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血病患者化疗后感染病原菌分布与耐药性分析被引量:6
- 2016年
- 目的探讨白血病患者化疗后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为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8月-2015年8月医院收治的670例白血病患者临床资料,记录感染发生率及病原菌构成,采用纸片扩散法检测病原菌对抗菌药物耐药性,数据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670例白血病患者化疗后发生感染89例,感染率13.3%;感染部位主要以上呼吸道为主,共25例占28.1%;从89例感染患者中共分离出174株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共91株占52.3%;革兰阳性菌仅对万古霉素耐药率低,均<10.0%;革兰阴性菌对亚胺培南、庆大霉素耐药率低,均<10.0%。结论白血病化疗后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为革兰阴性菌,革兰阴性菌对亚胺培南、庆大霉素耐药率较低,可以作为经验性抗菌治疗最佳使用药物。
- 郑阳陈良刘旭华杨国强郑岩
- 关键词:白血病化疗病原菌抗菌药物
- 血清HCG和孕酮在妊娠早期预测先兆流产的价值被引量:3
- 2012年
- 目的分析血清HCG和孕酮在妊娠早期预测先兆流产发生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80例孕4~12周孕妇的临床资料。根据妊娠情况,将孕妇分为正常妊娠组、继续妊娠组和流产组,所有孕妇每周检测血清HCG和孕酮浓度,比较3组患者相关参数差异。结果正常妊娠组血清HCG在孕7~8周达到高峰,之后逐渐下降。继续妊娠组血清HCG和孕酮在孕6~12周显著低于正常妊娠组(P<0.05)。流产组血清孕酮在孕4~12周显著低于正常妊娠组和继续妊娠组(P<0.05),血清HCG在孕4~12周明显低于正常妊娠组(P<0.05),在孕4~9周显著降低继续妊娠组(P<0.05)。结论妊娠早期监测血清HCG和孕酮对预测先兆流产发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赵庆杰康运凯杨国强尤军马汝飞杨洪毅
- 关键词:血清HCG孕酮先兆流产
- 16例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的临床分析
- 2013年
- 目的分析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的临床特征,提高对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的认识、诊断及治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CAH的临床资料,总结其临床特征、诊断要点及治疗经验。结果 16例中皮肤黑9例(56.3%)、两性畸形2例(12.5%)、阴茎粗大4例(25.0%)、体重增长缓慢或不增7例(43.8%)、呕吐或腹泻7例(43.8%),伴有低钠及高钾15例(93.8%)、脱水2例(12.5%)、代谢性酸中毒10例(62.5%),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升高14例(87.5%)、睾酮升高7例(43.8%)、17羟孕酮升高14例(87.5%)、肾上腺CT检查异常2例(12.5%),经补充电解质、糖皮质激素、纠正酸中毒治疗,15例(93.8%)病情明显好转,1例(6.2%)自动出院。结论儿科医生有必要加强对该病的认识,提高CAH诊断率,早发现、早治疗,保证机体足量的皮质醇,改善男性化、性早熟症状,保持正常的生长发育。
- 李志杨国强
- 关键词: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
- 早产儿甲状腺功能检测与分析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通过检测分析甲状腺功能各指标水平,探讨早产儿甲状腺功能状态。方法:应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77例早产儿血清甲状腺素(T4),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及游离甲状腺素(FT4)和促甲状腺素(TSH)水平,选择60例正常足月儿作为对照组。结果:两组间比较低FT3、低T3发生率有统计学意义(P=0.001、0.000),低T4、低FT4和高TSH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P=0.314、0.186和0.838)。结论:早产儿出生后易发生低T3综合征。
- 李晓霞杨国强
- 关键词:早产儿甲状腺功能电化学发光法
- 抗冻蛋白TmAFP84的理化性质探索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对抗冻蛋白Tm AFP84进行理化性质分析。方法对总蛋白质进行浓缩,用Bradford法测定Tm AFP84蛋白量,并对Tm AFP84蛋白的酸碱稳定性和热稳定性进行研究。结果 Tm AFP84蛋白经过100℃热处理后,其低温保护效果和未经热处理的Tm AFP84蛋白保护效果相比下降了约20%,但仍能使大肠杆菌在0℃的相对存活率达1.0%左右,显著高于对照水处理的大肠杆菌存活率(P<0.05)。但是100℃处理5min和10min二者间Tm AFP84蛋白的保护大肠杆菌的效果差异不显著(P>0.05)。Tm AFP84蛋白经过不同酸碱度p H1、p H3、p H12的缓冲液处理后,低温保护能力有不同程度下降。p H1液处理下降22%、p H3液处理下降12%、p H12液处理下降17%左右,但经p H14液处理5d后大肠杆菌抗冻保护效果下降最大,其存活率几乎为零。结论实验证明Tm AFP84在较广的p H范围和较宽的温度范围内具有较强的稳定性,这为扩大生产抗冻蛋白Tm AFP84及深入研究其性质和应用奠定了基础。
- 杨国强
- 关键词:抗冻蛋白生物活性毕赤酵母
- 婴儿腹泻食物不耐受检测结果分析
- 2009年
- 李晓霞郭凯杨国强
- 关键词:婴儿腹泻食物不耐受
- 943例手足口病重症患儿病原学及流行病学分析
- 2013年
- 目的了解近2011—2012年重症手足口病患儿在郑州市及其周边地区病原学及流行情况,掌握其主要病原体及其流行规律,为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应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及卡方检验进行分析。结果 4—7月份为重症手足口病流行高峰期,男性多于女性,性别比1.875:1,3岁以下儿童病例占79.5%,其中1~2岁年龄组最多,占44.9%;病毒分离阳性率以PE和EV71交叉阳性最多,占54.2%。结论 4—7月份是郑州市重症手足口病的流行高峰期,l~2岁幼儿是防治重点人群,EV71型、PE型病原体是重点关注病原体,减少其合并症、减少致残率、死亡率是防治工作的核心。
- 李志杨国强
- 关键词:重症手足口病病原体流行病学EV71病毒
- 肥胖和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内脂素水平的检测及临床意义被引量:5
- 2016年
- 目的探讨人血清内脂素水平与肥胖和2型糖尿病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65例2型糖尿病患者和32例健康人的空腹血清内脂素(visfatin)水平,同时测量体质量指数(BMI)、腰臀比值(WHR)并检测空腹血清胰岛素(Fins)、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_(1c))以及血脂。结果肥胖T2DM患者血清visfatin水平与BMI、WHR和Fins呈正相关,其中WHR、FPG、HbA_(1c、TC与BMI是影响血清visfatin水平最为显著的因素。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清visfatin检测水平显著高于正常组,肥胖者血清visfatin检测水平更高,提示血清visfatin可能参与肥胖和2型糖尿病的发病机制。
- 杨国强
- 关键词:2型糖尿病肥胖糖脂代谢
- 抗SSA和抗RNP在系统性红斑狼疮中的意义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探讨抗SSA和抗RNP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中出现的几率。方法:采用免疫双扩散法(ID)和免疫印迹法(IBT)检测抗SSA、抗RNP。结果:用ID法、IBT法检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抗SSA阳性率高于抗RNP(P<0.05),ID法检测抗SSA,其特异性高于IBT法。结论:联合使用ID法和IBT法检测抗SSA和抗RNP,可以提高系统性红斑狼疮诊断的正确性,减少误诊、漏诊。
- 李晓霞杨国强史丽璞
- 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狼疮抗SSA
- 人类白细胞抗原B27两种检测方法的比较被引量:2
- 2011年
- 目的:对微量淋巴细胞毒试验(CDC)和流式细胞术(FCM)两种检测人类白细胞抗原B27(HLA-B27)方法的临床应用进行评价。方法:统计2008年10月1日~2010年10月1日本院HLA-B27检测结果,其中CDC测定857例,FCM测定407例,结合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临床检测HLA-B27的总体阳性率为35.4%(448/1264),CDC和FCM阳性率分别为36.1%(309/857)和34.2%(139/407);CDC和FCM特异性和敏感性分别为93.5%、95.7%和98.2%、96.9%。结论:CDC和FCM检测HLA-B27在临床应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各单位可根据自身条件选择检测方法。
- 杨国强戚润鹏刘旭华
- 关键词:人类白细胞抗原B27淋巴细胞毒试验流式细胞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