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欣欣

作品数:8 被引量:31H指数:4
供职机构:安阳市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护理
  • 3篇手术
  • 2篇动脉
  • 2篇心理
  • 2篇心理护理
  • 2篇心脏
  • 2篇心脏手术
  • 2篇重症
  • 2篇重症监护
  • 2篇重症监护室
  • 2篇康复
  • 2篇患者康复
  • 2篇监护
  • 2篇监护室
  • 2篇干预
  • 1篇心理护理干预
  • 1篇心脏手术患者
  • 1篇血栓
  • 1篇血栓发生
  • 1篇因素及护理

机构

  • 8篇安阳市人民医...

作者

  • 8篇周欣欣
  • 5篇李凤菊
  • 3篇王姣平
  • 2篇张研
  • 1篇李艳荣

传媒

  • 2篇河南医学研究
  • 2篇河南外科学杂...
  • 1篇哈尔滨医药
  • 1篇临床心身疾病...
  • 1篇国际护理学杂...
  • 1篇首都食品与医...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24
  • 1篇2018
  • 4篇2017
  • 1篇2016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人文关怀理念应用于重症监护室护理的效果观察被引量:9
2017年
目的观察人文关怀理念在重症监护室(ICU)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将入住ICU病房的82例患者分为2组,每组41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行人文关怀护理。观察并记录护理2组患者的焦虑、抑郁、护理基础质量评分及ICU综合征发生率。结果护理后2组焦虑、抑郁评分均低于护理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焦虑、抑郁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基础护理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ICU综合征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ICU护理中应用人文关怀理念能显著提高基础护理质量,改善患者负性情绪,降低ICU综合征发生率。
李凤菊张研周欣欣
关键词:人文关怀理念重症监护室护理
心脏手术ICU患者的心理护理干预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观察心脏手术ICU患者的负性情绪及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对53例心脏手术ICU患者在采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观察患者转出ICU前及出院前患者的负性情绪变化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本组患者出院前SAS、SDS评分均较转出ICU前显著减小,CD-RISC评分显著增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术后不良反应总发生率1.87%(1/53)。结论心脏手术ICU患者术后常伴有抑郁、焦虑负性情绪,做好早期心理护理干预可改善患者负性情绪,促进手术顺利进行和术后早期康复。
李凤菊张研周欣欣
关键词:负性情绪护理干预
气压治疗仪联合肢体功能护理在预防神经重症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中的应用
2024年
目的探究气压治疗仪联合肢体功能护理在预防神经重症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发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80例神经重症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40)和观察组(n=40),两组均给予常规护理措施,对照组在上述基础给予肢体功能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联合气压治疗仪护理,比较两组患者血流速度、神经功能、运动能力,以及下肢DVT发生率。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血流峰值、血流平均速度、血流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上述指标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Fugl-Meyer(FMA)及Berg平衡量表(BBS)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NIHSS评分均降低,FMA、BBS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下肢DVT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14,P<0.05)。结论神经重症患者应用气压治疗仪联合肢体功能护理,可改善下肢血流动力学、神经功能及运动功能,减少下肢DVT发生风险。
周欣欣李晓艳贾萌萌
关键词:气压治疗仪下肢深静脉血栓
舒适护理对DeBakey Ⅲ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支架置入术后患者负性情绪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分析研究舒适护理对DeBakeyⅢ型主动脉夹层(AD)患者支架置入术后患者负性情绪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收集本院收治的60例DeBakeyⅢ型AD患者作为对象,电脑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舒适组,每组30例。所有患者均行支架置入术,术后,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舒适组接受舒适护理,对比分析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前,组间SDS评分与SAS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舒适组SDS评分与S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舒适组满意度为93.3%(28/30),高于对照组的80.0%(24/30),P<0.05。结论 DeBakeyⅢ型AD患者,支架置入术后,实施舒适护理干预,可缓解负性情绪,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周欣欣
关键词:舒适护理支架置入术
OPCAB外科监护模式对患者康复进程及肺部并发症的干预效果
2017年
目的观察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手术(off-pump coronary artery bypass,OPCAB)外科监护模式对患者康复进程及肺部并发症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安阳市人民医院2014年11月至2015年11月收治的82例OPCAB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1例)和观察组(4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监护模式进行干预;观察组采用外科监护模式进行干预。统计两组患者术后ICU留住时间、辅助呼吸时间、拔纵膈/心包引流管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肺不张、肺炎、肺部感染等肺部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ICU留住时间、辅助呼吸时间、拔纵膈/心包引流管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肺不张、肺炎、肺感染发生率均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 OPCAB外科监护模式的实施能有效缩短患者康复进程,减少术后肺部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
李凤菊王姣平周欣欣
关键词: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手术康复进程并发症
ICU综合征常见危险因素及护理对策的初步研究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 探讨IC U综合征常见危险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 抽取医院IC U接受治疗的15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入IC U时间>24 d,记录IC U综合征发生率,并分析IC U综合征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 本组ICU综合征发生率为31.58%;Logistic回归性分析显示年龄≥60岁、曾使用呼吸机治疗、曾经历同室病友死亡、APACHEⅡ评分>19分、疾病认知能力缺乏是ICU综合征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影响IC U综合征的因素较为复杂,临床可根据疾病危险因素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降低疾病发生率.
李凤菊王姣平周欣欣
关键词:ICU综合征护理对策
多学科协作下无缝隙护理对急性脑梗死取栓治疗患者康复的促进效果
2025年
目的 分析多学科协作下无缝隙护理对急性脑梗死取栓治疗患者康复的促进效果。方法 选择2021年1月至2023年4月安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308例急性脑梗死取栓治疗患者纳入研究。回顾性收集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护理方案分为对照组(165例,接受常规干预),试验组(143例,接受多学科协作下无缝隙护理),两组均护理至出院后1个月。比较两组护理前后康复效果、生活自理能力、心理状态及睡眠,护理后护理满意度,护理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较护理前,护理后两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降低,且试验组更低(P<0.05)。与护理前比较,护理后两组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Barthel指数(BI)、执行缺陷综合征行为评价量表(BADS)、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ESCA)得分均升高,且试验组更高(P<0.05)。护理后,相较对照组,试验组总满意率更高(93.71%比85.45%,P<0.05)。护理期间,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在两组中更低(P<0.05)。结论 多学科协作下无缝隙护理可改善急性脑梗死取栓治疗患者康复效果,提高生活自理能力,改善心理状态及睡眠,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获得患者认可。
李艳荣谢卫征周欣欣赵娜娜孟楠楠
关键词:无缝隙护理急性脑梗死取栓生活自理能力
心理护理对重症监护室心脏手术患者预后的改善作用被引量:12
2016年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重症监护室心脏手术患者预后的改善作用。方法选2013年9月至2014年9月在本院接受心脏手术的患者96例,随机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所有患者均给予术后常规护理,观察组同时进行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心理健康临床症状自评评分(SCL-90),记录ICU监护期疼痛程度(VAS)、监护时间及住院时间,调查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和治疗依从性。结果两组患者出院时SCL-90各因子评分较护理前均显著下降(均P〈0.05),观察组出院时躯体化、抑郁、焦虑、睡眠及饮食因子评分较对照组明显较少(均P〈0.05)。观察组ICU监护期VAS评分、监护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显著较少(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及治疗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心理护理能显著改善重症监护室心脏手术患者负性心理,提高其治疗依从性,改善其疼痛程度,对其预后具有积极作用。
李凤菊王姣平周欣欣
关键词:心理护理重症监护室心脏手术患者预后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