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分析本实验室儿童促甲状腺激素(TSH)、甲状腺素(T4)、三碘甲状腺素(T3)、游离甲状腺素(FT4)、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黄体生成素(LH)、促卵泡生成素(FSH)、孕酮(PROG)、泌乳素(PRL)、雌二醇(E2)和睾酮(T)的性别、年龄分布规律,探索其生物参考区间。方法:从2018年8月至2021年12月来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儿童保健科体检的人群中筛选出1~18岁的健康个体,按幼儿前男、女组(1~3岁),幼儿女组(4~8岁)、幼儿男组(4~10岁),青少年女组(9~18岁)、青少年男组(11~18岁)分成6组;剔除离群值,获合格例数783例。采用SIEMENS ADVIA Centaur XP System化学发光分析仪测定其血清激素水平,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近似t检验或Kruskal-Wallis检验,相关性分析采用Spearman分析。结果:FT3、LH、FSH、PRL、E2、T水平在不同年龄组男女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童T3、T4与年龄呈负相关(r=-0.419、-0.347,P<0.05),LH、FSH、PROG、T与年龄表现出较强正相关(r=0.768、0.678、0.535、0.703,P<0.05);女童T3、T4、FT3与年龄呈负相关(r=-0.486、-0.318、-0.424,P<0.05),LH、FSH、PROG、E2、T与年龄呈正相关性(r=0.811、0.335、0.574、0.584、0.744,P<0.05)。青少年男、女组中Tanner分期与LH、FSH、PRL、PROG、E2、T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641、0.204、0.308、0.479、0.604、0.686和0.664、0.399、0.436、0.485、0.621、0.649,均呈正相关(P<0.01)。基于各年龄组不同性别儿童的甲状腺激素和性激素水平,初步拟定温州地区1~18岁儿童11项激素的参考区间。结论:本研究对儿童甲状腺激素和性激素11项水平的初步调查结果和目前本科室所使用的欧洲参考区间之间存在差异,建立本地区的参考区间具有临床意义。
目的分析1个遗传性蛋白C(protein C,PC)缺陷症家系的表型和基因变异。方法检测先证者及其家系成员(共3代7人)的血浆蛋白C活性(protein C activity,PC:A)、蛋白C抗原(protein C antigen,PC:Ag)含量及其他凝血指标。用PCR对先证者PROC基因的9个外显子及其侧翼序列进行扩增,将产物纯化后进行直接测序。对候选变异通过反向测序进行验证,并对家系其他成员的相同位点进行检测。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分析变异的致病性和保守性。用Swiss-PdbViewer软件分析蛋白质三维模型以及变异氨基酸之间的相互作用。结果先证者及其祖母、父亲和哥哥的PC:A和PC:Ag分别降至55%、52%、48%、51%和53%、55%、50%、56%。测序分析显示,上述成员PROC基因的第9外显子均存在c.1318C>T(p.Arg398Cys)杂合错义变异。MutationTaster评分为0.991、PROVEAN为评分-3.72、FATHMM为评分-2.49,均提示为有害变异;保守性分析显示Arg398在同源物种间呈弱保守性;蛋白质模型分析显示变异前Arg398与Glu341和Lys395各形成1个氢键,变异为Cys398后与Glu341之间的氢键消失,与Lys395之间则增加了1个氢键,使蛋白质的结构发生了改变。结论先证者PROC第9外显子c.1318C>T(p.Arg398Cys)杂合错义变异可能是导致该家系PC:A和PC:Ag减少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