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伟濠 作品数:17 被引量:39 H指数:3 供职机构: 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湖南省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醛酮还原酶家族1成员B10过表达的宫颈癌细胞株Hela增殖、周期、侵袭和迁移观察 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观察醛酮还原酶家族1成员B10(AKR1B10)过表达的宫颈癌细胞增殖、周期侵袭和迁移情况。方法将Hela细胞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用慢病毒系统转染AKR1B10过表达质粒,对照组转染空质粒。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两组细胞AKR1B10、p53、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波形蛋白(Vimentin)蛋白;采用MTT法、克隆形成实验观察两组细胞增殖情况,结果分别用OD570、形成细胞克隆数量表示;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两组细胞周期分布;采用划痕实验观察两组细胞迁移情况,结果以划痕愈合百分比表示;采用Transwell小室实验观察两组细胞侵袭情况,结果以穿膜细胞数表示。结果观察组细胞AKR1B10蛋白相对表达量高于对照组(P<0.05)。MTT法测得继续培养24、48、72 h观察组细胞OD570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克隆形成实验观察组克隆数量少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G0~G1期细胞比例上升(P<0.05),G2~M期和S期细胞比例下降(P均<0.05)。观察组划痕愈合百分比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穿膜细胞数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p53蛋白相对表达量高于对照组(P<0.05),MMP-2和Vimentin蛋白相对表达量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 AKR1B10过表达可抑制宫颈癌Hela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阻滞细胞周期于G0~G1期,p53、MMP-2和Vimentin途径可能在其中发挥作用。 曾元清 李佳 胡政 罗伟濠 王晴美 罗迪贤关键词:宫颈癌 细胞侵袭 细胞迁移 P53蛋白 基质金属蛋白酶2 波形蛋白 一种检测血浆游离DNA中KRAS基因突变的试剂盒及方法 本发明一种检测血浆游离DNA中KRAS基因突变的试剂盒及方法,所述试剂盒中含有特异性引物对和耐高温的限制性内切酶;所述特异性引物包括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的正义引物和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的反义引物;... 罗迪贤 罗伟濠 肖莉 蒲汪旸 胡政 贺荣章 李佳 段丽丽 刘璇 王凤娇 张佳 李凯文献传递 鼻咽癌相关长链非编码RNAs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018年 长链非编码RNAs(lncRNAs)是一类长度> 200 nt的非编码RNA,在许多癌症中异常表达,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中起关键作用。研究发现,母源性印记基因3、H19、HOTAIR、转移相关的肺腺癌转录本1、核富集转录体1、XIST、ANRIL、LET、EWSAT1、LOC401317等lncRNAs表达与鼻咽癌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在鼻咽癌细胞的增殖、侵袭、迁移、凋亡、放疗抵抗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研究靶向lncRNAs的方法或许为鼻咽癌的治疗提供新途径。 罗文娜 罗伟濠 罗迪贤关键词:鼻咽癌 细胞侵袭 细胞迁移 治疗靶点 AKR1B10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探讨醛酮还原酶1B10(aldo-keto reductase family 1B10,AKR1B10)在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5年7月于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经超声诊断的237例甲状腺结节患者的病理标本。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甲状腺正常组织和PTC组织中AKR1B10蛋白的表达;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不同甲状腺组织AKR1B10蛋白的表达。结果 Western blot结果显示,AKR1B10蛋白在PTC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甲状腺正常组织(0.82±0.10 vs 0.22±0.07,t=2.702,P=0.011)。免疫组织化学法结果显示,AKR1B10在PTC组织中呈高表达,且在不同甲状腺组织中其阳性表达率最高(79.5%)。AKR1B10表达与甲状腺癌组织周围淋巴结转移有关(P=0.007)。结论 AKR1B10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呈高表达,且与周围淋巴结转移有关。 彭旭红 李佳 王玉 张健 罗伟濠 朱乐攀 胡政 吴海燕 李艳兰 段丽丽关键词:甲状腺乳头状癌 甲状腺炎 AKR1B10表达与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的关系 2017年 目的检测AKR1B10在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前后的表达情况,分析其表达水平与新辅助化疗疗效的相关性,探讨AKR1B10蛋白是否与阿霉素类化疗药物耐药性相关,评价AKR1B10是否可以作为乳腺癌个体化化疗方案制定的预测指标。方法回顾性分析在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确诊为乳腺癌并接受阿霉素类药物新辅助化疗的71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免疫组化检测新辅助化疗前、后AKR1B10蛋白的表达情况。对比分析AKR1B10与乳腺患者临床病理资料、新辅助化疗疗效的关系,MTT法检测阿霉素类药物处理对MCF-7/Vector和MCF-7/AKR1B10细胞增殖的抑制率。结果 (1)在71例乳腺癌患者新辅助化疗前组织样本中,AKR1B10的阳性表达率达到90.1%。化疗前AKR1B10的表达水平与肿块大小、淋巴结转移存在相关性(P<0.05),与年龄、远处转移之间不存在相关性(P>0.05);(2)盐酸吡柔比星对稳定表达AKR1B10的乳腺癌细胞系MCF-7/AKR1B10与对照组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无显著差异。结论乳腺癌患者的AKR1B10表达水平与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存在相关性,与乳腺癌患者接受阿霉素类药物新辅助化疗的疗效之间无相关性。 段丽丽 罗伟濠 贺荣章 李佳 胡政 胡建 罗迪贤关键词:乳腺癌 新辅助化疗 疗效 一种检测血浆游离DNA中PIK3CA基因突变的试剂盒及方法 本发明一种检测血浆游离DNA中PIK3CA基因突变的试剂盒及方法,所述试剂盒中含有特异性引物对和耐高温的限制性内切酶;所述特异性引物包括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的正义引物和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的反义引... 罗迪贤 蒲汪旸 肖莉 罗伟濠 刑春根 刘璇 王凤娇 胡政 贺荣章 李佳 段丽丽 张佳 李凯文献传递 一种鼻咽癌相关的肿瘤标志物及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鼻咽癌相关的肿瘤标志物及应用,所述肿瘤标志物为lncRNA,定位于第17号染色体chr17:47785696‑47797422,该lncRNA的核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命名为lncRNA‑K... 罗迪贤 贺荣章 王晴美 胡政 罗伟濠 李佳 段丽丽 罗文娜文献传递 2007年至2013年郴州12岁以下住院肠套叠儿童临床特点 被引量:13 2016年 目的了解郴州市2岁以下住院儿童肠套叠发病和临床特点,为儿童肠套叠的防治提供参考。方法收集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07年1月至2013年12月2岁以下住院儿童肠套叠病例,回顾性分析其发病率、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方法等。结果共纳入693例患儿,男485例(70%),女208例(30%);1岁以下536例(77.3%),平均发病年龄7.4个月[四分位间距(QR)=5.6个月]。无肠套叠病死病例。2岁以下儿童肠套叠发病率为69.1/10万(95%CI:64.1/10万~74.5/10万),1岁以下为108.4/10万(95%CI:99.4/10万-118.0/10万)。主要临床表现为呕吐(77.5%,537/693例)、血便(64.2%,445/693例)、腹部包块(34.8%,241/693例)。腹部超声为主要影像学诊断方法(90.6%,628/693例)。非手术为主要治疗方法(74.0%,513/693例),成功率80.5%(513/637例)。手术治疗组年龄小于非手术治疗组(6.4月龄比7.7月龄,Z=-4.165,P=0.000)。平均发病至就诊间隔0.7d(QR=1.5d),非手术治疗组低于手术治疗组(0.6d比1.2d,Z=-5.770,P=0.000)。住院平均天数4.5d(QR=3.8d),手术治疗组高于非手术治疗组(8.4d比3.9d,Z=-16.020,P=0.000)。无肠套叠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结局良好。结论郴州1岁以下儿童肠套叠发病率较高,临床表现不典型,非手术治疗成功率高。发病至就诊间隔越长、年龄越小,非手术治疗的失败率越高。 崔朋伟 罗伟濠 刘娜 郭远薇 黄涛 谢志懿 段招军关键词:肠套叠 发病率 儿童 胶质瘤组织中miR-205-5p的表达及其对胶质瘤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6 2020年 目的探讨miR-205-5p在胶质瘤中的表达以及对胶质瘤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调控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收集2018年6月至2019年12月于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诊治的58例新发神经胶质瘤患者的胶质瘤组织和癌旁组织标本。将miR-205-5p mimic转染至U251和T98G细胞,构建过表达细胞模型。采用RT-qPCR检测胶质瘤组织及细胞模型中miR-205-5p的表达水平并分析其表达水平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CCK-8法、平板克隆形成实验、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小室实验分别检测胶质瘤细胞的增殖、克隆形成、迁移和侵袭情况,Western blot检测过表达miR-205-5p对Runt相关因子2(runt-related gene 2,Runx2)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检测miR-205-5p与Runx2的靶向关系。结果miR-205-5p在胶质瘤组织和胶质瘤细胞U251和T98G中低表达(均P<0.01),其表达水平与肿瘤大小和病理分级有关(均P<0.05)。过表达miR-205-5p可以显著抑制胶质瘤细胞增殖、克隆形成、迁移和侵袭能力(均P<0.05)。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证实Runx2基因是miR-205-5p的潜在靶基因。过表达miR-205-5p可明显下调胶质瘤细胞中Runx2蛋白的表达水平(P<0.001)。结论miR-205-5p在胶质瘤中低表达,过表达miR-205-5p可抑制胶质瘤细胞增殖、克隆形成、迁移和侵袭,作用机制可能与靶向调控Runx2有关。 靳世辉 张茜 罗伟濠 叶友忠关键词:胶质瘤 RUNX2 生物学行为 乳腺癌易感基因相关研究现状 被引量:13 2020年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乳腺癌的发生是一个多因素、多步骤的过程,其中基因水平变化在乳腺癌的发生和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目前对于乳腺癌的相关研究诸多,随着对乳腺癌分子遗传层面的认知不断深入,遗传易感基因的突变与遗传性乳腺癌发生发展的密切关系逐渐显现。了解相关易感基因并对致病基因突变及基因多态性高危位点进行鉴定,旨在促进基础研究向个体化医疗转变,从而实现乳腺癌早期筛查、分子分型、预后评估和个体化治疗。本文就遗传性乳腺癌易感基因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龚珂 肖钧方 刘香婷 屈佳肴 罗伟濠 罗迪贤关键词:易感基因 乳腺癌 基因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