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思彤
- 作品数:8 被引量:7H指数:2
- 供职机构: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基于网络药理学六君子汤治疗胃轻瘫的机制研究
- 2024年
- 目的:运用网络药理学方法分析六君子汤治疗胃轻瘫的药效成分与潜在的作用靶点,为进一步研究该中药复方作用机制提供思路和线索。方法:通过中医药系统药理学平台TCMSP数据库获取人参、半夏、白术、陈皮、茯苓和甘草的主要化学成分及其靶点,根据ADME筛选中药活性组分;通过将上述靶点与疾病靶点数据DisGeNET、OMIM筛选得到的胃肠道功能异常相关靶点进行比对筛选,利用String平台进行蛋白质相互作用分析,构建PPI网络并挖掘网络中潜在的蛋白质功能聚类。采用Metascape平台分析“药物-成分-靶点”及其参与的生物过程及通路。结果:六君子汤治疗胃轻瘫的核心活性成分为槲皮素、β谷甾醇、山柰酚、豆甾醇等,核心靶点有AKT1、TNF、IL-6、IL-1β、VEGFA、MAPK3、PPARG、PTGS2、CASP3、MMP9等。六君子汤治疗胃轻瘫的生物学通路主要作用于脂多糖的应答、细胞迁移的正调控、与无机物在受到外部刺激时产生的反应、对损伤的应答、糖尿病并发症中的AGE-RAGE信号通路、VEGF信号通路、TNF信号通路等。结论:研究初步建立六君子汤治疗胃轻瘫的“组分-靶点-疾病途径”关联网络并预测其潜在的作用机制,为六君子汤更深入的机制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
- 彭美萍郭思彤蓝颖刘晓霞谭思涛
- 关键词:六君子汤网络药理学胃轻瘫靶点
-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驱风止痛散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作用及其机制
- 2022年
- 目的:研究驱风止痛散(QFZTS)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AGA)的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在TCMSP平台和Pubchem数据库筛选QFZTS活性成分及作用靶点,Genecards、OMIM数据库获取疾病靶点,将药物与疾病相关靶点取交集生成韦恩图,即得到QFZTS治疗AGA的潜在靶点。运用STRING数据库构建PPI网络图,导入CytoScape3.7.1得到潜在的关键靶点基因,进而对关键靶点基因进行KEGG通路分析。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秋水仙碱组和QFZTS高、中、低剂量组,除空白组外,其他各组通过踝关节腔内注射尿酸钠(MSU)混悬液复制AGA模型。采用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踝关节滑膜组织病理学变化,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IL)-1β、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转化生长因子(TGF)-β1水平,RT-qPCR法检测踝关节周围软组织中炎性小体NLRP3、Caspase-1、IL-1βm RNA表达。结果:QFZTS与AGA相关度最高的前20个靶点有MAPK14、CXCL8、CRP、IL-1β、NLRP3、CASP1、IL-6、TNF及TGF-β1等,其中炎症因子发挥重要作用。与模型组比较,QFZTS高剂量组大鼠血清中IL-1β、IL-6、TNF-α、TGF-β1水平降低,QFZTS高、中剂量组踝关节周围软组织中NLRP3、Caspase-1、IL-1βmRNA表达下调(P<0.05),滑膜增生情况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炎性细胞浸润减少。结论:QFZTS可能通过下调NOD样受体信号通路相关炎症因子抑制AGA。
- 郭思彤谭思涛梁小玲黄菊刘丽敏
- 关键词:网络药理学急性痛风性关节炎
- 内皮素受体拮抗剂治疗肺动脉高压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的系统评价被引量:5
- 2022年
- 目的系统评价单用内皮素受体拮抗剂(ERA)治疗肺动脉高压(PAH)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hochrane Library、美国临床试验数据库和世界卫生组织国际临床试验注册平台,收集单用ERA对比安慰药治疗PAH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CT),采用RevMan 5.3版软件进行文献质量评估和各结局指标Meta分析,采用STATA 14.0版软件进行敏感性分析、回归分析、序贯分析和发表偏倚分析。结果共纳入9项RCT研究,1919例PAH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单用安立生坦、波生坦和马昔腾坦组较安慰药组,病死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OR=0.81,95%CI(0.47,1.40),P=0.45],均能显著改善6 min步行距离[MD=23.06,95%CI(15.35,30.77),P<0.00001];ERA组头痛和贫血发生率显著高于安慰药组,而肝损伤、呼吸困难、外周水肿发生率与安慰药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ERA能显著改善PAH患者运动能力,但对于减低病死率无明显优势,可能会增加PAH患者头痛和贫血风险。
- 郭思彤顾智淳陈晓宇苏恒海
- 关键词:肺动脉高压
- 多种油脂肪乳注射液用于成人住院患者的快速卫生技术评估
- 2024年
- 目的临床试验报道,多种油脂肪乳(SMOF)对免疫功能有积极作用,但与其他脂质乳剂相比较结果不一致,使用快速卫生技术评估的方法为临床用药决策提供循证医学证据。方法计算机检索the 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收集SMOF用于成人住院患者的系统评价/Meta分析和药物经济学研究。结果共纳入7项研究,包括5项Meta分析和2项药物经济学研究。有效性方面:所纳入的5篇Meta分析结果基本一致,总体上SMOF对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γ-谷氨酰基转移酶(GGT)、总胆红素(TB)、甘油三酯(TG)等肝功能标志物血清浓度都有不同程度的积极效果,可以缩短住院时间(LOS),改善临床结局。没有观察到SMOF在改善炎症指标C反应蛋白(CRP)及白介素-6(IL-6)方面有显著影响。安全性方面:纳入研究均表明SMOF的不良事件(AE)发生率与其他脂肪乳剂相当。经济性方面:2项药物经济学研究均提示,SMOF具有显著的经济学优势。结论SMOF用于成人住院患者其有效性、安全性和经济性有显著优势,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 谭思涛郭思彤何颖陈晓宇刘晓霞
- 关键词:有效性
- 对叶榕茎皮的化学成分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研究桑科榕属植物对叶榕茎皮部位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反相、凝胶等多种色谱手段分离纯化化合物,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对叶榕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3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香草酸(1),豆甾醇(2),乌苏酸(3),齐墩果酸(4),丁香酸(5),槲皮素(6),芦丁(7),豆甾-5,22-二烯-3β-羟基-7-酮(8),豆甾-5-烯-3β-羟基-7-酮(9),3β-香树素乙酸酯(10),3β-acetoxy^(-1)2-oleanen^(-1)1-one(11),oleanonic acid(12),3β-acetoxy^(-2)5-methoxylanosta-8,23-diene(13)。结论:化合物5~13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 王绍军郭思彤吴闯赵赶
- 关键词:对叶榕榕属化学成分
- 基于加权TOPSIS法评价阿替普酶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合理性
- 2024年
- 目的建立阿替普酶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药物利用评价(DUE)标准,并采用加权优劣解距离(TOPSIS)法对其使用情况进行评价,为合理使用阿替普酶提供参考。方法参照药品说明书和相关指南文献,结合专家咨询法制订阿替普酶治疗AIS的DUE标准,收集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2020年1月—2022年6月使用注射用阿替普酶治疗AIS的住院患者病历,采用基于属性层次模型的加权TOPSIS法进行合理性点评。结果共纳入126份病历,用药方案与最优方案的相对接近程度(C_(i))>0.8(合理)的80例(63.49%),C_(i)介于0.6~0.8(基本合理)的40例(31.75%),C_(i)<0.6(不合理)的6例(4.76%)。不合理用药情况主要为禁忌证(32.54%)、给药剂量(7.14%)和药物转换(7.14%)等方面。结论采用加权TOPSIS法评价阿替普酶治疗AIS的合理性,结果更直观和全面,该院阿替普酶的使用存在一定问题,需要在用药禁忌证、给药剂量等方面加强干预,促进临床合理使用阿替普酶。
- 郭思彤蔡慧雅苏恒海张进华
- 关键词:阿替普酶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药物利用评价合理用药
- Mcl-1基因siRNA囊泡制备及其对人肝癌HepG2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观察
- 2016年
- 目的制备包载髓样细胞白血病1(Mcl-1)基因的小干扰RNA(siRNA)囊泡(Mcl-1基因siRNA囊泡),并观察其对人肝癌HepG2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方法 1Mcl-1基因siRNA囊泡制备及其功能鉴定:采用乙醇注入法制备空白囊泡,将其分别和FAM标记(荧光标记物,可在显微镜下被观察)的正常siRNA(FAM-siRNA)、Mcl-1基因siRNA溶液涡旋、静电复合,室温静置30 min,获得包载FAM-siRNA囊泡、Mcl-1基因siRNA囊泡。采用马尔文激光粒度仪测定空白囊泡、包载FAM-siRNA囊泡的平均粒径和zeta电位;采用超滤离心-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包载FAM-siRNA囊泡的荧光强度并计算包封率;观察FAM-siRNA释放情况,计算FAM-siRNA释放率。取HepG2细胞分为A、B、C、D组,培养24 h时C组加入包载FAM-siRNA囊泡,D组加入包载FAM-siRNA囊泡和Lipofectamin转染试剂,B组加入游离FAM-siRNA,A组不做任何处理,继续培养6 h时观察各组细胞FAM-siRNA摄取情况。2转染Mcl-1基因siRNA囊泡对HepG2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观察:取HepG2细胞,分为1、2、3、4、5组,5×105/孔接种于6孔板,每组3个复孔。培养24 h时1、2、3、4组分别加入游离Mcl-1 siRNA、包载FAM-siRNA囊泡、Mcl-1基因siRNA囊泡、Mcl-1基因siRNA+Lipofectamin转染试剂,5组不做任何处理。培养78 h时检测各组细胞Mcl-1蛋白。取HepG2细胞分为甲、乙、丙、丁组及对照组,培养24 h时甲、乙、丙、丁组分别加入终浓度为1、10、50、100、200 nmol/L的游离Mcl-1基因siRNA、包载FAM-siRNA囊泡、Mcl-1基因siRNA囊泡、Mcl-1基因siRNA+Lipofectamin转染试剂,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培养48 h时观察各组细胞生存情况,计算细胞存活率。结果空白囊泡、包载FAM-siRNA囊泡粒径、zeta电位相比,P均<0.01。包载FAM-siRNA囊泡包封率82.3%±2.1%。培养1、3、6、12、24、36、48、72、96 h时FAM-siRNA囊泡的FAM-siRNA释放率分别为13.5%±2.8%、26.1%±1.6%、38.0%±2.9%、50.6%±2.3%、56.8%±2.9%、59.9%±2.3%、63.3%±2.0%、65.
- 王绍军郭思彤吴闯赵赶
- 关键词:小干扰RNA囊泡肝癌细胞存活率
- 氨甲苯酸注射液药物利用评价标准的建立与应用
- 2024年
- 目的:建立氨甲苯酸注射液药物利用评价(DUE)标准,为临床合理应用氨甲苯酸注射液提供科学的参考。方法:通过构建DUE标准的基本内容,结合专家咨询法以及国内外相关指南和文献,制订氨甲苯酸注射液DUE标准。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2022年1—6月湖南省某三级医院氨甲苯酸注射液的用药合理性进行评价,具体包括适应证、用法与用量、联合用药、禁忌证、不良反应监测等。结果:建立的氨甲苯酸注射液DUE标准分为三级,包括一级指标3项、二级指标9项以及三级指标28项。共纳入500例使用氨甲苯酸注射液的患者,完全符合评价标准的有169例,合理用药率为33.80%;不完全符合的有331例,不合理用药率为66.20%,常见于适应证不适宜(233例,占70.39%)、用法与用量不适宜(222例,占67.07%)。结论:本研究建立的氨甲苯酸注射液的DUE标准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实用性和可行性,评价过程易操作、结果全面直观,可用于临床规范合理使用氨甲苯酸注射液。
- 刘潺廖承科郭思彤黄海英张进华
- 关键词:氨甲苯酸注射液合理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