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正钢

作品数:3 被引量:6H指数:1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多发伤
  • 2篇救治
  • 2篇急诊
  • 2篇急诊救治
  • 1篇地塞米松
  • 1篇短程
  • 1篇短程大剂量
  • 1篇多发伤患者
  • 1篇严重多发
  • 1篇严重多发伤
  • 1篇山莨菪
  • 1篇山莨菪碱
  • 1篇伤患者
  • 1篇盆骨
  • 1篇抢救
  • 1篇重型
  • 1篇莨菪
  • 1篇莨菪碱
  • 1篇危重型
  • 1篇救治分析

机构

  • 3篇上海交通大学

作者

  • 3篇陈正钢
  • 2篇于文生
  • 1篇何智勇

传媒

  • 1篇中国临床医学
  • 1篇南通大学学报...
  • 1篇中外医学研究

年份

  • 1篇2019
  • 2篇2016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不稳定骨盆骨折的早期急诊救治被引量:5
2019年
目的:探讨不稳定骨盆骨折的早期急诊救治措施。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11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不稳定骨盆骨折患者30例,采用损伤控制外科技术急诊救治,第一阶段:入院后及时抗休克治疗,控制出血,外固定支架固定骨盆,如血流动力学仍不稳定再行血管造影、栓塞止血等治疗;第二阶段:重症监护病房复苏治疗;第三阶段:确定性手术治疗。观察其死亡率及后遗症发生情况。结果:死亡4例(13.3%),余均治愈出院。26例获随访6~30个月,平均15.8个月,出现行走痛和跛行3例。治疗的优良率为88.5%。结论:不稳定骨盆骨折的早期急诊救治重视时间节点(“黄金1h”),损伤控制技术能有效降低死亡率,减少并发症,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陈正钢于文生何智勇
关键词:不稳定骨盆骨折急诊救治
短程大剂量山莨菪碱联用地塞米松治疗危重型多发伤患者效果观察
2016年
目的:探讨短程大剂量山莨菪碱联用地塞米松治疗危重型多发伤患者的临床效果,并阐述作用机制。方法:临床纳入危重型多发伤患者7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组给予山莨菪碱联合地塞米松,对照组给予门冬氨酸钾镁联合地塞米松。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同时对比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脂质过氧化物(lipid hydroperoxide,LPO)水平。此外,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肾功能等安全性指标的变化。结果:研究组病死率为11.43%,对照组病死率为22.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后,研究组血TNF、LPO水平分别为(77.02±12.77)μmol/L、(2.94±0.72)μmol/L,而对照组血TNF、LPO水平分别为(112.46±15.91)μmol/L、(5.03±1.03)μ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肝肾功能等指标水平差异均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短程大剂量山莨菪碱联用地塞米松能够显著降低危重型多发伤患者的死亡率,且应用安全可靠,其作用机制可能在于抑制机体TNF、LPO水平。
陈正钢
关键词:山莨菪碱地塞米松
严重多发伤的急诊救治分析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探讨严重多发伤急诊科早期诊断及有效救治措施。方法:对笔者近3年来收治的58例严重多发伤并按急诊室多发伤急救程序进行救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有3例患者入院前死亡,有2例患者急诊抢救时无效死亡,急诊手术46例,术中死亡1例,急诊心肺复苏成功收入ICU病房后死亡2例,后期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4例,其余均治愈出院,总抢救成功率79.3%。结论:严重多发伤诊断难、处理难、死亡率高,应予以重视,早期进行规范化和合理化的抢救,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陈正钢于文生
关键词:严重多发伤急诊救治抢救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