后遗症
- 64排螺旋CT尿路造影对原发输尿管癌的诊断价值被引量:4
- 2007年
- 目的:分析原发输尿管癌的CT表现,评价64排螺旋CT尿路造影对原发输尿管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分析48例经病理证实原发输尿管癌患者64排螺旋CT尿路造影的影像表现,对多层面重建、曲面重建、容积显示(VR)和最大密度投影(MIP)等多种后处理技术结合原始横轴位图像进行综合分析。结果:48例原发输尿管癌患者,发生于上段5例、中段12例、下段24例,7例为多发。28例可见输尿管梗阻,梗阻上段输尿管均有不同程度扩张和肾盂积水。结论:64排螺旋CT尿路造影准确评估原发输尿管癌的位置、形态、范围及周围组织改变,可靠、准确,可作为目前临床检查原发输尿管癌的首选影像诊断方法之一。
- 祝志臻赵广文吴戈霍建伟曾庆玉
- 关键词:体层摄影术输尿管
- 六味地黄丸现代研究的文献分析被引量:5
- 2006年
- 赵广文
- 关键词:六味地黄丸
- nm23蛋白与Cathepsin-D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 目的:研究乳腺癌nm23蛋白和组织蛋白酶D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染色法检测43例随访5年以上的乳腺癌患者标本中nm23蛋白和cath-D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相关性与预后的关系。结果:nm23蛋白和c...
- 赵广文
- 关键词:乳腺癌NM23CATHEPSIN-D免疫组织化学
- 文献传递
- 腋臭术后3种包扎方法分析比对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分析小切口腋臭术后3种包扎方法对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探讨合理的包扎方法。方法:采用缝合打包加压包扎、弹力绷带"8"字加压包扎及低过敏弹力胶带加压包扎等3种方法处理148例腋臭术后患者,随访6~12个月,以血肿、切口感染、皮片坏死和包扎瘢痕等作为观察指标分析不同包扎方法对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影响。结果:缝合打包组出现术后血肿3例3侧,切口感染2例2侧,皮片坏死1例1侧,18例26侧留有明显打包缝合线瘢痕;弹力绷带"8"字包扎出现术后血肿4例4侧,切口感染1例1侧,无皮片坏死,26例40侧因绷带勒痕出现瘢痕;低过敏弹力胶带包扎组出现术后血肿1例1侧,无切口感染,无皮片坏死和瘢痕。低过敏弹力胶带包扎组与缝合打包组、弹力绷带"8"字包扎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低过敏弹力胶带加压包扎方法可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
- 赵广文
- 关键词:腋臭包扎方法并发症
- 围手术期胃肠癌、乳腺癌的凝血酶原时间及纤维蛋白原量的变化被引量:3
- 2004年
- [目的 ]探讨围手术期胃肠癌及乳腺癌患者的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及纤维蛋白原含量的变化 .[方法 ]在围手术期 ,即在术前、术后 3d、术后 1周及术后 2周分别采集 35例大肠癌、2 1例胃癌及 33例乳腺癌病人的血 ,采用CA 15 0 0自动血液凝固分析仪检测其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及纤维蛋白原含量 .[结果 ]手术刺激可使胃肠癌患者的术后 3d及术后 1周凝血酶原时间显著延长 ,发生周围淋巴结转移的病例尤为显著 ,胃肠癌及乳腺癌病例的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明显缩短 .围手术期胃肠癌病人的纤维蛋白原含量不发生明显变化 ,而乳腺癌病人的维维蛋白原含量在术后3d及术后 1周显著增高 ,尤其是有转移的病例 ,术后 2周趋于术前水平 .[结论 ]发生转移的胃肠癌术后短期内凝血酶原时间显著延长 ,发生转移的乳腺癌病人的术后短期内纤维蛋白原含量显著增高 .
- 金星林许东哲赵广文黄京华
- 关键词:胃肠肿瘤乳房肿瘤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纤维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