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 作品数:13 被引量:20 H指数:3 供职机构: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文化科学 更多>>
左心房球状血栓合并多器官功能障碍诊治一例 2019年 1临床资料患者女性,54岁,因'反复气急4月余,加重伴晕厥4 d'于急诊入院。患者4个月前出现活动后气急、乏力,伴颜面浮肿,无发热、咳嗽、咳痰,无头晕、双下肢水肿等不适,于当地医院就诊,诊断为风湿性心脏瓣膜病、二尖瓣重度狭窄。当地医院建议入院治疗,患者未重视及治疗。4 d前,患者出现胸闷、气急,伴晕厥、腹胀,于当地医院就诊予以利尿等纠正心力衰竭的治疗,病情无好转。6 h 前患者出现呼吸急促加重,于我院急诊科就诊。 许超 李晓 曹舸 安琪 高侠 侯江龙关键词:左心房 多器官功能障碍 经食管超声心动图 自膨胀式瓣膜经皮肺动脉瓣置换术治疗锥体型右心室流出道患者一例 2024年 该文报道了1例法洛四联症矫治术后重度肺动脉瓣反流的16岁患者,其右心室流出道至主肺动脉形态呈锥体型,极具挑战性。入院后采用自膨胀式瓣膜,成功行经皮肺动脉瓣置换术,患者术后2年随访期间病情稳定。该病例旨在为锥体型右心室流出道患者行经皮肺动脉瓣置换术治疗提供参考。 何芊蓓 李怡坚 赵振刚 李侨 李晓 李翔 冯沅关键词:肺动脉瓣反流 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患者睡眠周期性肢体运动的影响 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探讨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患者睡眠周期性肢体运动(PLMS)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因打鼾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睡眠医学中心就诊、经多导睡眠监测(PSG)确诊为OSA且接受CPAP治疗的82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CPAP治疗均采取人工滴定方式进行。根据基线及CPAP治疗时PLMS指数(PLMI)及其变化(界值:PLMI≥15次/h),将患者分为4组:持续组、新发组、消失组和无PLMS组。结果828例患者中男756例(91.3%),女72例(8.7%);年龄(45.7±10.7)岁;体质指数(BMI)(27.6±3.5)kg/m2;其中持续组、新发组、消失组和无PLMS组分别占32例(3.9%)、85例(10.3%)、62例(7.5%)和649例(78.4%)。女性与持续组显著相关(P=0.004);年龄≥45岁、基线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30次/h与新发组显著相关(P=0.012、0.030)。年龄≥45岁与无PLMS组负相关(P=0.006)。结论基线时AHI较高的老年患者更容易在CPAP治疗时新发PLMS。 杨晓蓉 任蓉 李晓 和嘉明 薛晓芳 张烨 雷飞 唐向东 杨玲慧关键词:连续气道正压通气 基于PBL的留学生与非留学生组合学习模式在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6 2020年 目的:探讨留学生与非留学生组合学习模式在基于PBL的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科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间临床实习阶段84名留学生和同年级同时期90名中国实习生。同批次留学生和中国学生根据学号顺序平均分为两组,各取一半组成混合组(M组),剩余一半分别为留学生组(I组)和中国学生组(C组)。各组学生同时完成PBL学习任务后以问卷形式定量回答与学习感受相关的6个问题。通过比较各组间不同问题的得分,研究分组模式的教学效果。结果:与中国学生相比(C组),留学生(I组)和混合组(M组)学生在学习热情、学习效率和讨论深度提升,以及总体感受上均有更好的评分(P<0.05)。在获得和交换信息能力,以及语言学习方面,混合组感受优于另外两组(P<0.05)。结论:混合教学模式无论对于留学生还是非留学生,均有利于提升其在学习过程中信息获得和交换的效率,有利于语言学习。而对于非留学生,混合编组模式带来的益处可能更大。 干昌平 肖正华 李晓 胡佳关键词:PBL 留学生 临床教学 先天性心脏病术后房性及交界性异位心动过速的处理 2014年 自律性心律失常是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术后早期常见的并发症。与折返性心动过速不同,自律性心动过速是由于窦房结以外的心肌除极速度高于窦房结时引起。房性异位心动过速(AET)及交界性异位心动过速(JET)是其中两种最常见的类型。1房性异位性心动过速AET的异位起搏点位于心房。手术操作对心房的牵拉、切割、缝合以及留置于心房内的管道对心房组织的刺激是导致AET的常见因素。另外。 Steve Schwartz 王亚波 李晓 安琪关键词:先天性心脏病 术后并发症 联合腹腔镜和介入技术治疗门静脉-腔静脉瘘合并肝脏局灶性结节性增生 2020年 目的总结1例先天性门静脉-腔静脉瘘(CPS)合并肝脏局灶性结节性增生(FNH)患者的外科诊治过程,并探讨联合腹腔镜和介入微创技术治疗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于2020年3月收治的1例CPS合并FNH患者的临床病理学资料。结果患者行腹腔镜下肝脏结节切除术+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技术(DSA)引导下经颈静脉门静脉-腔静脉瘘封堵术。腹腔镜手术部分的手术时间为180 min,术中出血量为50 mL,术后无并发症发生;介入手术部分的手术时间为230 min,术中出血量为10 mL,患者术后恢复顺利,无并发症发生。腹腔镜术后4 d拔除腹腔引流管,术后8 d康复出院。现患者已随访6个月,一般情况良好。结论 CPS患者应在多学科协作组讨论下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腹腔镜和介入技术联合可以微创且高效地达到同时解决门静脉-腔静脉分流瘘道及肝脏良性结节的目的。 刘畅 谢坤林 李晓 李晓 吴泓 曾勇 卢武胜 冯沅关键词:肝脏局灶性结节性增生 腹腔镜肝切除 介入放射治疗 介入主动脉支架桥接外科矫治术治疗危重新生儿主动脉缩窄1例 被引量:2 2023年 主动脉缩窄(CoA)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先天性血管畸形,新生儿和低龄婴幼儿CoA首选外科手术治疗,但对危重CoA患儿,介入治疗方式是有效的补充可选方式之一。本病例报道CoA新生儿,因降主动脉极度狭窄而出现严重的左心衰竭,通过介入的方式于降主动脉缩窄部置入支架进行初步治疗使患儿度过危险期,患儿于4月龄时成功接受了外科矫治术。目前患儿术后2年复查,恢复良好。 李翔 李晓 李侨 冯沅关键词:危重新生儿 主动脉缩窄 支架置入 临床医学专业本科心脏外科学选修课程的设计与实践 2024年 为了帮助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掌握心脏外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其学习和从事心脏外科的兴趣,提升其医学人文素养与胜任力,设计并实施了心脏外科学选修课程。本课程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采用理论讲授、实验操作、临床见习和模拟教学等多种教学方式。选择四川大学2018级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39名选课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期末考核成绩、问卷调查和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立项情况评价课程教学效果。全部学生课程总评成绩达到良好及以上;92.3%(36/39)的学生认为课程设计合理,94.9%(37/39)的学生认为课程能够激发学习兴趣,89.7%(35/39)的学生认为课程加深了对理论知识的理解,71.8%(28/39)的学生认为课程可以锻炼临床操作技能,100.0%(39/39)的学生认为课程提升了人文素养。全部学生参与申报并获得了省级、校级和院级共45个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立项。本课程的探索与实践,在创新医学人才培养方面进行了有益尝试,为我国医学院校临床医学专业开设此类课程提供了参考。 张洪伟 杨鹏 肖正华 干昌平 李晓 胡佳关键词:选修课程 心脏外科学 思想政治教育 创新创业教育 国产球囊扩张式瓣膜用于经导管肺动脉瓣置换的初步经验 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初步探讨使用国产球囊扩张式瓣膜Prizvalve进行经导管肺动脉瓣置换(TPVR)的可行性及临床效果。方法本研究为单中心前瞻性单组观察性研究,连续纳入2021年9月至2023年3月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就诊、经评估适合通过球囊扩张式瓣膜进行TPVR治疗的外科术后右心室流出道功能障碍患者,均使用Prizvalve进行TPVR治疗。记录患者的临床、影像和手术资料、手术效果及随访结果。即刻效果主要通过临床植入成功率评价,定义为瓣膜顺利植入且术后超声心动图评估的肺动脉瓣反流程度在中度以下、肺动脉瓣峰值压差<40 mmHg(1 mmHg=0.133 kPa)。结果共纳入5例患者,其中4例男性,年龄14~37岁。初始诊断包括法洛四联症(2例)、永存动脉干(1例)、肺动脉闭锁(1例)和主动脉瓣下狭窄(1例,既往行Ross手术);4例通过同种或人工管道行右心室流出道重建,1例通过跨瓣补片技术重建右心室流出道。干预指征包括右心室流出道-肺动脉狭窄合并反流(3例)、单纯狭窄(1例)及单纯反流(1例)。4例存在右心室流出道-肺动脉狭窄的患者术前平均右心室流出道峰值流速为3.5 m/s,平均右心室流出道峰值压差为50.0 mmHg。除1例患者既往因主肺动脉严重狭窄已植入覆膜Cheatham-Platinum(CP)支架外,其余患者在术中均先预植入覆膜CP支架再进行瓣膜植入。5例患者均临床植入成功,围术期无严重并发症出现。术后超声心动图测量平均右心室流出道-肺动脉峰值流速为2.3 m/s,平均右心室流出道-肺动脉峰值压差为21.2 mmHg。术后患者症状均明显改善,所有患者均已完成3个月随访,其中4例已完成6个月随访,随访期内无感染性心内膜炎发生,最近一次随访时评估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均为1级。结论对于解剖条件合适的外科术后右心室流出道-肺动脉功能障碍患者,通过国产球囊扩张式短瓣膜Prizvalve进行TPVR是可行的治疗方� 赵振刚 李锐韬 魏薪 彭勇 魏家富 何森 李侨 李晓 李怡坚 李翔 周轩 郑明霞 陈果 安琪 陈茂 冯沅关键词:肺动脉瓣 法洛四联症合并罕见孤立性右锁骨下动脉及双侧动脉导管1例 被引量:3 2021年 孤立性锁骨下动脉为十分罕见的先天性主动脉弓畸形,孤立性右锁骨下动脉更为罕见,临床上极易出现漏诊,导致外科术后残留大量左向右分流,使患者恢复困难。术前积极明确诊断,对于外科治疗方案的制定和术后恢复都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报道1例法洛四联症合并孤立性右锁骨下动脉的患儿。该患儿在术前、术中出现漏诊,术后通过心导管检查明确诊断,进行介入治疗后恢复良好。 李翔 李晓 李侨 冯沅关键词:法洛四联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