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立元

作品数:28 被引量:174H指数:8
供职机构: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国家教育部“211”工程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5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血液
  • 8篇透析患者
  • 7篇血液透析
  • 6篇血液透析患者
  • 5篇肾损
  • 5篇肾脏
  • 4篇肾病
  • 4篇肾损伤
  • 4篇衰竭
  • 4篇维持性
  • 4篇静脉
  • 3篇蛋白
  • 3篇肾衰
  • 3篇肾衰竭
  • 3篇缺血
  • 3篇缺血预处理
  • 3篇维持性血液
  • 3篇维持性血液透...
  • 3篇维持性血液透...
  • 3篇慢性

机构

  • 15篇连云港市第一...
  • 8篇徐州医学院
  • 5篇南京医科大学
  • 4篇江苏省人民医...
  • 2篇复旦大学
  • 2篇东南大学
  • 2篇徐州医学院附...
  • 2篇锦州医科大学
  • 1篇江苏大学附属...
  • 1篇南京大学医学...
  • 1篇江苏省苏北人...
  • 1篇江苏省中医院
  • 1篇苏州大学
  • 1篇南通大学
  • 1篇泰兴市人民医...
  • 1篇常州市第一人...
  • 1篇无锡市人民医...
  • 1篇淮安市第二人...
  • 1篇徐州市第一人...
  • 1篇徐州市中心医...

作者

  • 28篇张立元
  • 6篇刘剑华
  • 5篇曹微
  • 5篇张磊
  • 5篇曹长春
  • 4篇潘明明
  • 3篇尹忠诚
  • 3篇陈宇
  • 3篇张弘
  • 3篇朱振红
  • 3篇马靓
  • 2篇滕杰
  • 2篇沈波
  • 2篇钟一红
  • 2篇万辛
  • 2篇杜宇
  • 2篇邹建洲
  • 2篇许勤
  • 2篇刘中华
  • 2篇徐少伟

传媒

  • 3篇南京医科大学...
  • 2篇中华肾脏病杂...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职业与健康
  • 1篇齐齐哈尔医学...
  • 1篇中国实验方剂...
  • 1篇中华护理杂志
  • 1篇中国针灸
  • 1篇中华内科杂志
  • 1篇江苏医药
  • 1篇复旦学报(医...
  • 1篇护士进修杂志
  • 1篇中国实用内科...
  • 1篇实用医技杂志
  • 1篇实用心脑肺血...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中国医药指南
  • 1篇中国血液净化
  • 1篇中华肿瘤防治...
  • 1篇中国医药导报

年份

  • 1篇2025
  • 3篇2024
  • 2篇2023
  • 2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8
  • 2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3篇2010
  • 5篇2009
  • 5篇2008
2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非布司他和别嘌呤醇治疗KDIGO分级4~5期慢性肾病伴高尿酸血症的临床效果比较被引量:7
2021年
目的探讨非布司他和别嘌呤醇治疗KDIGO分级4~5期慢性肾病(CKD)伴高尿酸血症(HUA)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8月—2019年1月于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34例KDIGO分级4~5期CKD伴HUA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别嘌呤醇组和非布司他组,每组67例,疗程6个月。比较两组治疗第1~6个月血尿酸(SUA)达标率、不良反应及治疗前后体重指数、收缩压、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SUA、尿素氮(BUN)、血清肌酐(Scr)、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GFR)、24 h尿蛋白。结果非布司他组治疗第1、2、3、4、5、6个月SUA达标率均高于别嘌呤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个月,非布司他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别嘌呤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非布司他组TC、LDL-C、SUA、BUN、Scr、24 h尿蛋白均低于治疗前及别嘌呤醇组,eGFR高于治疗前及别嘌呤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别嘌呤醇组BUN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布司他能降低KDIGO分级4~5期CKD伴HUA患者的SUA水平,减少Scr和蛋白尿,改善肾功能。
张谊雯张立元过轶斌
关键词:慢性肾病高尿酸血症非布司他别嘌呤醇
左卡尼汀对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持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患者肾性贫血的影响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研究静脉注射左夫尼汀(可益能,LCN)对终末期糖尿病肾病腹膜透析患者肾性贫血的改善作用。方法将终末期糖尿病肾病腹膜透析患者50例随机均分为常规治疗组(A组)和LCN治疗组(B组),B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左卡尼汀每周3次静脉注射,疗程3个月。治疗前后测定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记录血压升高发生率、促红细胞生成素(EPO)用量。结果B组治疗3个月后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上升幅度明显高于A组。结论对予尿毒症患者联合使用LCN可改善对EPO的敏感性,减少EPO的用量,提高EPO的疗效,并且是安全的。
张立元刘剑华张红张磊曹微潘明明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贫血
心脏术后患者尿白细胞介素-18水平及其与急性肾损伤的关系被引量:2
2008年
急性肾衰竭是临床常见的危重病,综合性医院发病率为5%,ICU高达30%,病死率达30%~80%。缺乏预测和早期诊断手段,是其发病率和病死率居高不下的最重要原因之一。近年来提出了急性肾损伤(AKI)的概念,旨在将急性肾衰竭的临床诊断提前,故寻找早期诊断AKI指标显得极为重要。有研究表明,IL-18参与了缺血性AKI的发生。
曹长春陈宇肖雨龙张立元陈鑫穆心苇
关键词:急性肾损伤白细胞介素-18术后患者急性肾衰竭心脏
血液透析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及相关因素研究被引量:8
2012年
目的了解血液透析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25-hydroxy vitamin D,25(OH)D]水平,并分析相关影响因素。方法横断面分析2010年6月至7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血液净化中心维持性透析患者224例。其中男性132例,女性92例,平均年龄(56.94±14.47)岁,透析龄(54.20±43.39)个月。所有患者均收集临床病史,并于周中透析前检测25(OH)D、甲状旁腺素(parathyaid hormone,iPTH)、血钙、血磷和高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肌钙蛋白T(cardiac tropoin T,cTnT)和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erminal 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结果整组患者的血清25(OH)D水平为(58.53±18.33)nmol/L,其中25(OH)D水平正常36例(16.1%)、不足163例(72.8%)、缺乏25例(11.2%)。男性组25(OH)D水平显著高于女性组[(61.94±19.84)nmol/L vs.(55.12±15.37)nmol/L,P<0.05]。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25(OH)D与年龄因素呈负相关(P<0.05),与cTnT、NT-proBNP、hs-CRP呈显著负相关(P<0.01);与血红蛋白、血清肌酐和白蛋白呈显著正相关(P<0.01)。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提示血清白蛋白和25(OH)D浓度相关(P<0.05)。结论血液透析人群中25(OH)D缺乏和不足十分常见,且可能与心脏疾病、炎症、贫血的发生发展相关。年龄增长、女性、营养不良等是导致的25(OH)D缺乏和不足的因素。25(OH)D缺乏和不足在透析人群中的意义以及合理的干预措施值得进一步研究。
沈波张立元邹建洲刘中华徐少伟滕杰钟一红丁小强
关键词:血液透析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及预防的研究进展被引量:51
2010年
中心静脉导管(central venous catheter,CVC)作为首选血路,包括隧道套囊导管、非隧道导管和移植物,适用于原有血路废用、首次血液透析、
马靓张立元许勤
关键词:血液透析导管插入术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
有氧运动联合抗阻运动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脂代谢、骨质疏松及血压的影响被引量:11
2021年
目的:分析有氧运动联合抗阻运动对终末期肾脏病血液透析患者脂代谢及骨质疏松影响。方法:选取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80例终末期肾脏病患者,均规律透析时间>6个月,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运动组、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血液透析,运动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为期12周的运动干预,包括抗阻运动和有氧运动。结果:治疗12周,运动组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三酰甘油(TG)低于对照组(P<0.05);运动组25羟维生素D[25-(OH)D]、血钙、骨钙素、骨密度高于对照组,血磷、碱性磷酸酶(ALP)、全段甲状旁腺素(PTH)低于对照组(P<0.05);运动组收缩压变异性低于对照组(P<0.05)。运动组透析期间低血压发生率(5.0%,2/40)低于对照组(20.0%,8/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14,P=0.043)。结论:有氧运动及抗阻运动可改善血液透析患者血脂及骨代谢水平,稳定血压,减少血压变异,降低低血压发生。
苗佳怡张谊雯张立元
关键词:有氧运动抗阻运动血液透析脂代谢骨质疏松透析低血压
造影剂使用对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水平的影响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观察接受CT增强扫捕和静脉肾盂造影检查的患者使用造影剂前后尿液中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水平的变化,探讨造影剂对肾脏的损伤作用。方法:选择34例接受CT增强扫描和静脉肾盂造影检查的患者,分别留取造影剂使用前后不同时间点的血液和尿液标本,测定血液标本中的肌酐(Scr)水平和尿液标本中的NGAL水平。结果:34例患者无1例发生造影剂肾病;注射造影剂后2、8、24、48和72 h的Scr水平与造影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注射造影剂后2、8 h尿NGAL水平明显升高,与造影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造影剂使用后Scr水平升高不明显的患者,尿NGAL水平在早期已有明显升高,提示已出现早期的肾脏损害。
万辛吴文芳曹长春张立元
关键词:造影剂明胶酶类肾脏损伤
生长抑素联合埃索美拉唑治疗维持性透析患者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研究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探究生长抑素联合埃索美拉唑治疗维持性透析患者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尿毒症合并上消化道出血36例患者随机均分为分2组,单纯埃索美拉唑组(A组),生长抑素联合埃索美拉唑组(B组)分别进行静脉滴注治疗。结果生长抑素联合埃索美拉唑治疗尿毒症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生长抑素联合质子泵抑制剂治疗尿毒症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疗效确切,且安全性高。
张立元朱振红
关键词:维持性透析上消化道出血生长抑素埃索美拉唑
IgA肾病患者高尿酸血症发生的影响因素分析
2024年
目的分析IgA肾病(IgAN)患者高尿酸血症发生的影响因素。方法根据血尿酸水平,将110例IgAN患者分为高尿酸血症组(49例)和正常血尿酸组(61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指标及肾脏病理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IgAN患者高尿酸血症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两组收缩压、舒张压、血尿酸、血清肌酐、三酰甘油、24-h尿蛋白定量、24-h尿蛋白定量分级和Lee氏病理分级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清肌酐和三酰甘油水平升高是IgAN患者发生高尿酸血症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高尿酸血症组患者的血尿酸水平与收缩压、24-h尿蛋白定量、血清肌酐和三酰甘油水平呈正相关(r=0.222、0.317、0.468和0.250,P<0.05)。结论血尿酸水平可反映IgAN患者临床指标及肾脏病理损伤程度;积极治疗高尿酸血症,控制血压过高,降低血清肌酐、三酰甘油及尿蛋白水平,从而减轻肾脏病理损伤程度,延缓IgAN的进展。
宋爽爽杜宇田加坤张磊张立元曹微
关键词:免疫球蛋白A肾病血尿酸高尿酸血症
头孢菌素致肾衰竭患者脑病的临床分析被引量:28
2009年
目的探讨头孢菌素在肾功能衰竭患者中的合理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肾衰竭患者在使用头孢菌素(头孢菌素用量2~3g/d)过程中出现的神经精神症状及脑电图表现,探讨其可行的治疗方案。结果所有患者均停用头孢类抗生素,22例行血液透析治疗,2例行腹膜透析治疗,5例应用抗癫痫药物,2~5天后29例患者症状缓解,1例患者死亡;27例患者行脑电图检查,23例脑电图显示背景为广泛慢波伴有中到高波幅尖波或者尖慢波。结论肾衰竭患者使用常规剂量的头孢菌素可引起神经毒性,推测与患者血脑屏障的改变、药物的清除率降低以及游离药物浓度增高有关。肾衰竭患者在应用头孢菌素时需根据内生肌酐清除率调整剂量,一旦出现症状需及时停药。
潘明明刘剑华张弘张磊张立元曹微
关键词:头孢菌素脑病肾衰竭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