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石铸

作品数:5 被引量:19H指数:2
供职机构:南方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动脉
  • 3篇出血
  • 2篇血栓
  • 2篇切除
  • 2篇切除术
  • 2篇缺血
  • 2篇卒中
  • 2篇急性
  • 1篇弹力
  • 1篇动脉闭塞
  • 1篇动脉内
  • 1篇动脉内膜
  • 1篇动脉内膜切除...
  • 1篇动脉狭窄
  • 1篇动脉硬化
  • 1篇动脉粥样硬化
  • 1篇信号
  • 1篇血管
  • 1篇血管重建
  • 1篇血管重建术

机构

  • 4篇南方医科大学
  • 2篇广东医科大学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作者

  • 5篇石铸
  • 2篇郑伟城
  • 1篇陆兵勋
  • 1篇吴志强
  • 1篇董钊

传媒

  • 3篇国际脑血管病...
  • 1篇临床神经病学...
  • 1篇中国实用神经...

年份

  • 3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05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介入治疗后脑高信号阿尔伯塔卒中项目早期CT评分预测缺血性卒中患者的有症状颅内出血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利用阿尔伯塔卒中项目早期CT评分(Alberta Stroke Program Early CT Score,ASPECTS)评估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性卒中患者介入治疗后脑高信号(postinterventional cerebral hyperdensities,PCHDs)的分布特点,并探讨其对有症状颅内出血(symptomatic intracranial hemorrhage,sICH)的预测价值。方法连续回顾性纳入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在东莞市人民医院卒中中心接受血管内机械血栓切除术(endovascular mechanical thrombectomy,EMT)的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性卒中患者。收集临床、影像学和随访资料。对血管内治疗后即时PCHDs-ASPECTS进行分析,应用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及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ROC)曲线探讨其对sICH的预测价值。结果研究纳入161例患者,年龄(62.5±12.5)岁,其中男性115例(71.4%),基线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13.6±5.6)分;66例(41.0%)出现PCHDs,35例(21.7%)发生sICH。sICH组基线NIHSS评分、重度卒中患者构成比、尝试取栓次数和PCHDs检出率显著高于非sICH组,而弥散加权成像-ASPECTS和PCHDs-ASPECTS显著低于非sICH组(P均<0.05)。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PCHDs与sICH呈显著独立正相关(优势比6.036,95%置信区间1.45~25.123;P=0.013),PCHDs-ASPECTS与sICH呈显著独立负相关(优势比0.70,95%置信区间0.496~0.992;P=0.045)。ROC分析显示,PCHDs-ASPECTS预测sICH的曲线下面积为0.832(P<0.05),其截断值为8分时,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74.3%和83.3%。结论在接受EMT治疗的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性卒中患者中,术后即时出现PCHDs是发生sICH的独立预测因素,PCHDs-ASPECTS可早期预测EMT后sICH风险。
符小丽潘一杏李金蕊郑伟城罗根培吕科峰李润雄吴志强石铸
关键词:卒中血栓切除术颅内出血
血栓弹力图对急性缺血性卒中静脉溶栓后出血转化的预测价值被引量:4
2022年
目的 探讨血栓弹力图对急性缺血性卒中静脉溶栓后出血转化(HT)的预测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01—2021-12南方医科大学附属东莞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接受阿替普酶静脉栓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入组患者人口统计学、临床数据、血液学指标以及TEG结果,对可能导致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静脉溶栓后出血转化的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及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155例患者,其中31例(20%)溶栓后72 h内经CT/MRI判定为HT,HT组患者的基线NIHSS评分(10.3±4.8 vs.6.8±5.2,P=0.001)、合并心房颤动的比率(35.5%vs 9.7%,P<0.001)均显著高于非HT组患者;HT组患者的血小板数则显著低于非HT组患者[185(164,225.5)vs 224.5(190,263),P=0.009];血栓弹力图各参数的比较中,HT组凝血反应(R值)时间(4.88±1.04 vs 3.95±0.96,P<0.001)和凝固时间(K值)[1.6(1.4,1.9)vs 1.4(1.13,1.68),P=0.003]显著高于非HT组;凝固角(Angle)(67.16±4.28 vs 69.54±5.35,P=0.023)、最大血块强度(MA值)[60.3(57.35,63.8)vs 64.4(60.75,67.8),P=0.005]、凝血系数(CI值)(0.98±0.89 vs 2.22±1.37,P<0.001)则显著低于非HT组。以是否出现出血转化作为应变量,进行2组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两个模型均提示基线NIHSS评分是溶栓后出血转化的危险因素(OR 1.195,95%CI1.08~1.323、OR 1.177,95%CI 1.07~1.295,P=0.001),模型1提示凝血反应时间(R值)与溶栓后出血转化发生独立相关(OR 3.368,95%CI 1.817~6.243,P<0.001)(模型1,R2=0.428);模型2提示凝血系数(CI值)与溶栓后出血转化发生呈负相关,(OR 0.374,95%CI 0.243~0.577,P<0.001,R2=0.409)(模型2);受试者工作曲线结果显示,在凝血反应时间R临界值为4.29时,ROC曲线下预测静脉溶栓后出血转化的面积为0.733(P=0.007),其灵敏度为91.7%,特异性为59.4%。在凝血系数CI值临界值为2.05时,ROC曲线下预测静脉溶栓后出血转化的面积为0.757(P<0.001),其灵敏度为51.6%,特异性为88.9%。结论 血栓弹力图�
符小丽郑伟城李金蕊柯健霞石铸
关键词:缺血性卒中阿替普酶血栓弹力图出血转化
血红素加氧酶-1在动脉粥样硬化中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
2022年
动脉粥样硬化与缺血性卒中、缺血性心脏病等血管疾病密切相关,其主要病理学机制包括炎性细胞浸润、氧化应激和血管内皮功能障碍等。作为一种内源性抗氧化酶,血红素加氧酶-1(heme oxygenase-1,HO-1)在动脉粥样硬化过程中发挥抗炎、抗氧化和舒张血管等作用,可抑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并阻止不稳定斑块的进展。文章对HO-1在动脉粥样硬化中的保护作用和机制研究进行了综述,探讨了HO-1作为动脉粥样硬化疾病潜在治疗靶点的重要意义。
潘一杏石铸
关键词:动脉粥样硬化血红素加氧酶-1炎症氧化应激
脑出血急性期患者血肿周围细小动脉的病理改变被引量:13
2005年
目的观察脑出血急性期患者血肿周围脑组织细小动脉的病理改变。方法43例脑出血患者于急性期行微创血肿清除术,取手术过程中引流出的血肿内脑组织进行HE及甲醇刚果红染色,观察镜下脑组织细小动脉的病理变化。结果本组有28例(65.12%)脑组织细小动脉的病变基础为细小动脉硬化及玻璃样变,3例(6.98%)可见小动脉粥样硬化,5例(11.63%)可见细动脉内血栓形成;10例(23.26%)脑出血后6h^4d有显著的以中性粒细胞为主的炎细胞黏附及浸润,7例在发病后24h内、1例在24~48h有小灶性出血。结论脑出血患者最常见的病因为细小动脉硬化;中性粒细胞浸润细小动脉为脑出血急性期最重要的病理改变之一。
董钊石铸陆兵勋
关键词:脑出血动脉硬化
慢性颈内动脉闭塞的治疗及其对认知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
2021年
慢性颈内动脉闭塞患者的脑组织长期处于低灌注状态,常表现为无症状认知损害。即使采用最佳药物治疗,慢性颈内动脉闭塞患者仍存在较高的卒中和认知损害风险。近年来的研究显示,再通治疗能降低慢性颈内动脉闭塞患者的卒中发生率,但能否改善认知功能还存在争议。文章对慢性颈内动脉闭塞的治疗其及对认知功能影响进行了综述。
杨恒潘一杏王小免石铸
关键词:颈动脉狭窄颈内动脉脑缺血颈动脉内膜切除术脑血管重建术
共1页<1>
聚类工具0